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31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包括主壳前罩、主壳体、主壳后罩以及副壳体,主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主壳后罩和主壳前罩,副壳体设置在主壳体后侧,主壳后罩安全设置在副壳体内部;主壳体间设有转子,转子通过转子轴贯穿于主壳前罩和主壳后罩,位于副壳体内的转子轴端设有散热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将无刷电机工作时,电机壳体内部产生的水分排出,实现无刷电机壳体内部的通风流通,保证电机卡通体内部干燥,确保了无刷电机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提高了无刷电机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实用性,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
:本技术涉及机电
,具体涉及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主要分为无刷电机和有刷电机,有刷电机相比于无刷电机,其电机效率低,寿命短且电磁干扰大。而无刷电机的效率高、寿命长、可超高转速运行且电磁干扰小,因此随着电机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刷电机将逐步取代有刷电机,成为电机市场主流产品。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因为具有体积紧凑、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噪音小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电机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电机内部易产生一些冷却水,或者高潮湿环境下电机内部也会积累水分。长时间下去电机内部积累的水分会对电机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将电机内部的水分排出。而现有的无刷电机缺少将电机内部水排出的设置。为此,本技术提出了自排水式无刷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包括主壳前罩、主壳体、主壳后罩以及副壳体,所述主壳体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主壳后罩和所述主壳前罩,所述副壳体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后侧,所述主壳后罩安全设置在所述副壳体内部;所述主壳体间设有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转子轴贯穿于所述主壳前罩和所述主壳后罩,位于所述副壳体内的所述转子轴端设有散热件。优选的,所述主壳后罩包括保护壳板和后罩筒,所述保护壳板侧壁贯通设有多个排气通孔,所述后罩筒底端贯通设有导流管。优选的,所述副壳体包括副壳罩、散热网以及限位块,所述副壳罩安装在所述主壳体后侧,所述副壳罩上螺纹贯通设有导流螺纹通孔,所述导流螺纹通孔与所述导流管位于同一垂直位置,所述散热网与所述副壳罩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副壳罩内壁与所述散热网连接处,所述限位块用于固定所述保护壳板。优选的,所述导流螺纹通孔上螺纹连接设有安全塞,所述安全塞底部设有可适配塞住所述导流管的橡胶塞。优选的,所述散热件为风扇叶片。优选的,所述主壳前罩中部设有供所述转子轴贯穿的轴承一。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前侧中部设有供所述转子轴贯穿的轴承二。优选的,所述主壳后罩中部设有供所述转子轴贯穿的轴承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有效的将无刷电机工作时,电机壳体内部产生的水分排出,操作方式简单,本保证了无刷电机工作状态产生的热量可被有效的散出,通过排气通孔以及散热网的设置,在设置的散热件作用下,可充分的排出无刷电机壳体内部的水汽以及热量,实现无刷电机壳体内部的通风流通,保证电机卡通体内部干燥。(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使用便捷,确保了无刷电机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提高了无刷电机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实用性,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壳前罩,2、主壳体,3、主壳后罩,301、保护壳板,302、后罩筒,4、副壳体,401、副壳罩,402、散热网,403、限位块,5、转子,6、转子轴,7、散热件,8、排气通孔,9、导流管,10、导流螺纹通孔,11、安全塞,12、橡胶塞,13、轴承一,14、轴承二,15、轴承三。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2所示,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包括主壳前罩1、主壳体2、主壳后罩3以及副壳体4,主壳体2两侧分别设有主壳后罩3和主壳前罩1,副壳体4设置在主壳体2后侧,主壳后罩3安全设置在副壳体4内部;主壳体2间设有转子5,转子5通过转子轴6贯穿于主壳前罩1和主壳后罩3,位于副壳体4内的转子轴6端设有散热件7,本实施例中散热件7设置为风扇叶片,风扇叶片随着转子轴6的转动而转动。其中,主壳后罩3包括保护壳板301和后罩筒302,保护壳板301侧壁贯通设有多个排气通孔8,排气通孔8为了使得主壳体2内少量无法排除的水通过风扇叶片带动和电极工作产生的热量,可蒸发走。后罩筒302底端贯通设有导流管9,大部分的水是通过导流管9排出。其中,副壳体4包括副壳罩401、散热网402以及限位块403,副壳罩401安装在主壳体2后侧,副壳罩401上螺纹贯通设有导流螺纹通孔10,导流螺纹通孔10与导流管9位于同一垂直位置,导流螺纹通孔10上螺纹连接设有安全塞11,安全塞11底部设有可适配塞住导流管9的橡胶塞12,将主壳体2内水分排出时,将安全塞11旋转打开,将水通过导流管9流出,由导流螺纹通孔10排出即可;散热网402与副壳罩401一端密封连接,限位块403设置在副壳罩401内壁与散热网402连接处,限位块403用于固定保护壳板301,限位块403随着副壳罩401的安装,使得限位块403抵住壳板301,做到进一步的对壳板301的限位。其中为保证转子轴6转动稳定、不摇摆偏移,在主壳前罩1中部设有供转子轴6贯穿的轴承一13、主壳体2前侧中部设有供转子轴6贯穿的轴承二14以及主壳后罩3中部设有供转子轴6贯穿的轴承三15,均是为了增加转子5在主壳体2内部工作时,达到转动稳定。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或原理为:无刷电机工作状态过程中,排出电机壳体内部的水,通过将导流螺纹通孔10旋转打开,使得主壳体2内部的水通过导流管9由导流螺纹通孔10排出;在转子轴6的转动下,风扇叶片转动由导流管9、排气通孔8和散热网402形成通风通道,电机工作产生热量以及风扇叶片转动下,使得主壳体2内部其中的少量水分,被蒸发排出,不仅实现了主壳体2内部水分的排出,还有效的降低了电机机身的温度。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前罩(1)、主壳体(2)、主壳后罩(3)以及副壳体(4),所述主壳体(2)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主壳后罩(3)和所述主壳前罩(1),所述副壳体(4)设置在所述主壳体(2)后侧,所述主壳后罩(3)安全设置在所述副壳体(4)内部;/n所述主壳体(2)间设有转子(5),所述转子(5)通过转子轴(6)贯穿于所述主壳前罩(1)和所述主壳后罩(3),位于所述副壳体(4)内的所述转子轴(6)端设有散热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排水式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前罩(1)、主壳体(2)、主壳后罩(3)以及副壳体(4),所述主壳体(2)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主壳后罩(3)和所述主壳前罩(1),所述副壳体(4)设置在所述主壳体(2)后侧,所述主壳后罩(3)安全设置在所述副壳体(4)内部;
所述主壳体(2)间设有转子(5),所述转子(5)通过转子轴(6)贯穿于所述主壳前罩(1)和所述主壳后罩(3),位于所述副壳体(4)内的所述转子轴(6)端设有散热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水式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后罩(3)包括保护壳板(301)和后罩筒(302),所述保护壳板(301)侧壁贯通设有多个排气通孔(8),所述后罩筒(302)底端贯通设有导流管(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排水式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壳体(4)包括副壳罩(401)、散热网(402)以及限位块(403),所述副壳罩(401)安装在所述主壳体(2)后侧,所述副壳罩(401)上螺纹贯通设有导流螺纹通孔(10),所述导流螺纹通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挺曾庆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腾翔五金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