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及起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S形隧洞内压力管道吊装
,涉及一种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及起吊方法。
技术介绍
水电站发电引水系统中,由于落差较大,常常存在弯曲的管道,其中,涉及一种S形管道,垂直起吊距离相对较短,管节安装过程中,采用起吊设备往往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其余施工作业同步进行,在吊装过程中,对于压力管道的管节不能实现连续吊装,管节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及起吊方法,结构简单,采用提升机构与装载框连接,悬垂架位于转运装置上,管节与悬垂架配合由转运装置从框体敞开侧转运至框体内,采用升降绞盘起吊管节,棘轮绞盘临时悬挂位于装载框下部的管节,多个管节由多个悬垂架相互串联,可连续吊装,不易晃荡,安装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它包括装载框、提升机构、转运装置和悬垂架;所述提升机构的轴体与装载框的框体连接,悬垂架位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装载框(1)、提升机构(2)、转运装置(3)和悬垂架(4);所述提升机构(2)的轴体(21)与装载框(1)的框体(11)连接,悬垂架(4)位于转运装置(3)上,转运装置(3)从装载框(1)的一侧滚动进入其内部,轴体(21)上的升降绞盘(22)垂直于装载框(1)底部的提升孔(13),与轴体(21)两端连接的棘轮绞盘(23)垂直于提升孔(13)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装载框(1)、提升机构(2)、转运装置(3)和悬垂架(4);所述提升机构(2)的轴体(21)与装载框(1)的框体(11)连接,悬垂架(4)位于转运装置(3)上,转运装置(3)从装载框(1)的一侧滚动进入其内部,轴体(21)上的升降绞盘(22)垂直于装载框(1)底部的提升孔(13),与轴体(21)两端连接的棘轮绞盘(23)垂直于提升孔(13)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载框(1)包括与框体(11)底部连接的底板(12),位于底板(12)中心的提升孔(13),转运装置(3)位于框体(11)敞开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体(11)的一侧设置摇臂锁定孔(14)和棘轮锁定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升机构(2)包括位于轴体(21)中间的升降绞盘(22)和轴体(21)两端的棘轮绞盘(23),以及与轴体(21)一端连接的摇臂(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绞盘(22)的绞绳一端连接有卡接件(25),棘轮绞盘(23)的绞绳一端连接有挂钩(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运装置(3)包括转运底座(31)下侧连接的车轮(32),位于转运底座(31)敞开侧的搭接板(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悬垂架(4)包括与十字架(41)中心连接的悬垂杆(42),十字架(41)各端头位于转运底座(31)和搭接板(3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十字架(41)的各端头设置朝上凸起的连接柱(4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形隧道竖直段连续起吊作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悬垂杆(42)为杆状体,上下端头分别设置插销孔,下端的端头设置凹进的插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全勇,张云,程军,李沛,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