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纺皮草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72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织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纺皮草布料。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粗纺层、内胆层和皮草层;所述皮草层和内胆层缝接固定,内胆层与粗纺层可拆卸固定;所述粗纺层为经纬编织层;其经线为精纺纱线组、纬线为粗纺纱,精纺纱线组由至少两根平行的精纺纱线为一组,精纺纱线组分为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粗纺纱交替从相邻的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的上方和下方绕过形成编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粗纺层进行改进后,保留了传统粗纺的外观,又实现了布料的轻量化的进一步的致密化;通过设置内胆层和防潮填充层,实现了对皮草层的防霉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纺皮草布料
本技术属于织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纺皮草布料。
技术介绍
皮草是指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装,具有保暖的作用,皮草都较为美观并且价格较高也是不少消费者的消费对象。狐狸、貂、貉子、獭兔和牛羊等毛皮兽动物,都是皮草原料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皮草服装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所谓皮草服装,即是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装。由于是用动物皮毛制成,成本比较高,所以皮草服装价格的相对的偏高。由于皮草本身的保暖性能佳,加之近些年的时尚流行趋势,皮草服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之物。而粗纺织物也是消费者较为喜爱的一种织物布料。近些时间来有皮草与粗纺混合形成粗纺皮草布料,将皮草层置于内、粗纺层置于外,利用皮草层保暖和装饰、以粗纺层对内的皮草层形成保护。但是,由于现有的粗纺布料较为厚重,导致现有的粗纺皮草布料均较为厚重。本身皮草具有不易保存的特性。其需要保存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且较为干燥的环境中,否则容易发生霉变等问题。在南方夏季的湿热导致皮草保存难度骤增,非常容易出现霉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粗纺皮草布料存在较为厚重,粗纺层与皮草层协调效果不佳,且皮草层存在保存难度大、易霉变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粗纺皮草布料。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实现粗纺层的轻量化;二、能够对皮草层实现防霉保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粗纺皮草布料,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粗纺层、内胆层和皮草层;所述皮草层和内胆层缝接固定,内胆层与粗纺层可拆卸固定;所述粗纺层为经纬编织层;其经线为精纺纱线组、纬线为粗纺纱,精纺纱线组由至少两根平行的精纺纱线为一组,精纺纱线组分为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粗纺纱交替从相邻的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的上方和下方绕过形成编织。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层与粗纺层通过魔术贴进行可拆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层为精梳棉层。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层为纤维毡。作为优选,所述纤维毡为涤纶防静电针刺毡。作为优选,内胆层的外表面填充有聚乙烯醇形成防潮填充层。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醇为絮状聚乙烯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粗纺层进行改进后,保留了传统粗纺的外观,又实现了布料的轻量化的进一步的致密化;2)通过设置内胆层和防潮填充层,实现了对皮草层的防霉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粗纺层的编制结构示意图;图中:皮草层100,粗纺层200,201精纺纱线组,201a第一纱线组,202b第二纱线组,200粗纺纱,300内胆层,301魔术贴,400防潮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清楚详细的描述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或者多个。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的粗纺皮草布料,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皮草层100、内胆层300和粗纺层200;所述皮草层100和内胆层300缝接固定,内胆层300与粗纺层200可拆卸固定,可拆卸固定方式包括纽扣或魔术贴等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固定,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述采用魔术贴301的方式固定;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方便了布料的清洗,使得其制成衣物所述粗纺层200为如图3所示的经纬结构纺织层;其经线为精纺纱线组201、纬线为粗纺纱202,精纺纱线组201由至少两根平行的精纺纱线为一组,本实施例以两根平行的精纺纱线为一组构成精纺纱线组201,如图3所示,精纺纱线组201分为第一纱线组201a和第二纱线组201b,粗纺纱202从第一纱线组201a的上方绕至相邻第二纱线组201b的下方,再绕至相邻的下一组第一纱线组201a的上方,以此形成经纬编织,或从第一纱线组201a的下方绕至相邻第二纱线组201b的上方,再绕至相邻的下一组第一纱线组201a的下方,形成编织结构;通过上述编织的方式形成的粗纺层200,能获得粗纺外观、手感柔软和光洁精细的风格,且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又兼具精纺纱的轻量化特点,本实施例中精纺纱线组201所用精纺纱线为70s/2精纺毛纱,粗纺纱202为12支羊绒粗纺纱202,并且,复合添加精纺纱线组201编织构成的粗纺层200,相较于常规的粗纺层200具有更高的编织密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粗纺层200更加致密,保持了传统粗纺面料蓬松的特点和精纺面料的特点,具有精致的外观;所述内胆层300为精梳棉层,精梳棉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良好的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将其作为内胆与皮草层100缝接固定后,能够保持皮草层100良好的柔软性,同时又能够避免粗纺层200与皮草层100采用可拆卸固定后对皮草层100造成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层300更优为纤维毡,纤维毡所用纤维为化纤纤维,本实施例采用长纤类的涤纶防静电针刺毡,涤纶防静电针刺毡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具备一定阻隔性,具有抗霉变的效果,其设置在粗纺层200与皮草层100之间,能够有效抑制皮草层100霉变,皮草本身是一种容易受潮霉变的服装材料,因此设置设置涤纶防静电针刺毡后,能够对皮草层100实现良好的防霉保护。更进一步地,内胆层300的外表面填充有聚乙烯醇形成防潮填充层400,所填充的聚乙烯醇为絮状聚乙烯醇;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吸水降温的效果,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中,防潮填充层400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皮草层100进行保护,与内胆层300相互配合对皮草层100实现了非常优异的保护效果,能够有效避免高温潮湿和霉变对皮草层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纺皮草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粗纺层、内胆层和皮草层;/n所述皮草层和内胆层缝接固定,内胆层与粗纺层可拆卸固定;/n所述粗纺层为经纬编织层;/n其经线为精纺纱线组、纬线为粗纺纱,精纺纱线组由至少两根平行的精纺纱线为一组,精纺纱线组分为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粗纺纱交替从相邻的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的上方和下方绕过形成编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纺皮草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粗纺层、内胆层和皮草层;
所述皮草层和内胆层缝接固定,内胆层与粗纺层可拆卸固定;
所述粗纺层为经纬编织层;
其经线为精纺纱线组、纬线为粗纺纱,精纺纱线组由至少两根平行的精纺纱线为一组,精纺纱线组分为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粗纺纱交替从相邻的第一纱线组和第二纱线组的上方和下方绕过形成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纺皮草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层与粗纺层通过魔术贴进行可拆卸固定。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长斌孟怀荣岑奇初
申请(专利权)人:东经人造皮草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