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仔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00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牛仔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或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75D‑450D;或者,纬纱为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8S‑40S;纬纱的纬浮点至少为3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牛仔面料,解决了传统牛仔面料吸湿排汗性能不佳以及不耐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仔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仔面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遮体、御寒,还要求款式新颖、美观,具有穿着舒适、卫生和保健等功能。牛仔面料源自于1850年的美国,时至今日一直是时尚的宠儿,深受大众消费者青睐的休闲服饰面料。但传统的牛仔面料不具有吸湿排汗的功能,尤其在夏季,气温炎热,人们通常穿着牛仔裤子会使人有潮热粘稠的感觉使牛仔面料在夏季使用性能上大打折扣。为了满足人们在夏日对牛仔面料的需求,市场上使用多种方法开发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性能的牛仔面料,如在牛仔面料的底面涂一层吸湿排汗的涂料,或在成衣洗水时加特种软油能达到吸湿排汗的功能,但这些方法制备得到的牛仔面料其吸湿排汗的功能并不耐用,该功能经过多次洗涤后会慢慢减弱或失消。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仔面料,该牛仔面料的纬纱中采用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使牛仔面料具有吸湿排汗、快干、抑菌等效果,且具有用耐性,旨在解决现有牛仔面料吸湿排汗性能不耐久的问题。一种牛仔面料,其中,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或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75D-450D;或者,纬纱为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8S-40S;纬纱的纬浮点至少为3个。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牛仔面料组织结构采用缎纹或斜纹。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牛仔面料组织结构采用3/1斜纹。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牛仔面料为双层组织结构,纬纱分为表纬纱和里纬纱,表纬纱、里纬纱为间隔设置;表纬纱与经纱交织成布面层,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成布底层;所述里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或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所述里纬纱上的经纱浮长大于等于3。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每根里纬纱上,组织点的设置依次为一个第一里纬组织点、7个第一里经组织点、一个第二里纬组织点、7个第二里经组织点;该组织点的组合在里纬纱上循环设置;每根表纬纱上,组织点的设置依次为一个第一表纬组织点、一个第一表经组织点、一个第二表纬组织点、两个第二表经组织点、两个第三表纬组织点、三个第表三经组织点、两个第四表纬组织点、四个第四表经组织点;该组织点的组合在表纬纱上循环设置;相邻的里纬纱之间,第一里纬组织点的纬向飞数为3;相邻的表纬纱之间,第一表纬组织点的纬向飞数为3;相邻的里纬纱和表纬纱上,第一里纬组织点和第一表纬组织点之间间隔一根经纱。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表纬纱为棉纱、棉包弹力纱、天丝、莫代尔或棉混纺纱;表纬纱的纱支范围在8S-40S之间。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表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或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经纱采用棉纱、天丝、莫代尔、棉与其他纤维的混纺纱、或棉与其他纤维的包芯纱;经纱的纱支范围在6S-40S之间。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所述经纱采用棉纱。所述的牛仔面料,其中,所述经纱为靛蓝纱线。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牛仔面料,纬纱中采用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并采用特定纱支范围内的该纤维配合经纱交织形成牛仔面料,使牛仔面料持久具备吸湿、快干、抑菌、消臭,抗紫外线,透气多种功能,解决了传统牛仔面料吸湿排汗性能不佳以及不耐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牛仔面料的组织循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牛仔面料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组织循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牛仔面料的布底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牛仔面料,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牛仔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纬纱中采用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纬纱可以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或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纱支范围为75D-450D;也可以为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纱支范围为8S-40S;纬纱的纬浮点至少为3个。该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是cocona公司采用37.5技术生产得到的纤维,该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可以管理身体温度和皮肤湿度,使身体维持在湿度37.5%以及37.5摄氏度核心体温的能力。而在本申请日以前,该技术是针对运动服市场的。而在本方案中,为了解决传统牛仔面料一直存在的吸湿排汗差的问题,将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用于牛仔面料中,使牛仔面料具有吸湿排汗的功能。这样,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会出现潮热粘稠的感觉,而且,该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是将活性碳的纳米颗粒嵌入纤维层里再进行纺纱,并非一种整理加工所以功能是永久存在不会失效,耐久性好。具体地,所述牛仔面料,经纱的纱支范围在6S-40S之间。对经纱的材料是没有要求的,可以是采用棉纱、天丝、莫代尔、棉与其他纤维的混纺纱、或棉与其他纤维的包芯纱。优选地,所述经纱采用棉纱,棉纱可以使面料具有更好的手感以及更好的穿着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经纱为靛蓝纱线,经纱为面料的面层,可以使所述牛仔面料具有牛仔独特的风格。所述牛仔面料,可以牛仔面料常用的组织结构如可以为缎纹、斜纹或任一组织机构。优选地为采用3/1斜纹组织,如图1所示(纵列代表的是经纱,横列代表纬纱;黑点指的是经纱浮面,白点指的是纬纱浮面),因为在牛仔面料的底面,纬纱可以跨过3条经纱浮在经纱的面上,与人体接触更多,吸湿排汗的效果更好。更为优选地,为了牛仔面料的吸湿排汗功能最大化,使牛仔面料穿着得更为舒适,在本方案中还提供一种双层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其组织机构如下:纬纱分为表纬纱和里纬纱,表纬纱、里纬纱为间隔设置;表纬纱与经纱交织成布面层,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成布底层;所述里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或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所述里纬纱上的经纱浮长大于等于3。为了使含有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能与皮肤更多地接触,且不影响牛仔面料的布面风格,纬纱设置为表纬纱和里纬纱,表纬纱与经纱交织形成面层,可以根据需要交织具有牛仔风味的面层;里纬纱与经纱交织形成里层,里纬纱上的经纱浮长大于等于3,经纱浮长越大,里纬纱与人体皮肤接触越多,纳米活性炭颗粒通过加速蒸气的扩散和液体的汽化加强防水透气面料的性使吸湿排汗和抑菌/消臭达到最佳效果,让人体皮肤一直保持干爽舒适,清洁卫生。具体地,如图2所示(纵列代表的是经纱,横列代表纬纱;黑点指的是经纱浮面,白点指的是纬纱浮面),所述牛仔面料的组织结构如下:每根里纬纱上,组织点的设置依次为一个第一里纬组织点、7个第一里经组织点、一个第二里纬组织点、7个第二里经组织点;该组织点的组合在里纬纱上循环设置;每根表纬纱上,组织点的设置依次为一个第一表纬组织点、一个第一表经组织点、一个第二表纬组织点、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或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75D-450D;或者,纬纱为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8S-40S;纬纱的纬浮点至少为3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或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75D-450D;或者,纬纱为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纬纱的纱支范围为8S-40S;纬纱的纬浮点至少为3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牛仔面料组织结构采用缎纹或斜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牛仔面料组织结构采用3/1斜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牛仔面料为双层组织结构,纬纱分为表纬纱和里纬纱,表纬纱、里纬纱为间隔设置;表纬纱与经纱交织成布面层,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成布底层;
所述里纬纱为含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纤维、以该纤维为芯的包芯纱、或含有该纤维的混纺纱;所述里纬纱上的经纱浮长大于等于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每根里纬纱上,组织点的设置依次为一个第一里纬组织点、7个第一里经组织点、一个第二里纬组织点、7个第二里经组织点;该组织点的组合在里纬纱上循环设置;
每根表纬纱上,组织点的设置依次为一个第一表纬组织点、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