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935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料斗,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导管,其顶口与出料口连通;开关件,其用于封堵导管底口;驱动杆,其沿导管轴线方向贯穿导管,下部与开关件固定连接,驱动杆带动开关件上下移动,封闭或开启导管底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强首灌的可控性,提高首灌混凝土的质量,减小首灌混凝土对底部结构的冲击力。

Underwater concrete pou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混凝土在水面一定深度以下浇筑,凝固硬化后需起到封底、承力等作用,水下混凝土相比传统混凝土在灌注中难度显著提高。首灌混凝土作为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多采用导管法泡沫球拔球灌注,即在导管顶口处设有泡沫球,通过拔泡沫球使泡沫球与导管顶口分离,从而开启导管顶口,水下混凝土顺着导管下落需浇筑的底部结构。但是,这种方法对泡沫球外观尺寸、隔水性要求较高,泡沫球开启导管顶口的过程可控性较低。而且,由于导管位于水中,导管底口处于开放状态,水进入导管直至导管内的水与水面持平,在泡沫球开启导管顶口后,首灌混凝土与管道内的水混合,很容易导致首灌混凝土在拔球后发生离析,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此外,由于从顶口下落到底部结构的距离比较长,下落到底部结构时的机械能转化为对底部结构的冲击荷载,对底部结构冲击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本技术能够增强首灌的可控性,提高首灌混凝土的质量,减小首灌混凝土对底部结构的冲击力。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该装置包括:料斗,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导管,其顶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开关件,其用于封堵所述导管底口;驱动杆,其沿导管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导管,下部与所述开关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带动所述开关件上下移动,封闭或开启所述导管底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设于料斗顶部,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杆位置,使开关件保持封闭或开启所述导管底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杆至少上部具有螺纹段,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可旋转件;所述固定件具有限位口,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限位口,所述可旋转件位于限位口上方,套设于驱动杆并与螺纹段螺纹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架设于料斗顶部,所述限位口为两个限位板之间留有的间距。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旋转件为螺母,所述驱动杆为钢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驱动杆。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开关件为开关板,其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开关板与所述驱动杆下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所述开关板与所述导管底口接触的部分有隔水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料斗安装架,所述料斗可分离地安装在料斗安装架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料斗的上部设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料斗安装架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有挂钩;当料斗安装在料斗安装架上时,每个连接件通过挂钩穿过连接孔的方式与连接部挂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管为多个导管节段首尾依次对接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导管底口设置开关件,并通过调节驱动杆的位置开启和封闭导管底口,开启导管底口的过程简单,只需通过驱动杆下移带动的开关件下移开启导管底口即可,整个开启过程容易控制,增强了首灌的可控性。同时,在料斗中加入混凝土,混凝土沿着导管顶口流至导管底口,导管底口靠近底部结构,开启导管底口即可将首灌混凝土浇筑到底部结构,进一步增强首灌的可控性。(2)本技术的导管底口封闭,导管具有隔水的效果,混凝土进入导管内不与水接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首灌混凝土与管道内的水混合的问题,有效控制了水下混凝土灌注关键工序中混凝土的离析程度,提高首灌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的直接浇筑到底部结构,下落距离大幅度降低,减小首灌混凝土对底部结构的冲击力,特别适合底部结构体受冲击荷载能力较弱的状况。(3)本技术的导管内能够存储部分混凝土,使得整个装置的混凝土的储备量增大,每次加入混凝土的量变多,减少了在灌注装置内加入混凝土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4)本技术的灌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极低且实用性强,而且采用该灌注装置的灌注方法工序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的导管与开关件连接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在准备提升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在提升料斗一段距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和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在提升料斗至导管离开水面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驱动杆;2-旋转件2;3-限位板;4-料斗;5-导管;6-隔水层;7-开关件;8-料斗安装架;9-连接件;10-吊钩,11-吊挂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用于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该装置包括:料斗4、导管5、开关件7、驱动杆1。其中,料斗4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导管5顶口与出料口连通;开关件7用于封堵导管5底口;驱动杆1沿导管5轴线方向贯穿导管5,下部与开关件7固定连接,驱动杆1带动开关件上下移动,封闭或开启导管5底口。具体地,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其设于料斗4顶部,用于固定驱动杆1位置,使开关件保持封闭或开启导管5底口。驱动杆1封闭或开启导管5底口时保持在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驱动杆1位于第一位置时,开关件7封闭导管5底口;当驱动杆在竖直方向下移一段距离,使驱动杆1位于第二位置时,使得开关件7和导管5底口分离,开关件7开启导管5底口。当驱动杆1竖直设置时,驱动杆1在第一位置时,位于最高位置。具体地,驱动杆在竖直方向下移一段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调节驱动杆1上下移动后,限位组件保持驱动杆1位于该位置。在实际应用中,驱动杆1的横截面为圆形,驱动杆1下放之后,优选地,其顶部高于料斗4的顶部约30mm,其底部低于导管5底口约8mm。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灌注装置还包括料斗安装架8,料斗安装架8通过至少两个连接件9连接料斗4。其中,料斗4可分离地安装在料斗安装架8上。具体地,料斗4的上部设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均开设有连接孔;料斗安装架8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件9,连接件9的端部设有挂钩。当料斗4安装在料斗安装架8上时,每个连接件9通过挂钩穿过连接孔的方式与连接部挂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部在料斗4上对称设置,便于在料斗4安装到料斗安装架8时,料斗4竖直布置。具体地,连接件9为吊链,连接部为吊耳。其中,导管5为多个导管节段首尾依次对接形成,导管5的对接处喷涂有泡沫胶并包裹有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带,固定导管节段并防止水渗入导管5内。参见图2所示,限位组件与驱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斗(4),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n导管(5),其顶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n开关件(7),其用于封堵所述导管(5)底口;/n驱动杆(1),其沿导管(5)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导管(5),下部与所述开关件(7)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带动所述开关件上下移动,封闭或开启所述导管(5)底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斗(4),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导管(5),其顶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开关件(7),其用于封堵所述导管(5)底口;
驱动杆(1),其沿导管(5)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导管(5),下部与所述开关件(7)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带动所述开关件上下移动,封闭或开启所述导管(5)底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设于料斗(4)顶部,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杆(1)位置,使开关件保持封闭或开启所述导管(5)底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至少上部具有螺纹段,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可旋转件(2);
所述固定件具有限位口,所述驱动杆(1)穿过所述限位口,所述可旋转件(2)位于限位口上方,套设于驱动杆(1)并与螺纹段螺纹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限位板(3),两个限位板(3)架设于料斗(4)顶部,所述限位口为两个限位板(3)之间留有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道宏陈涛崔一兵孔文亚宋宇亮杨浩江京平胡勇李军堂张贵忠闫志刚谢永江翁智财蔡跃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