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2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淤船,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船体、位于船艏的桥架,位于船体内部的吸排装置和位于船艉的定位桩,船体的船艏处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中心架、前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前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均枢转连接至中心架的底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端部均设有一河道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桩,船体上还设有控制前臂上下摆动的第一卷扬装置、控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的水平转动的第二、第三卷扬装置。技术效果是,船尾利用定位桩定位,船身在清淤过程中,前端的开挖刀具在工作时,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受力支撑点,第一摆臂或第二摆臂受力在连接桩上,反作用力支撑船艏摆动,从而调整开挖刀具的角度。

Dred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淤船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淤船。
技术介绍
城市河道的特点是水道交叉,桥闸众多,水运繁忙,这些水域中的河道垃圾又多又杂,河底有河床表面流动性的污染体、淤泥、不易开挖的高塑性硬质粘土。这要求清淤船不仅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而且在施工时应对工况有良好的适应性。目前,公开号为CN1024097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小河道清淤船,包括位于船艏的桥架、位于船体机舱内的吸排装置和位于船艉的定位桩,船艏设有起吊桥架的A字架,所述桥架的前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开挖刀具,而所述吸排装置包括柴油机和一体化的泥泵齿轮箱,所述桥架内安装有与所述开挖刀具相连的驱动液压马达。这种清淤船强调的是设置多种开挖刀具适应河道清淤的特殊性,但是:河道的深度比较浅,河道对船产生的浮力较小,虽然船尾利用定位桩定位,船身在清淤过程中,前端的开挖刀具在工作时,前部的床身稳定性较差,开挖刀具没有很好的受力支撑点,开挖刀具不能很好的摆动调整抽取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淤船,其具有船艏支撑稳定,便于开挖刀具摆动多角度抽取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清淤船,包括船体、位于船艏的桥架,位于船体内部的吸排装置和位于船艉的定位桩,所述桥架枢转连接至船体上,开挖刀具设于桥架的端部,并与吸排装置管道连接,所述船体的船艏处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至船体上的中心架、朝向船体前侧的前臂和分别朝向船体两侧的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前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均枢转连接至中心架的底部,所述前臂与桥架之间通过滑轮悬吊连接,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端部均设有一河道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桩,连接桩与第一摆臂或第二摆臂之间通过滑轮悬吊连接;船体上还设有控制前臂上下摆动的第一卷扬装置、控制第一摆臂水平摆动的第二卷扬装置和控制第二摆臂水平摆动的第三卷扬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支撑架的前臂通过第一卷扬装置对悬挂的桥架进行转动升降,调整桥架端部的开挖刀具的高度;因为第一摆臂或第二摆臂的端部通过连接桩固定在河岸上,并利用第二卷扬装置和第三卷扬装置拉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由于船艏处于可游动的状态,第一摆臂或第二摆臂受力在连接桩上,反作用力支撑船艏摆动,从而调整开挖刀具的角度。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心架包括横梁和两竖梁,横梁和两竖梁形成门型框架,横梁和竖梁之间设有A型支撑架,A型支撑架的顶部与横梁一体连接,两侧边与竖梁一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架承受主要的载荷,通过A型支撑架对横梁和竖梁做结构加强。进一步设置:所述前臂为A字架,A字架的底部分别枢转至两竖梁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臂的结构可以自身的抗重能力,支撑住开挖刀具。进一步设置:所述船体上设有限位槽,竖梁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嵌设并固定连接至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竖梁嵌设至限位槽内后,产生周向方向上的限位,使得支撑架与船体的连接稳定性更好。进一步设置:所述竖梁背向前臂一侧设有支撑梁,支撑梁一端支撑于船体上,另一端支撑竖梁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梁连接中心架和船体,加强了对中心架的支撑,从而使得支撑架更为稳定。进一步设置:所述A字架的顶部与竖梁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一加强钢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前臂与支撑架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端部与较近一侧的竖梁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加强钢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与支撑架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端部与较近一侧的船体之间设有第三加强钢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与船体的连接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船尾利用定位桩定位,船身在清淤过程中,前端的开挖刀具在工作时,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受力支撑点,第一摆臂或第二摆臂受力在连接桩上,反作用力支撑船艏摆动,从而调整开挖刀具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清淤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船体;2、桥架;3、吸排装置;4、定位桩;5、支撑架;6、中心架;61、横梁;62、竖梁;63、A型支撑架;7、前臂;71、A字架;8、第一摆臂;9、第二摆臂;10、滑轮;11、连接桩;12、第一卷扬装置;13、第三卷扬装置;14、第二卷扬装置;15、限位槽;16、底座;17、第一加强钢索;18、第二加强钢索;19、第三加强钢索;20、支撑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清淤船,如图1所示,包括船体1、位于船艏的桥架2,位于船体1内部的吸排装置3和位于船艉的定位桩4,根据下桩深度,定位桩4下放,通过重力插入河道的底部,定位桩4设有两根,实现两个支撑点,形成交叉向前爬行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船体1的船艏处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5包括支撑至船体1上的中心架6,中心架6包括横梁61和两竖梁62,横梁61和两竖梁62形成门型框架,横梁61和竖梁62之间设有A型支撑架63,A型支撑架63的顶部与横梁61一体连接,两侧边与竖梁62一体连接。通过A型支撑架63加强中心架6的支撑强度。支撑架5还包括朝向船体1前侧的前臂7,前臂7为A字架71,A字架71的底部分别枢转至两竖梁62的底部。A字架71的头部设有滑轮10,桥架2枢转连接至船体1上,桥架2的顶部具有滑轮10,两滑轮10之间通过钢索悬吊连接,开挖刀具设于桥架2的端部,并与吸排装置3管道连接。船体1上还设有控制前臂7上下摆动的第一卷扬装置12,第一卷扬装置12为卷扬机,带动穿设在两滑轮10之间的钢索收缩或放出,调整桥架2的枢转角度,从而调整开挖刀具的高度。支撑架5还包括分别朝向船体1两侧的第一摆臂8、第二摆臂9,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均枢转连接至中心架6的底部,对应的,分别枢转在竖梁62的底部。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的端部均设有一河道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桩11,连接桩11与第一摆臂8或第二摆臂9之间通过滑轮10悬吊连接,船体1上设有控制第一摆臂8水平摆动的第二卷扬装置14和控制第二摆臂9水平摆动的第三卷扬装置13,第二卷扬装置14和第三卷扬装置13均为卷扬机。将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的端部通过连接桩11固定在河岸上,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的端部受限制,船艏处于可游动的状态,第二卷扬装置14和第三卷扬装置13拉动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由于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受力在连接桩11上,反作用力支撑船艏水平摆动,从而调整开挖刀具的角度。为了对支撑架5的支撑加强,在船体1上设有限位槽15,支撑架5的竖梁62的底部设有底座16,底座16嵌设并固定连接至限位槽15内。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淤船,包括船体(1)、位于船艏的桥架(2),位于船体(1)内部的吸排装置(3)和位于船艉的定位桩(4),所述桥架(2)枢转连接至船体(1)上,开挖刀具设于桥架(2)的端部,并与吸排装置(3)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船艏处设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包括支撑至船体(1)上的中心架(6)、朝向船体(1)前侧的前臂(7)和分别朝向船体(1)两侧的第一摆臂(8)、第二摆臂(9),前臂(7)、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均枢转连接至中心架(6)的底部,所述前臂(7)与桥架(2)之间通过滑轮(10)悬吊连接,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的端部均设有一河道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桩(11),连接桩(11)与第一摆臂(8)或第二摆臂(9)之间通过滑轮(10)悬吊连接;/n船体(1)上还设有控制前臂(7)上下摆动的第一卷扬装置(12)、控制第一摆臂(8)水平摆动的第二卷扬装置(14)和控制第二摆臂(9)水平摆动的第三卷扬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淤船,包括船体(1)、位于船艏的桥架(2),位于船体(1)内部的吸排装置(3)和位于船艉的定位桩(4),所述桥架(2)枢转连接至船体(1)上,开挖刀具设于桥架(2)的端部,并与吸排装置(3)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船艏处设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包括支撑至船体(1)上的中心架(6)、朝向船体(1)前侧的前臂(7)和分别朝向船体(1)两侧的第一摆臂(8)、第二摆臂(9),前臂(7)、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均枢转连接至中心架(6)的底部,所述前臂(7)与桥架(2)之间通过滑轮(10)悬吊连接,第一摆臂(8)和第二摆臂(9)的端部均设有一河道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桩(11),连接桩(11)与第一摆臂(8)或第二摆臂(9)之间通过滑轮(10)悬吊连接;
船体(1)上还设有控制前臂(7)上下摆动的第一卷扬装置(12)、控制第一摆臂(8)水平摆动的第二卷扬装置(14)和控制第二摆臂(9)水平摆动的第三卷扬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架(6)包括横梁(61)和两竖梁(62),横梁(61)和两竖梁(62)形成门型框架,横梁(61)和竖梁(62)之间设有A型支撑架(63),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文旭叶和平李小冲朱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专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