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68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其结构包括出线口、LOGO槽、锂电池组、连接插头、插头扣板、电源线,出线口为圆形结构,且设于锂电池组左侧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锂电池组由多个锂电池主体组成的,在需要检修时将锁穿组件抽离内穿孔,此时释放弧形脚仔,可以将锂电池主体从嵌合凹轨内滑出,在检修时可以观察间距套框,金属锂块使用后体积会根据氧化以及腐蚀出现缩小,此时间距套框内部释放支撑力并被自身的弹簧向外推动露出锂电池主体,检修人员可以根据间距套框的露出距离判断金属锂块的使用寿命以及是否损坏,整体使用的单独拆卸过程简单快速,且便于检修判断,避免电池整组作废,节省了使用成本。

A high volume energy density lithium metal batter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wo wire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
技术介绍
金属锂电池是用金属锂作为电极的储能电池,是一种高体积能力密度的电池,由于可充电金属锂电池是采用金属锂作为电极,通过金属锂的腐蚀与氧化来产生电能,所以目前市场上的金属锂电池为一次性使用。市面上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现技术的金属锂电池多为拼组使用,从而达到设备的供电需求,但是在出现电池组故障时无法单一排查,且金属锂电池组为整体包裹设计,导致拆卸以及维修都具备很大的难度,所以普遍维修人员采用的方法是将电池组整组判废替换,提高了维修以及使用的成本,形成大量的金属锂电池浪费,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快速检修、更换的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以解决现技术的金属锂电池多为拼组使用,从而达到设备的供电需求,但是在出现电池组故障时无法单一排查,且金属锂电池组为整体包裹设计,导致拆卸以及维修都具备很大的难度,所以普遍维修人员采用的方法是将电池组整组判废替换,提高了维修以及使用的成本,形成大量的金属锂电池浪费,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快速检修、更换的锂电池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其结构包括出线口、LOGO槽、锂电池组、连接插头、插头扣板、电源线,出线口为圆形结构,且设于锂电池组左侧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锂电池组顶部设有矩形结构的LOGO槽,并为一体化结构,插头扣板位于连接插头底部,并为一体化结构,连接插头与电源线套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锂电池组包括装配基座、嵌合凹轨、弧形脚仔、锂电池主体,弧形脚仔设于锂电池主体左端,并为一体化结构,锂电池主体设有两个以上,且首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配基座内部,锂电池主体两两之间通过嵌合凹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装配基座包括锁穿组件、正极凹座、内穿孔、负极凸块,内穿孔设于装配基座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负极凸块设于内穿孔底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正极凹座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锁穿组件底部,锁穿组件通过正极凹座与负极凸块相连接,内穿孔内壁与锁穿组件两侧表面贴合,锁穿组件与锂电池主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锁穿组件包括拼接套位、梯形拨块、插销条,拼接套位设于插销条一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梯形拨块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插销条表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锂电池主体包括通电机构、内置装配槽、间距套框、金属锂块、限位条,内置装配槽设于锂电池主体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锂电池主体内部上端设有通电机构,间距套框为“冂”形结构,且安装于内置装配槽内部,内置装配槽内部下端设有限位条,限位条两侧与间距套框开槽两端套合连接,金属锂块设于间距套框与限位条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通电机构包括双向缩块、导电架、导电位,导电位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锂电池主体内部左端,锂电池主体与导电架两侧相嵌合,导电架左端设有双向缩块,双向缩块与锁穿组件底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锂电池主体底部均设有嵌条,方便与嵌合凹轨进行拼接,且提高了吻合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嵌合凹轨内部两侧均匀等距设有弧形凸口,能够与锂电池主体很好的进行扣合,防止脱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间距套框为绝缘材质,用于避免金属锂块电能向外泄露,提高了安全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将锂电池组装配在需要供电的设备上后,通过连接插头的插头扣板与其连接,此时电源线通过连接插头进行内部供电,多个锂电池主体与装配基座组成了锂电池组,且每个锂电池主体顶部的嵌合凹轨用于配合底部进行相互嵌合,最终由弧形脚仔固定在装配基座内,当弧形脚仔在装配基座内定位后,此时将锁穿组件扣入内穿孔,从而对弧形脚仔实现了夹位固定,内穿孔底部通过负极凸块与锁穿组件底部的正极凹座进行磁性吸附,起到了定位效果,间距套框首端外侧设有弹簧,在金属锂块放入内置装配槽内部时支撑间距套框,此时间距套框整体缩入锂电池主体内,在金属锂块使用时会因为氧化与腐蚀出现变形,此时体积出现缩小变化,间距套框外侧的弹簧根据其体积变化进行向外移动,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间距套框的顶出长度判断金属锂块的使用寿命,锁穿组件扣入插销条内部的过程中,通过梯形拨块与双向缩块接触并推动,再由双向缩块推动导电架与导电位进行导电,形成了多个锂电池主体之间的通电。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锂电池组由多个锂电池主体组成的,在需要检修时将锁穿组件抽离内穿孔,此时释放弧形脚仔,可以将锂电池主体从嵌合凹轨内滑出,在检修时可以观察间距套框,金属锂块使用后体积会根据氧化以及腐蚀出现缩小,此时间距套框内部释放支撑力并被自身的弹簧向外推动露出锂电池主体,检修人员可以根据间距套框的露出距离判断金属锂块的使用寿命以及是否损坏,整体使用的单独拆卸过程简单快速,且便于检修判断,避免电池整组作废,节省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锂电池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装配基座内部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锁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锂电池主体内部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锂电池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7为图6中P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出线口-0a、LOGO槽-1a、锂电池组-2a、连接插头-3a、插头扣板-4a、电源线-5a、装配基座-2a1、嵌合凹轨-2a2、弧形脚仔-2a3、锂电池主体-2a4、锁穿组件-2a11、正极凹座-2a12、内穿孔-2a13、负极凸块-2a14、拼接套位-a111、梯形拨块-a112、插销条-a113、通电机构-2a41、内置装配槽-2a42、间距套框-2a43、金属锂块-2a44、限位条-2a45、双向缩块-a411、导电架-a412、导电位-a4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上下、里外、前后以及左右均以图1中的方位为基准。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其结构包括出线口0a、LOGO槽1a、锂电池组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其结构包括出线口(0a)、LOGO槽(1a)、锂电池组(2a)、连接插头(3a)、插头扣板(4a)、电源线(5a),其特征在于:/n所述出线口(0a)设于锂电池组(2a)左侧上端,所述锂电池组(2a)顶部设有LOGO槽(1a),所述插头扣板(4a)位于连接插头(3a)底部,所述连接插头(3a)与电源线(5a)套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其结构包括出线口(0a)、LOGO槽(1a)、锂电池组(2a)、连接插头(3a)、插头扣板(4a)、电源线(5a),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线口(0a)设于锂电池组(2a)左侧上端,所述锂电池组(2a)顶部设有LOGO槽(1a),所述插头扣板(4a)位于连接插头(3a)底部,所述连接插头(3a)与电源线(5a)套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双线组合原理的高体积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2a)包括装配基座(2a1)、嵌合凹轨(2a2)、弧形脚仔(2a3)、锂电池主体(2a4),所述弧形脚仔(2a3)设于锂电池主体(2a4)左端,所述锂电池主体(2a4)扣合安装于装配基座(2a1)内部,所述锂电池主体(2a4)两两之间通过嵌合凹轨(2a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云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