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955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板桩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包括多个排列布置在土层的引孔以及多个纵向垂直打入土层的钢板桩,钢板桩的两端分别形成锁扣和锁口,相邻钢板桩通过锁口与锁扣依次锁接;沿横向方向,钢板桩形成凸起部,相邻钢板桩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各个钢板桩纵向垂直打入土层,且相邻钢板桩通过锁口与锁扣依次锁接,形成支护;由于各个相邻的钢板桩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增大钢板桩的支护范围,且时各个钢板桩组合支护效果更佳;另外,在各个引孔的作用下,降低钢板桩的桩底阻力,保证在软质岩层地质情况下,钢板桩顺利沉入土层。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steel sheet pile driving in soft r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钢板桩施工的
,具体而言,涉及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钢板桩施工是指在地层中插入钢板桩,以达到对基坑起到支护作用的施工过程。钢板桩是边缘带有联动锁口装置的一种型钢,这种锁口可扣实形成连续紧密的挡土或挡水墙的钢结构体,适用于各种建(构)筑物和市政、水利、公路、地下轨道交通等基坑支护工程,具有施工便捷、即插即用、重复利用率高、环保无污染等优点,符合绿色施工要求,得到广泛的应用。钢板桩支护兼挡土和止水两种功能,适用于软弱土、粉土、黏性土、砂土等一般土层地质,当钢板桩需要穿越风化泥岩、强风化花岗岩等软质岩层或含中风化硬岩的夹层时,因地层较坚硬,钢板桩难以打设至设计标高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软质岩层进行钢板桩施工,钢板桩难以打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包括多个排列布置在土层的引孔以及多个纵向垂直打入土层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两端分别形成锁扣和锁口,相邻所述钢板桩通过所述锁口与所述锁扣依次锁接;沿横向方向,所述钢板桩形成凸起部,相邻所述钢板桩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钢板桩包括横向部、两个倾斜部以及限制部,所述横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一端形成所述锁扣或所述锁口,所述倾斜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横向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横向部呈垂直布置,下沉所述钢板桩时,所述限制部处于所述土层内部。进一步的,所述限制部的两端弯折延伸分别形成水平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横向部呈平行布置;两个所述水平段的延伸方向相反。进一步的,其一所述水平段延伸连接所述倾斜部。进一步的,相邻所述钢板桩锁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引孔的中部。进一步的,单个所述钢板桩的范围内对应单个所述引孔。进一步的,所述钢板桩包括处于所述引孔内的空置部以及处于土层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进行降低摩擦处理。进一步的,所述钢板桩的下端具有朝上凹陷的对位槽,所述对位槽包括水平布置的顶槽壁以及呈纵向布置的侧槽壁,所述引孔包括孔壁;所述侧槽壁贴合所述孔壁,所述顶槽壁嵌入所述土层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包括螺旋钻头,所述螺旋钻头钻进形成所述引孔;所述螺旋钻头包括钻杆以及螺旋片,沿所述钻杆的长度方向,所述螺旋片呈环绕螺旋状固定在所述钻杆的外表面,沿背离所述钻杆方向,所述螺旋片朝下倾斜延伸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引孔的深度大于所述钢板桩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各个钢板桩纵向垂直打入土层,且相邻钢板桩通过锁口与锁扣依次锁接,形成支护;由于各个相邻的钢板桩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增大钢板桩的支护范围,且时各个钢板桩组合支护效果更佳;另外,在各个引孔的作用下,降低钢板桩的桩底阻力,保证在软质岩层地质情况下,钢板桩顺利沉入土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施工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施工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降低摩擦处理的其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降低摩擦处理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降低摩擦处理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降低摩擦处理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施工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的螺旋钻头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8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用于解决软质岩层进行钢板桩施工,钢板桩难以打设的问题。软质岩层钢板桩20打入的引孔10施工结构,包括多个引孔10以及多个钢板桩20,多个引孔10排列布置,钢板桩20纵向垂直打入土层,钢板桩20的两端分别形成锁扣21和锁口22,相邻钢板桩20通过锁口22与锁扣21依次锁接;沿横向方向,钢板桩20形成凸起部,各个钢板桩20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上述的软质岩层钢板桩20打入的引孔10施工结构,各个钢板桩20纵向垂直打入土层,且相邻钢板桩20通过锁口22与锁扣21依次锁接,形成支护;由于各个相邻的钢板桩20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增大钢板桩20的支护范围,且时各个钢板桩20组合支护效果更佳;另外,在各个引孔10的作用下,降低钢板桩20的桩底阻力,保证在软质岩层地质情况下,钢板桩20顺利沉入土层。本实施例中,钢板桩20包括横向部23、两个倾斜部24以及限制部30,横向部2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倾斜部24,倾斜部24的一端形成锁扣21或锁口22,倾斜部24的另一端连接横向部23;限制部30与横向部23呈垂直布置,下沉钢板桩20时,限制部30处于土层内部;在限制部30的作用下,便于钢板桩20的下沉进土层;另外,有效抑制钢板桩20下沉时,出现扭转,保证钢板桩20的下沉效果。相邻的钢板桩20通过锁扣21或锁口22锁接,形成整体,从而提高钢板桩20的支护能力。再者,限制部30的两端弯折延伸分别形成水平段31,水平段31与横向部23呈平行布置;两个水平段31的延伸方向相反;在两个水平段31的作用下,有效抑制钢板桩20下沉时,出现扭转,提高钢板桩20的下沉效果,从而提高钢板桩20的支护能力。其一水平段31延伸连接倾斜部24,这样,水平段31与倾斜部24形成整体,增强钢板桩20的整体支护效果;另外,有助于增强水平段31的抑制钢板桩20扭转能力,同时增强水平段31的使用寿命。相邻钢板桩20锁接,形成连接部,连接部处于引孔10的中部;这样,钢板桩20与引孔10的配合效果更佳;同时,这样设置,引孔10对相邻的两个钢板桩20的协助作用一致,使相邻钢板桩20下沉的阻力更为接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排列布置在土层的引孔以及多个纵向垂直打入土层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两端分别形成锁扣和锁口,相邻所述钢板桩通过所述锁口与所述锁扣依次锁接;沿横向方向,所述钢板桩形成凸起部,相邻所述钢板桩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排列布置在土层的引孔以及多个纵向垂直打入土层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两端分别形成锁扣和锁口,相邻所述钢板桩通过所述锁口与所述锁扣依次锁接;沿横向方向,所述钢板桩形成凸起部,相邻所述钢板桩的凸起部呈错位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包括横向部、两个倾斜部以及限制部,所述横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一端形成所述锁扣或所述锁口,所述倾斜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横向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横向部呈垂直布置,下沉所述钢板桩时,所述限制部处于所述土层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的两端弯折延伸分别形成水平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横向部呈平行布置;两个所述水平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一所述水平段延伸连接所述倾斜部。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软质岩层钢板桩打入的引孔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钢板桩锁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引孔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心李波雷斌俞丽琴洪明坚张国林沙桢辉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