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19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包括:质量份数为40‑55份羊毛纤维,30‑50份差异化涤纶纤维,10‑15份海藻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羊毛纤维选取并才采用剥磷工艺处理;S2各个纤维分别染色;S3纤维经过制条工艺并纺织成为Ⅰ级混合面料;S4面料经过预剪、热烫、热吹工艺再修整之后得到羊毛涤纶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混合编织,使面料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采用羊毛‑涤纶混纺,使面料高耐磨;加入阻燃剂浸泡的海藻纤维,在上浆定型中再次经过阻燃剂浸泡,达到良好阻燃的目的;通过分散染色方式、活性染料染色方式,将染色的各个纤维经过酵素浸泡,采用二次染色方式,使染色更稳定。

A kind of wool polyester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是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羊毛面料由于采用天然羊毛,因此具备有色泽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的特性,但是由于其纤维短而细,在强度、耐磨、起球的表现均不良,同时因此大部分羊毛面料中采用化纤混合羊毛纤维,进而提升羊毛-化纤混合面料的强度、耐磨与起球,但大多采用单一品系的羊毛,进而导致羊毛面料呈现单一风格。涤纶面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并具有热塑性,可形成褶皱面料,同时涤纶面料耐光性和耐腐蚀性都良好,因此在羊毛面料中添加涤纶形成羊毛涤纶混合面料已经成为仿毛织品的热门材料。现有的羊毛涤纶面料虽然具有很好的强度、耐磨性、不易起球特性,但其由于采用不同的纤维材质,因此在染色工艺上需要防止染色脱落以及染色不足造成的缺色,同时虽然涤纶具有很好的热塑性但其阻燃性不足,在仿毛织品中,阻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至少达到多风格化、高耐磨、不易掉色、良好阻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包括:质量份数为40-55份羊毛纤维,30-50份差异化涤纶纤维,10-15份海藻纤维;所述羊毛纤维包括20-25份长纤维、20-30份中长纤维、45-60份短纤维;所述的长纤维为哈萨克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中长纤维为蒙古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短纤维为藏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差异化涤纶纤维为:利用中空或多中空进行不对称冷却纺丝得到的三维状涤纶纤维、利用“丰”字型纺丝截面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的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度7-10:1的扁平涤纶纤维,将所述三维状涤纶纤维、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涤纶纤维按照质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形成所述的差异化涤纶纤维。优选的,所述的海藻纤维为海藻类生物经过烧制成灰后,通过超细研磨成超微粉,再将超微粉浸入聚酯纤维溶液中,同时加入含磷-氮环氧树脂乳液中,经过混炼长丝,纺织成的纤维,采用海藻类生物制备海藻纤维,同时进行阻燃剂浸泡处理,进而使海藻纤维作为阻燃纤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哈萨克系绵羊的羊毛、蒙古系绵羊的羊毛、藏系绵羊的羊毛,经过剥磷工艺后,经过纤维面料整理,得到所述的长纤维、中长纤维、短纤维;将海藻纤维、差异化涤纶纤维分别进行纤维面料整理,得到整理后的海藻纤维、差异化涤纶纤维;S2将所述长纤维、中长纤维、短纤维的羊毛纤维分别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方式,将所述、三维状涤纶纤维、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涤纶纤维、海藻纤维分别采用分散染色方式,将染色后的各个纤维采用酵素浸泡工艺,浸泡完成后得到Ⅰ级羊毛纤维、Ⅰ级差异化涤纶纤维、Ⅰ级海藻纤维;S3将得到的Ⅰ级羊毛纤维、Ⅰ级差异化涤纶纤维、Ⅰ级海藻纤维采用罗拉氏剥毛,并经过梳毛整理后,经过制条工艺形成Ⅱ级羊毛纤维、Ⅱ级差异化涤纶纤维、Ⅱ级海藻纤维;将所述Ⅱ级羊毛纤维与Ⅱ级差异化涤纶纤维按照数量比20:80或30:70或40:60或50:50或60:40或70:30或80:20或90:10,所述数量比为每百根纤维内所具有的Ⅱ级羊毛纤维根数与Ⅱ级差异化涤纶纤维根数的根数之比;以Ⅱ级羊毛纤维为经线、Ⅱ级差异化涤纶纤维为纬线,并在纬线上间隔2-3根Ⅱ级涤纶纤维织入Ⅱ级海藻纤维,按照纬编提花原理,织造并拉毛形成Ⅰ级混合面料;S4将得到的Ⅰ级混合面料经过预剪工序,再采用热烫工艺,得到平整的面料;随后通过热吹工艺得到Ⅱ级混合面料;S5将得到的Ⅱ级混合面料采用活性染料进行二次染色,将二次染色后的面料上浆定型,再经过修整烫平,即得到羊毛涤纶面料。优选的,所述的剥磷工艺为:a.将选取的哈萨克系绵羊的羊毛、蒙古系绵羊的羊毛、藏系绵羊的羊毛分别浸入剥磷池的水中,并加入相对羊毛重量2%的渗透剂与相对羊毛重量1%皂洗剂,循环混合后的混合液,使羊毛在混合液中升至50℃后保持25min,随后排净池中液体,再加入清水浸泡;b.调节池中水温为35℃再加入占羊毛总重1.5%的冰醋酸和占羊毛总重6%的DC剥磷片,浸泡100min后,排净池中液体,再加入清水浸泡;所述DC剥磷片加入方式为:在浸泡15min时,加入占羊毛总重2%的DC剥磷片;在浸泡30min时,加入占羊毛总重2%的DC剥磷片;在浸泡70min,加入占羊毛总重2%的DC剥磷片;c.调节池中水温为50℃,并加入占羊毛总重4%的焦亚硫酸钠,浸泡30min后,排净池中液体,再加入清水浸泡;d.在剥磷池中加入占羊毛总重2%的纯碱,调节池中液体温度为60℃,浸泡40min后排净池中液体,再加入清水浸泡;e.排净剥磷池中清水,再次加入清水浸泡,20min洗涤2次。优选的,所述的酵素浸泡工艺为:长纤维浸泡时间为8min,中长纤维浸泡时间为5min,短纤维浸泡时间为3min,差异化涤纶纤维浸泡时间为11min,海藻纤维浸泡时间为7min,将纤维置于酵素溶液中浸泡,固定染色过后的各个纤维,同时酵素能使纤维内的纤维丝结合更紧密。优选的,所述的预剪工艺为:将Ⅰ级混合面料表面拉毛形成的绒毛,通过交错剪切方式,使绒毛长度稳定在15cm以下,进而方便后续热烫工艺的风格化处理与热吹工艺。优选的,所述的热吹工艺为:采用温度为180℃热风吹拂面料表面,并针对绒毛密集的区域采取“大风快吹”模式,即为限定风速为2m/s吹拂时间为5s,针对绒毛稀疏的区域采取“小风慢吹”模式,即为限定风速为1m/s吹拂时间为15s,经过热吹工艺,使热烫过后的绒毛进一步弯曲呈弹簧状,进而呈现出更多风格化面料。优选的,所述的上浆定型为:二次染色后的Ⅱ级混合面料采用乳胶制剂浸泡完毕后,再经过含磷-氮环氧树脂乳液浸泡,利用清水洗涤完毕后,再采用热定型使面料成型,将Ⅱ级混合面料上乳胶剂使面料粘合更紧密,同时采用含磷-氮环氧树脂乳液的阻燃剂进行浸泡,使面料整体阻燃,配合海藻纤维进而达到良好阻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不同品系的绵羊羊毛,混合编织,进而使同一个面料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时采用羊毛-涤纶混纺,进一步使面料更具有高耐磨的性质。2.通过在面料纺织中加入经过含磷-氮环氧树脂乳液的阻燃剂浸泡的海藻纤维,同时面料在上浆定型中再次经过含磷-氮环氧树脂乳液的阻燃剂浸泡,进而通过多次浸泡含磷-氮环氧树脂乳液的阻燃剂以及采用海藻纤维,达到良好阻燃的目的。3.通过将差异化涤纶纤维、海藻纤维进行分散染色方式,羊毛纤维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方式,将染色完成的各个纤维经过酵素浸泡,同时采用二次染色方式,将上浆定型前的面料进行二次染色,使染色更稳定,进而不易掉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包括:质量份数为40份羊毛纤维,50份差异化涤纶纤维,10份海藻纤维;所述羊毛纤维包括质量份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份数为40-55份羊毛纤维,30-50份差异化涤纶纤维,10-15份海藻纤维;所述羊毛纤维包括质量份数为20-25份长纤维、20-30份中长纤维何45-60份短纤维;所述的长纤维为哈萨克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中长纤维为蒙古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短纤维为藏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差异化涤纶纤维为:利用中空或多中空进行不对称冷却纺丝得到的三维状涤纶纤维、利用“丰”字型纺丝截面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的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度数量比7-10:1的扁平涤纶纤维,将所述三维状涤纶纤维、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涤纶纤维按照质量比1:2:1混合形成所述的差异化涤纶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份数为40-55份羊毛纤维,30-50份差异化涤纶纤维,10-15份海藻纤维;所述羊毛纤维包括质量份数为20-25份长纤维、20-30份中长纤维何45-60份短纤维;所述的长纤维为哈萨克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中长纤维为蒙古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短纤维为藏系绵羊的羊毛生产出的;所述的差异化涤纶纤维为:利用中空或多中空进行不对称冷却纺丝得到的三维状涤纶纤维、利用“丰”字型纺丝截面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的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度数量比7-10:1的扁平涤纶纤维,将所述三维状涤纶纤维、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涤纶纤维按照质量比1:2:1混合形成所述的差异化涤纶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纤维为海藻类生物经过烧制成灰后,通过超细研磨成超微粉,再将超微粉浸入聚酯纤维溶液中,同时加入含磷-氮环氧树脂乳液中,经过混炼长丝,纺织成的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羊毛涤纶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哈萨克系绵羊的羊毛、蒙古系绵羊的羊毛、藏系绵羊的羊毛,经过剥磷工艺后,经过纤维面料整理,得到所述的长纤维、中长纤维、短纤维;将海藻纤维、差异化涤纶纤维分别进行纤维面料整理,得到整理后的海藻纤维、差异化涤纶纤维;
S2将所述长纤维、中长纤维、短纤维的羊毛纤维分别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方式,将所述、三维状涤纶纤维、超无光涤纶纤维、扁平涤纶纤维、海藻纤维分别采用分散染色方式,将染色后的各个纤维采用酵素浸泡工艺,浸泡完成后得到Ⅰ级羊毛纤维、Ⅰ级差异化涤纶纤维、Ⅰ级海藻纤维;
S3将得到的Ⅰ级羊毛纤维、Ⅰ级差异化涤纶纤维、Ⅰ级海藻纤维采用罗拉氏剥毛,并经过梳毛整理后,经过制条工艺形成Ⅱ级羊毛纤维、Ⅱ级差异化涤纶纤维、Ⅱ级海藻纤维;将所述Ⅱ级羊毛纤维与Ⅱ级差异化涤纶纤维按照数量比20:80或30:70或40:60或50:50或60:40或70:30或80:20或90:10,以Ⅱ级羊毛纤维为经线、Ⅱ级差异化涤纶纤维为纬线,并在纬线上间隔2-3根Ⅱ级涤纶纤维织入Ⅱ级海藻纤维,按照纬编提花原理,织造并拉毛形成Ⅰ级混合面料;
S4将得到的Ⅰ级混合面料经过预剪工序,再采用热烫工艺,得到平整的面料;随后通过热吹工艺得到Ⅱ级混合面料;
S5将得到的Ⅱ级混合面料采用活性染料进行二次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长斌孟怀荣岑奇初
申请(专利权)人:东经人造皮草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