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倾斜调节机构及点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16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点胶倾斜调节机构及点胶机,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用于在竖直平面上调节点胶头的倾斜角度,包括安装座,包括安装座,设于安装座上的旋转动力源,与所述旋转动力源动力连接的旋转部,以及设于所述旋转部上的点胶头。通过所述旋转动力源的位于水平平面上的转动轴驱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旋转部在竖直平面上转动,以便在竖直平面上调节点胶头的倾斜角度,从而对电子元件的侧边进行点胶操作,相比现有技术只能在竖直方向对电子元件进行点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电子元件的侧面或侧边进行点胶,使用范围加大,灵活性好,点胶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胶倾斜调节机构及点胶机
本技术涉及点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点胶倾斜调节机构及点胶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电路向着超小型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封装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点胶技术诞生于电子封装工业,虽然封装形式很多,但在生产线上对微小晶圆进行有效的操作都需要使用到点胶技术。在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领域里,点胶机主要用于对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中的片式电子元件进行点胶固化,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因冷热变化、跌落、振动等因素导致元件的失效机率,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点胶技术作为电子封装技术的关键和核心,其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封装技术的优劣。现有技术中,对PCB中的片式电子元件进行点胶通常采用点胶机进行点胶操作,但是现有点胶机都是在竖直方向上对电子元件点胶,即只能对电子产品的正反两面点胶,而不能对电子元件的侧面或侧边进行点胶,使用范围小,灵活性差,点胶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问题对PCB中的片式电子元件进行点胶通常采用点胶机进行点胶操作,但是现有点胶机都是在竖直方向上对电子元件点胶,即只能对电子产品的正反两面点胶,而不能对电子元件的侧面或侧边进行点胶,使用范围小,灵活性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用于在竖直平面上调节点胶头的倾斜角度,包括:安装座;旋转动力源,该旋转动力源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旋转动力源具有位于水平平面上的转动轴;与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转动轴动力连接的旋转部;以及设于所述旋转部上的点胶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所述旋转动力源设于所述安装部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部后与所述旋转部连接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动力源为步进电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部中部设有供所述旋转动力源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旋转部上部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旋转部旋转角度的遮挡部,所述旋转部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遮挡部的第二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大小匹配的第三通孔,所述遮挡部为左右对称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旋转部旋转角度且位于所述遮挡部上方的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第四通孔,所述检测块的下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遮挡部左右往复摆动的凹槽,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对射传感器,所述对射传感器包括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种点胶机,包括所述点胶倾斜调节机构,还包括机座机构,设于所述机座机构上用于驱动所述点胶倾斜调节机构在前后方向运动的Y轴驱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机座机构上用于驱动所述点胶倾斜调节机构在左右方向运动的X轴驱动组件,所述点胶倾斜调节机构设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座机构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底座两侧且与所述底座垂直的第一Y轴台和第二Y轴台,所述第一Y轴台和第二Y轴台相互平行,所述底座分别与所述第一Y轴台和所述第二Y轴台固定连接成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Y轴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Y轴台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Y轴台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一Y轴台上的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侧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引导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Y轴台上滑动的第一导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二Y轴台上的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侧连接的第二滑块,以及引导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Y轴台上滑动的第二导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的X轴台,设于所述X轴台上的第三动力源,与所述第三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侧连接且设于所述X轴台上的点胶倾斜调节机构,以及引导所述点胶倾斜调节机构在所述X轴台上移动的第三导轨,所述X轴台与所述第一Y轴台相互垂直,所述X轴台与所述第二Y轴台相互垂直。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所述旋转动力源的位于水平平面上的转动轴驱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旋转部在竖直平面上转动,以便在竖直平面上调节点胶头的倾斜角度,从而对电子元件的侧边进行点胶操作,相比现有技术只能在竖直方向对电子元件进行点胶,本技术可对电子元件的侧面或侧边进行点胶,使用范围加大,灵活性好,点胶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遮挡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点胶倾斜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示检测块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点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点胶机的机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0-点胶机;100-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旋转动力源;11-固定块;12-检测块;121-第四通孔;122-凹槽;123-对射传感器;1231-红外接收器;1232-红外发射器;20-旋转部;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遮挡部;231-第三通孔;24-加固块;30-点胶机构;31-喷射阀;311-点胶头;32-电磁阀;33-胶筒;40-机座机构;41-底座;42-第一第Y轴台;43-第二第Y轴台;44-X轴驱动组件;441-X轴台;442-第三导轨;451-第一驱动组件;4511-第一滑块;4512-第一导轨;452-第二驱动组件;4521-第二滑块;4522-第二导轨;50-安装座;51-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0),用于在竖直平面上调节点胶头的倾斜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50);/n旋转动力源(10),该旋转动力源(10)设于所述安装座(50)上,且所述旋转动力源(10)具有位于水平平面上的转动轴;/n与所述旋转动力源(10)的转动轴动力连接的旋转部(20);/n以及设于所述旋转部(20)上的点胶头(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0),用于在竖直平面上调节点胶头的倾斜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50);
旋转动力源(10),该旋转动力源(10)设于所述安装座(50)上,且所述旋转动力源(10)具有位于水平平面上的转动轴;
与所述旋转动力源(10)的转动轴动力连接的旋转部(20);
以及设于所述旋转部(20)上的点胶头(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0)包括安装部(51),所述旋转动力源(10)设于所述安装部(51)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座(50)内,所述旋转动力源(10)的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部(51)后与所述旋转部(20)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源(10)为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20)中部设有供所述旋转动力源(10)穿过的第一通孔(21),所述旋转部(20)上部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旋转部(20)旋转角度的遮挡部(23),所述旋转部(20)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遮挡部(23)的第二通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2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22)大小匹配的第三通孔(231),所述遮挡部(23)为左右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胶倾斜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1)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旋转部(20)旋转角度且位于所述遮挡部(23)上方的检测块(12),所述检测块(12)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第四通孔(121),所述检测块(12)的下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遮挡部(23)左右往复摆动的凹槽(122),所述遮挡部(23)位于所述凹槽(122)内,所述凹槽(122)的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对射传感器(123),所述对射传感器(123)包括红外接收器(1231)和红外发射器(1232)。


7.一种点胶机(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云梁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恩捷斯智能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