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11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碳罐,其包括:碳罐主体,碳罐主体设置有用于容纳吸附材料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具有吸附方向上的首端和尾端,碳罐主体设置有吸附口和脱附口,吸附口和脱附口位于首端,碳罐主体形成有空腔,空腔位于尾端,空腔开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一通气口;电磁阀,电磁阀设置于空腔内,用于控制第一通气口的开闭,空腔设有供电磁阀装入的安装口,安装口设置有卡接部,电磁阀设置有卡扣,通过卡扣与卡接部配合使电磁阀安装于空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碳罐由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因此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成本并且避免碳罐脱附时油箱被吸瘪或者损坏。

Carbon can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罐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碳罐。
技术介绍
在近期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的法规中,新增了OBD系统(车载诊断系统)对蒸发控制系统的密封性的监测要求,因此汽车将增加相应的OBD系统的零部件。如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碳罐,其包括碳罐主体10、灰滤20、电磁阀30和管道40。碳罐主体10包括吸附口101、脱附口102和碳罐的通大气口103,灰滤20包括通碳罐口201和灰滤的通大气口202。碳罐主体10与灰滤20间隔开地布置,通过管道40将电磁阀30分别与碳罐的通大气口103和灰滤的通碳罐口201连接。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碳罐需要考虑管道40的走向,避免管道40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并且碳罐主体10、灰滤20和电磁阀30均需要与车身固定,因此碳罐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以及使用较长的管道40来连接各零部件,管道40的成本增加。管道40连接的零部件还需要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导致接口数量增加,增大了密封泄露的风险。由于碳罐整体的管道40的路径较长,会增加系统的脱附阻力,在碳罐脱附时,发动机产生较大的负压可能会从油箱补气,因此可能会导致油箱被吸瘪或者损坏。另一种现有技术中,电磁阀连接在碳罐主体上,但是电磁阀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从碳罐主体上掉落,并且电磁阀凸出于碳罐主体的表面,使电磁阀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碳罐,其可以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成本,降低密封泄漏的风险,避免碳罐脱附时油箱被吸瘪或者损坏,以及使电磁阀连接可靠,安装方便。本技术提出一种碳罐,所述碳罐包括:碳罐主体,所述碳罐主体设置有用于容纳吸附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吸附方向上的首端和尾端,所述碳罐主体设置有吸附口和脱附口,所述吸附口和所述脱附口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吸附方向上的首端,所述碳罐主体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吸附方向上的尾端,所述空腔开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一通气口;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开闭,所述空腔设有供所述电磁阀装入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电磁阀设置有卡扣,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配合使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所述空腔中。优选地,所述碳罐还包括用于容纳滤芯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空腔在外壁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气口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配合并且密封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之间通过所述滤芯间隔开。优选地,所述空腔为圆柱状,所述空腔的轴向沿吸附气流或脱附气流方向延伸,所述空腔的轴向一端开放以设置所述安装口;所述卡接部包括沿所述空腔的轴向背向所述空腔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包括彼此相连的平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平直段沿着所述空腔的周向延伸,所述倾斜段相对于所述平直段倾斜并位于所述平直段的周向一端,所述倾斜段越趋向于所述平直段就越趋向所述空腔的轴向前侧,所述电磁阀由所述空腔的轴向后侧向轴向前侧装入所述空腔。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位于所述平直段的径向外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和安装口连接、另一端能够沿径向向外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弹性部设置有朝径向内侧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设置有背向所述空腔的斜面,该斜面越趋向于所述空腔的轴向前侧越趋向所述空腔的径向内侧,通过所述卡扣压抵所述斜面,所述弹性部能够向径向外侧发生弹性变形。优选地,所述凸块设置有朝向所述空腔的周向的另一斜面,该另一斜面越趋向于所述倾斜段越趋向于所述空腔的径向内侧,通过所述卡扣压抵所述另一斜面,所述弹性部能够向所述空腔的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具有朝向所述电磁阀的径向外侧的开口,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接部之间通过所述凸块嵌入所述凹槽而完成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沿所述空腔轴向朝向所述导向面的配合面,通过所述配合面和所述导向面配合,能够使所述电磁阀在沿所述空腔周向转动时沿轴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卡扣在所述电磁阀是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扣具有不同的尺寸,所述卡接部在所述空腔的侧壁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具有不同的尺寸,从而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配合使所述电磁阀以唯一确定的姿态安装于所述空腔。优选地,所述空腔轴向后侧的内径小于轴向前侧的内径,并在轴向前侧设有轴向定位部,在所述电磁阀装入所述空腔时,所述轴向定位部对所述电磁阀进行轴向限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碳罐由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因此可以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成本,降低密封泄漏的风险并且避免碳罐脱附时油箱被吸瘪或者损坏。另外,通过不同尺寸的卡接部和对应的卡扣配合,可以使电磁阀和碳罐本体方便、可靠地安装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碳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碳罐的爆炸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碳罐的局部爆炸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碳罐的碳罐主体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碳罐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碳罐主体101吸附口102脱附口103碳罐的通大气口20灰滤201通碳罐口202灰滤的通大气口30电磁阀40管道1碳罐主体11吸附口12脱附口13空腔14第二壳体141定位槽15第一通气口16第一卡接部161第一导向面1611第一倾斜段1612第一平直段162第一弹性部163第一凸块164第一斜面165第三斜面17第二卡接部171第二导向面1711第二倾斜段1712第二平直段172第二弹性部173第二凸块174第二斜面175第四斜面2电磁阀21阀体211密封圈212锥形定位部22阀芯23阀片24第三通气口25进气口26出气口27第一卡扣271第一凹槽28第二卡扣281第二凹槽3滤芯31滤纸32隔板33定位凸台4第一壳体41第二通气口S1近碳罐侧S2近大气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若没有特别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轴向是指空腔13的轴向,周向是指空腔13的周向,径向是指空腔13的径向。电磁阀2装入空腔13的方向为轴向前侧,电磁阀2从空腔中卸下的方向为轴向后侧。如图2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罐,其包括碳罐主体1、电磁阀2、滤芯3和第一壳体4。如图2至图4所示,碳罐主体1设置有吸附口11和脱附口12,吸附口11可以用于连接汽车的油箱,脱附口12可以用于连接汽车的发动机。碳罐主体1的内部具有可用于容纳活性炭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以盛装活性炭,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以用于吸附燃油蒸汽分子。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包括:/n碳罐主体(1),所述碳罐主体(1)设置有用于容纳吸附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吸附方向上的首端和尾端,所述碳罐主体(1)设置有吸附口(11)和脱附口(12),所述吸附口(11)和所述脱附口(1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吸附方向上的首端,所述碳罐主体(1)形成有空腔(13),所述空腔(1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吸附方向上的尾端,所述空腔(13)开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一通气口(15);/n电磁阀(2),所述电磁阀(2)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空腔(13)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气口(15)的开闭,所述空腔(13)设有供所述电磁阀(2)装入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电磁阀(2)设置有卡扣,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配合使所述电磁阀(2)安装于所述空腔(1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包括:
碳罐主体(1),所述碳罐主体(1)设置有用于容纳吸附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吸附方向上的首端和尾端,所述碳罐主体(1)设置有吸附口(11)和脱附口(12),所述吸附口(11)和所述脱附口(1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吸附方向上的首端,所述碳罐主体(1)形成有空腔(13),所述空腔(1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吸附方向上的尾端,所述空腔(13)开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一通气口(15);
电磁阀(2),所述电磁阀(2)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空腔(13)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气口(15)的开闭,所述空腔(13)设有供所述电磁阀(2)装入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电磁阀(2)设置有卡扣,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配合使所述电磁阀(2)安装于所述空腔(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还包括用于容纳滤芯(3)的第一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4)设有第二通气口(41);
所述空腔(13)在外壁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气口(15)的第二壳体(14),所述第一壳体(4)和所述第二壳体(14)相互配合并且密封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口(15)、第二通气口(41)之间通过所述滤芯(3)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3)为圆柱状,所述空腔(13)的轴向沿吸附气流或脱附气流方向延伸,所述空腔(13)的轴向一端开放以设置所述安装口;
所述卡接部包括沿所述空腔(13)的轴向背向所述空腔(13)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包括彼此相连的平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平直段沿着所述空腔(13)的周向延伸,所述倾斜段相对于所述平直段倾斜并位于所述平直段的周向一端,所述倾斜段越趋向于所述平直段就越趋向所述空腔(13)的轴向前侧,所述电磁阀(2)由所述空腔(13)的轴向后侧向轴向前侧装入所述空腔(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国陈胜晖张辉龚宗海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