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22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包括机架、底板、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底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均通过底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绕线机构与排线换级机构并排设置,且通过绕线机构在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处对外部加工工件进行绕线。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绕线机包括机架、底板、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均通过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结构稳定;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使该绕线机具有双工位,相较于现有的单工位的绕线机,该绕线机能提升工作效率并解决治具更换繁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
,特别涉及一种双工位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例如:各种电动机,空心杯电机,转子,定子,引脚电感,贴片电感,变压器,电磁阀,一字电感,电阻片,点火线圈,RFID,互感器,音响线圈,IC卡高低频线圈,聚焦线圈等等。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加工电机定子的粗线绕线机普遍采用单工位且没有模头固定结构和档线机构的绕线机,这样的绕线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工作效率低,产品不良率较高,精度稳定性能差,对铜线的损伤大,更换治具繁琐等问题。专利申请CN201720354645.4公开了一种新型绕线机,包括装置本体、第一流水线、自动绕线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自动绕线主机,所述自动绕线主机上设有加厚铝板基座,所述加厚铝板基座的一侧设有排线移动轨道,所述排线移动轨道的一端设有机械臂上下移动轨道,所述机械臂上下移动轨道的底端设有气动夹剪,所述气动夹剪固定在所述机械臂上下移动轨道上,所述机械臂上下移动轨道的一端设有机械臂前后移动轨道,所述加厚铝板基座上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设有主轴箱,所述加厚铝板基座的四周设有铝型材支架,所述铝型材支架的顶部设有机械臂左右移动轨,该装置设计合理,将上下料三轴机械臂通过铝型材支架以及绕线主机基座与自动绕线主机结合,保证了机身强度,节省空间。但是,该专利中的绕线机采用一般绕线机使用的单工位,且存在工作效率低、更换治具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工位的、能提升工作效率并解决治具更换繁琐问题的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该绕线机对铜线的损伤小、能够提升控制绕线模的方向和位置的精确性,能实现在绕线过程中或绕线结束时实现夹线或剪线动作,并通过设置档线机构避免在绕线过程中因线挂碍在绕线机的邻边上带来不良率产生的问题,提高精度稳定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包括机架、底板、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和所述绕线机构均通过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并排设置,且通过所述绕线机构在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处对外部加工工件进行绕线。在本技术中,该绕线机包括机架、底板、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均通过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结构稳定;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使该绕线机具有双工位,相较于现有的单工位的绕线机,该绕线机能提升工作效率并解决治具更换繁琐问题。具体地,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前轴支板、后轴支板和前后运动板;所述前轴支板和所述后轴支板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围成运动空间;所述运动空间内设有2根及2根以上对称设置的排线导杆,所述排线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轴支板和所述后轴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排线导杆上滑动套接有适配的第一直线轴承,所述前后运动板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还包括排线驱动组件,且所述排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前后运动板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前后运动板在所述运动空间内前后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对称固定在所述前后运动板上并随所述前后运动板运动;所述前轴支板、所述后轴支板和所述前后运动板三者平行,所述排线导杆与所述前后运动板垂直。在运动空间内设有对称设置的排线导杆,排线导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轴支板和后轴支板固定连接;排线导杆上滑动套接有适配的第一直线轴承,前后运动板固定套接在第一直线轴承上,前轴支板、后轴支板和前后运动板三者平行,排线导杆与前后运动板垂直,使前后运动板可以稳定的在运动空间内进行前后运动,也使设置在前后运动板上的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可以稳定前后运动,降低不良率。具体地,所述排线驱动组件包括排线电机、排线丝杆、排线电机板;所述排线电机通过所述排线电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后轴支板上;所述排线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排线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由所述排线电机驱动,另一端穿过所述后轴支板向所述运动空间内伸入并穿过所述前后运动板的中部与所述前轴支板固定;所述排线丝杆受所述排线电机驱动而旋转并带动所述前后运动板前后移动。排线电机提供驱动力,驱动排线丝杆旋转,排线丝杠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使前后运动板前后运动。具体地,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均包括换级轴和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模杆,所述换级轴上方开有模杆安装孔,所述模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模杆安装孔内;所述换级轴贯穿所述前后运动板并固定在所述前后运动板上并随所述前后运动板前后运动;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对称位于所述排线丝杆的两侧。将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设计为相同结构利于在制造时减少制造工序。具体地,所述排线换级机构还包括换级电机、换级电机板、换级主同步带轮、换级同步带轮和换级同步皮带;所述换级电机通过所述换级电机板固定在所述前后运动板上并位于所述前后运动板的中部,所述换级主同步带轮与所述换级电机固定连接并受所述换级电机驱动;所述换级同步带轮固定在换级轴的下部并带动所述换级轴旋转,所述换级主同步带轮与所述换级同步带轮通过所述换级同步皮带连接。换级电机驱动换级主同步带轮旋转,由于换级同步皮带的设置,使换级同步带轮可随换级主同步带轮旋转,进而驱动换级轴旋转,从而带动外部加工工件旋转;结合排线驱动组件,在换级电机和排线电机的驱动下外部加工工件可以实现以换级轴为中心的前后运动,且换级轴在绕线过程中可自转,便于绕线。具体地,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支架、绕线电机、绕线主同步带轮、第一绕线同步带轮、第二绕线同步带轮、第一同步皮带、第二同步皮带、第一主轴、第一轴承、第二主轴、第二轴承和绕线组件;所述绕线支架通过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绕线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相互平行,且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对应;所述绕线主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绕线电机的输出端并受所述绕线电机的驱动而旋转;所述第一绕线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二绕线同步带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上,并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旋转;所述绕线主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一绕线同步带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绕线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二绕线同步带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皮带连接,所述第一同步皮带和所述第二同步皮带形成L形或V形;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绕线组件,并驱动绕线组件绕线;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分别贯穿所述绕线支架,且二者与所述绕线支架的两侧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轴向方向的主轴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底板、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和所述绕线机构均通过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并排设置,且通过所述绕线机构在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处对外部加工工件进行绕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底板、排线换级机构和绕线机构;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和所述绕线机构均通过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并排设置,且通过所述绕线机构在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处对外部加工工件进行绕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换级机构包括前轴支板、后轴支板和前后运动板;所述前轴支板和所述后轴支板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围成运动空间;所述运动空间内设有2根及2根以上对称设置的排线导杆,所述排线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轴支板和所述后轴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排线导杆上滑动套接有适配的第一直线轴承,所述前后运动板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上;所述排线换级机构还包括排线驱动组件,且所述排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前后运动板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前后运动板在所述运动空间内前后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第二绕线工位对称固定在所述前后运动板上并随所述前后运动板运动;所述前轴支板、所述后轴支板和所述前后运动板三者平行,所述排线导杆与所述前后运动板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驱动组件包括排线电机、排线丝杆、排线电机板;所述排线电机通过所述排线电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后轴支板上;所述排线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排线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由所述排线电机驱动,另一端穿过所述后轴支板向所述运动空间内伸入并穿过所述前后运动板的中部与所述前轴支板固定;所述排线丝杆受所述排线电机驱动而旋转并带动所述前后运动板前后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均包括换级轴和固定外部加工工件的模杆,所述换级轴上方开有模杆安装孔,所述模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模杆安装孔内;所述换级轴贯穿所述前后运动板并固定在所述前后运动板上并随所述前后运动板前后运动;所述第一绕线工位和所述第二绕线工位对称位于所述排线丝杆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换级机构还包括换级电机、换级电机板、换级主同步带轮、换级同步带轮和换级同步皮带;所述换级电机通过所述换级电机板固定在所述前后运动板上并位于所述前后运动板的中部,所述换级主同步带轮与所述换级电机固定连接并受所述换级电机驱动;所述换级同步带轮固定在换级轴的下部并带动所述换级轴旋转,所述换级主同步带轮与所述换级同步带轮通过所述换级同步皮带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线型双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支架、绕线电机、绕线主同步带轮、第一绕线同步带轮、第二绕线同步带轮、第一同步皮带、第二同步皮带、第一主轴、第一轴承、第二主轴、第二轴承和绕线组件;所述绕线支架通过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绕线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相互平行,且位置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平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