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25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电池外形呈矩形,包括多个多电极正极片,多个多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多电极正极片与多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填充于多层正、负交替的多电极正极片、多电极负极片、隔膜的间隙中,以及锂电池外包装内部空间的电解液,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外包装密封连接的PP管。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较大、负载较重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锂电池的温升高,对电池的使用与性能有影响,锂电池的正、负极排列在同一侧,这种结构存在容易发生正、负极短路的隐患,造成电池故障甚至有爆炸危险的问题。特别适合于快充快放电的新能源汽车中使用,充放电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

A kind of lithium battery with multi terminal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可以反复充电、放电,越来越成为广大电子产品的电源供电的首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锂电池都是采用正、负两个电极的结构,存在以下的缺陷:(1)当锂电池的容量较大、负载较重时,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锂电池的温升高,对电池的使用与性能有影响。(2)多数锂电池的正、负极为平行排列在同一侧,这种结构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发生正、负极短路的隐患,造成电池故障甚至有爆炸危险。针对以上的不足,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锂电池容量较大、负载较重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锂电池的温升高,对电池的使用与性能有影响,锂电池的正、负极排列在同一侧,这种结构存在容易发生正、负极短路的隐患,造成电池故障甚至有爆炸危险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电池外形呈矩形,包括多个多电极正极片,多个多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所述多电极正极片与多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填充于多层正、负交替的所述多电极正极片、多电极负极片、隔膜的间隙中,以及锂电池外包装内部空间的电解液,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所述外包装密封连接的PP管。进一步地,所述多电极正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正极片两端外侧的二个正电极,正极片的中间涂布正极材料,正极片的两端为正极片极耳,每个正极片极耳均与同侧的正电极焊接。所述多电极负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负极片两端外侧的二个负电极,负极片的中间涂布负极材料,负极片的两端为负极片极耳,每个负极片极耳均与同侧的负电极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极耳的宽度小于所述正极片的端部的宽度。所述负极片极耳的宽度小于所述负极片的端部的宽度。所述正电极的中部设有PP胶,所述负电极的中部设有PP胶。所述正电极与异端所述负电极成90度夹角,分别位于锂电池的四端。所述PP管的直径大于2mm,用于充入电解液以及作泄气阀之用。所述外包装为铝塑复合膜材料,两块上下热压封装而成。所述正极片为铝箔,所述负极片为铜箔,所述正电极为铝片,所述负电极为铜镀镍或镍片。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较大、负载较重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锂电池的温升高,对电池的使用与性能有影响,锂电池的正、负极排列在同一侧,这种结构存在容易发生正、负极短路的隐患,造成电池故障甚至有爆炸危险的问题。本方案采用的正、负极片两端分别设有正、负极片极耳,再分别与锂电池同端上的正、负电极焊接,且锂电池分别有两个正电极、两个负电极,不仅加大了电池电流的面积,使大电流情况下不易发热、电池温升低、充放电性能更佳,而且,由于每个电极处于电池的不同端,有效地避免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电极发生短路的可能,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另外,PP管的设计,不仅能用于充入电解液,还能作为电池的泄气阀之用。采用了本方案的多端电极锂电池,可以在原来两端电极锂电池基础上,由1A电流增加到5A电流,如果再加上材料上的优选,甚至能增加到10A电流。本方案特别适合于快充快放电的新能源汽车中使用,充放电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的结构图,其中部分区域为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隔膜,2-外包装,3-正极片,4-正电极,5-正极材料,6-正极片极耳,7-负极片,8-负电极,9-负极材料,10-负极片极耳,11-PP胶,12-PP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电池外形呈矩形,包括多个多电极正极片,多个多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多电极正极片与多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1,填充于多层正、负交替的多电极正极片、多电极负极片、隔膜1的间隙中,以及锂电池外包装2内部空间的电解液(图中未画出),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外包装2密封连接的PP(PP也叫聚丙烯,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管12。进一步地,多电极正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正极片3两端外侧的二个正电极4,正极片3的中间涂布正极材料5,正极片3的两端为正极片极耳6,每个正极片极耳6均与同侧的正电极4焊接。多电极负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负极片7两端外侧的二个负电极8,负极片7的中间涂布负极材料9,负极片7的两端为负极片极耳10,每个负极片极耳10均与同侧的负电极8焊接。进一步地,正极片极耳6的宽度小于正极片3的端部的宽度。负极片极耳10的宽度小于负极片7的端部的宽度。正极片极耳6、负极片极耳10、正电极4、负电极8的面积,则可根据锂电池产品的容量大小(包括电压、电流容量)以及所用正极片3和负极片7的厚度来共同设计。具体地正极片3、负极片7、隔膜1的数量以及面积大小,可根据锂电池产品的容量大小来配备。正电极4、负电极8的中部设有PP胶11,能保证正电极4、负电极8与外包装2之间的密封性。正电极4与异端负电极8设置成90度夹角,分别位于锂电池的四端。PP管12的直径大于2mm,用于充入电解液以及作泄气阀之用。外包装2为铝塑复合膜材料,用两块上下热压封装而成。优选地,正极片3为铝箔,负极片7为铜箔,正电极4为铝片,负电极8为铜镀镍或者镍片。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较大、负载较重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锂电池的温升高,对电池的使用与性能有影响,锂电池的正、负极排列在同一侧,这种结构存在容易发生正、负极短路的隐患,造成电池故障甚至有爆炸危险的问题。本方案采用的正、负极片两端分别设有正、负极片极耳,再分别与锂电池同端上的正、负电极焊接,且锂电池分别有两个正电极4、两个负电极8,不仅加大了电池电流的面积,使大电流情况下不易发热、电池温升低、充放电性能更佳,而且,由于每个电极处于电池的不同端,有效地避免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电极发生短路的可能,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另外,PP管12的设计,不仅能用于充入电解液,还能作为电池的泄气阀之用。采用了本方案的多端电极锂电池,可以在原来两端电极锂电池基础上,由1A电流增加到5A电流,如果再加上材料上的优选,甚至能增加到10A电流。本方案特别适合于快充快放电的新能源汽车中使用,充放电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电池外形呈矩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多电极正极片,多个多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所述多电极正极片与多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填充于多层正、负交替的所述多电极正极片、多电极负极片、隔膜的间隙中,以及锂电池外包装内部空间的电解液,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所述外包装密封连接的PP管;所述多电极正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正极片两端外侧的二个正电极,正极片的中间涂布正极材料,正极片的两端为正极片极耳,每个正极片极耳均与同侧的正电极焊接;所述多电极负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负极片两端外侧的二个负电极,负极片的中间涂布负极材料,负极片的两端为负极片极耳,每个负极片极耳均与同侧的负电极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电池外形呈矩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多电极正极片,多个多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所述多电极正极片与多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填充于多层正、负交替的所述多电极正极片、多电极负极片、隔膜的间隙中,以及锂电池外包装内部空间的电解液,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所述外包装密封连接的PP管;所述多电极正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正极片两端外侧的二个正电极,正极片的中间涂布正极材料,正极片的两端为正极片极耳,每个正极片极耳均与同侧的正电极焊接;所述多电极负极片,至少包括设置于负极片两端外侧的二个负电极,负极片的中间涂布负极材料,负极片的两端为负极片极耳,每个负极片极耳均与同侧的负电极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极耳的宽度小于所述正极片的端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端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梦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赫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