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1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护岸结构。现有的河堤护岸结构简单,防护性一般,不具有生态保护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种植挺水植物的水下平台,向着护岸方向临靠水下平台的一侧设置护岸底层结构,所述护岸底层结构的上部设置坡面结构和岸边结构,所述的坡面结构包括下部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和上部的三维水土保护毯,所述的三维水土保护毯包括包住坡面的网垫,网垫用钢钉固定,网垫内回填黏土,黏土上播撒草籽,所述的黏土上再覆盖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坡面结构包括下部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和上部的三维水土保护毯,砌砖结构呈阶梯状堆砌,并填充碎石,箱式砌块之间采用M10连接螺栓栓紧牢固,整体结构十分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河岸护坡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河堤护岸结构简单,防护性一般,不具有生态保护功能,河岸坡面上一片光秃,没有生机,也有专门护坡结构,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生态护岸结构,护岸整体结构稳固,具有放水土流失功能。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挺水植物的水下平台,向着护岸方向临靠水下平台的一侧设置护岸底层结构,所述护岸底层结构的上部设置坡面结构和岸边结构,所述的坡面结构包括下部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和上部的三维水土保护毯,所述的三维水土保护毯包括包住坡面的网垫,网垫用钢钉固定,网垫内回填黏土,黏土上播撒草籽,所述的黏土上再覆盖无纺布。所述三维水土保护毯的底部位于河道常规水位的50cm以上。所述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包括呈阶梯状堆积的多个箱式砌块,所述的箱式砌块之间采用M10连接螺栓栓紧牢固。所述的箱式砌块每堆砌一层,在箱式砌块内填充级配碎石。所述的底层结构包括底层的C15素砼垫层,所述的C15素砼垫层的上部设置C30钢筋砼底板。所述的岸边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砾石砂、水泥稳定碎石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砼。本技术的坡面结构包括下部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和上部的三维水土保护毯,砌砖结构呈阶梯状堆砌,并填充碎石,箱式砌块之间采用M10连接螺栓栓紧牢固,整体结构十分稳固。上层的三维水土保护毯在网垫内填充黏土,并播撒草籽,黏土上再覆盖无纺布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实现在黏土上种植绿植,起到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包括种植挺水植物1的水下平台,向着护岸方向临靠水下平台的一侧设置护岸底层结构6,所述护岸底层结构的上部设置坡面结构和岸边结构,所述的坡面结构包括下部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和上部的三维水土保护毯4,所述的三维水土保护毯包括包住坡面的网垫,网垫用钢钉固定,网垫内回填黏土,黏土上播撒草籽,所述的黏土上再覆盖无纺布。三维水土保护毯的底部位于河道常规水位的50cm以上。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包括呈阶梯状堆积的多个箱式砌块2,所述的箱式砌块之间采用M10连接螺栓栓紧牢固。箱式砌块每堆砌一层,在箱式砌块内填充级配碎石3。底层结构包括底层的C15素砼垫层5,所述的C15素砼垫层的上部设置C30钢筋砼底板7。岸边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砾石砂、水泥稳定碎石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砼。主体施工过程如下:土方开挖后,对垫层和底板进行浇筑,再堆积生态砌砖,后方回填及修破,最后填三维水土保护毯。三维水土保护毯施工过程如下:(1)坡面平整对局部存在的薄层软土、可液化砂土和孤石进行清除,将坡面按设计坡比1:2.5整平压实,清除植物、草根、石块等并填平坑洼处;在堤肩及堤脚处同时开挖压顶及沟槽,网垫铺完后回填黏土对网垫进行加固。(2)铺设网垫网垫要从堤肩向下铺设并包住坡面,待铺至堤脚边沟后,按照坡面实际长度,加上堤肩以及堤脚预留长度的总和,用钢钉固定,然后用刀剪断;上下游两幅预留搭接宽度10~15cm,以上游压下游的方式进行搭接;选用U形钢筋锚钉加固网垫,草籽生根发芽。(3)网垫覆土及播撒草籽覆土采用耕植土,分层多次覆土,并洒水浸润。播撒草籽后,为了防止草籽受到雨水冲刷并流失,草籽播撒后加盖无纺布,保护和促进草籽的发芽生长。(4)后期养护洒水养护期限视坡面植被生长状况而定,一般不少于45天草籽发芽后,对稀疏无草区进行补种。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挺水植物的水下平台,向着护岸方向临靠水下平台的一侧设置护岸底层结构,所述护岸底层结构的上部设置坡面结构和岸边结构,所述的坡面结构包括下部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和上部的三维水土保护毯,所述的三维水土保护毯包括包住坡面的网垫,网垫用钢钉固定,网垫内回填黏土,黏土上播撒草籽,所述的黏土上再覆盖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挺水植物的水下平台,向着护岸方向临靠水下平台的一侧设置护岸底层结构,所述护岸底层结构的上部设置坡面结构和岸边结构,所述的坡面结构包括下部的重力生态砌砖结构和上部的三维水土保护毯,所述的三维水土保护毯包括包住坡面的网垫,网垫用钢钉固定,网垫内回填黏土,黏土上播撒草籽,所述的黏土上再覆盖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水土保护毯的底部位于河道常规水位的50c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萍钱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专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