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86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包括储油箱、进油泵、电磁加热器、负压闪蒸罐、真空泵、排油泵、电吸附净化机组、精滤器机组,储油箱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油泵相连接,进油泵通过第二管道与电磁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器的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负压闪蒸罐相连接,负压闪蒸罐侧壁上端的第一出口处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真空泵,负压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排油泵相连接,排油泵通过第六管道连接电吸附净化机组,电吸附净化机组通过第七管道连接精密过滤器机组,该装置可以解决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过程中沉降效率低、沉降周期长、机械过滤精度低以及絮凝沉降收率低并造成设备腐蚀等问题。

A pretreatment device for waste lubricat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润滑油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润滑油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2%,每年消耗在400万吨以上,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变质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机器的各种故障,起不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必须更换,每年我国更换下来的废机油量约占润滑油总量的30%~40%,再加上机器的泄露,废机油的量就更大了,随着国家机械化的提高,使用的润滑油就越多,相映产生的废机油也越多。目前,公知的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技术有加热沉降、机械过滤、絮凝沉降等,加热沉降工艺主要利用蒸汽对废润滑油进行加热降粘,废润滑油中烃类物质与杂质由于密度不同实现自然沉降分离,烃类物质在上部,杂质在下部,但是由于密度差别较小,沉降分离周期较长,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分离油中的氧化极性有机物;机械过滤主要利用滤芯材料的微孔结构,对润滑油品中的颗粒物杂质进行筛分过滤,但是,机械过滤只能对油品中的机械杂质起到过滤作用,而对于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氧化产生的有机环烷酸、碱性氮、结合水、金属盐类等流体性的杂质没有过滤作用,过滤精度低,在进行高温加热过程时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结焦倾向;絮凝沉降主要向废润滑油中加入絮凝剂,使废润滑油中的杂质絮凝称为大颗粒物质或絮凝物,在经沉降过程后从废润滑油中分离出去,但是在加入的絮凝剂会额外的引入杂质离子,会对后期蒸馏加工过程产生较为严重的腐蚀现象,而且分离过程不彻底,沉降物中含有大量的油质,在成再生基础油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的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过程中沉降效率低、沉降周期长、机械过滤精度低以及絮凝沉降收率低并造成设备腐蚀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包括储油箱、进油泵、电磁加热器、负压闪蒸罐、真空泵、排油泵、电吸附净化机组、精滤器机组,所述储油箱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油泵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进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电磁加热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负压闪蒸罐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负压闪蒸罐侧壁上端的第一出口处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真空泵,所述负压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排油泵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排油泵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电吸附净化机组,所述电吸附净化机组通过第七管道连接精密过滤器机组。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水分测定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进口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五管道靠近排油泵进口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口端与进油泵进口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回路管道,所述第一回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第六管道上设置有流量检测仪。进一步的,所述电吸附净化机组包括若干个电吸附过滤器,所述电吸附过滤器包括吸附筒,进油口、出油口、进油管道、出油管道,第一排污口、电吸附精制滤芯,所述进油口、出油口分别设在吸附筒下部和上部侧面位置,所述进油口上连接有进油管道,所述出油口上连接有出油管道,所述第一排污口设在吸附筒底部位,所述电吸附精制滤芯设在吸附筒中间,所述各进油管道分别连接第六管道,所述各出油管道分别连接第七管道,所述各进油管道上均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各出油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相邻两个电吸附过滤器中,前一个电吸附过滤器的出料口与后一个电吸附过滤器的进料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回路管道,所述第二回路管道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精密过滤器机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若干精密过滤器,所述各精密过滤器中分别设置有玻璃纤维滤芯,所述各个玻璃纤维滤芯的滤芯孔径依次递减,所述各精密过滤器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排污口。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磁加热器、负压闪蒸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水分测定仪、流量检测仪均电性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中设置电磁加热器、负压闪蒸罐、电吸附净化机组、精滤器机组,并采用电磁加热→负压闪蒸→电吸附精制→精密过滤组合预处理工艺技术,经过电磁加热器进行加热升温降低粘度,降低油分子与水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通过闪蒸分离废润滑油中的游离水及润滑油分解产生的轻组分;闪蒸后的油料通过电吸附过滤器的三维静电场作用对油品中的有机环烷酸、碱性氮、结合水、金属盐类胶质、沥青质等极性带电荷的物质进行吸附、剥离、分离;电吸附净化处理后的油品经精滤器,通过精密滤芯的微孔筛分作用,对油品中残留的颗粒物机械杂质进行过滤脱除,显著降低油品的机械杂质含量、金属元素含量、灰分、残炭等至表皮,延缓废润滑油的加热结焦倾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储油箱1、进油泵2、电磁加热器3、负压闪蒸罐4、真空泵5、排油泵6、电吸附净化机组7、精密过滤器机组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第一出口41、第四管道42、第二出口43、第五管道45、第六管道61、流量检测仪62、第七管道63、水分测定仪44、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3、第一回路管道14、第三电磁阀15、电吸附过滤器71、吸附筒711,进油口712、出油口713、进油管道714、出油管道715,第一排污口716、电吸附精制滤芯717、第四电磁阀718、第五电磁阀719、第二回路管道720、第六电磁阀721、精密过滤器81、玻璃纤维滤芯82、第二排污口8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包括储油箱1、进油泵2、电磁加热器3、负压闪蒸罐4、真空泵5、排油泵6、电吸附净化机组7、精密过滤器机组8,储油箱1通过第一管道9与进油泵2的进口相连接,进油泵2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10与电磁加热器3的进口相连接,电磁加热器3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11与负压闪蒸罐4的进口相连接,负压闪蒸罐4侧壁上端第一出口41处通过第四管道42连接有真空泵5,负压闪蒸罐4底部的第二出口43通过第五管道45与排油泵6的进口相连接,排油泵6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61连接电吸附净化机组7,电吸附净化机组7通过第七管道63连接精密过滤器机组8。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管道42上设置有水分测定仪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9进口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五管道45靠近排油泵6进口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口43端与进油泵2进口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回路管道14,第一回路管道14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5。设置储油箱1,用于存放混合类废润滑油,通过打开第一电磁阀12,可以使储油箱1中的废润滑油流过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装置,设置进油泵2,用于从储油箱1中抽取废润滑油并输送到预处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箱、进油泵、电磁加热器、负压闪蒸罐、真空泵、排油泵、电吸附净化机组、精滤器机组,所述储油箱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油泵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进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电磁加热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负压闪蒸罐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负压闪蒸罐侧壁上端的第一出口处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真空泵,所述负压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排油泵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排油泵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电吸附净化机组,所述电吸附净化机组通过第七管道连接精密过滤器机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箱、进油泵、电磁加热器、负压闪蒸罐、真空泵、排油泵、电吸附净化机组、精滤器机组,所述储油箱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油泵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进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电磁加热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负压闪蒸罐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负压闪蒸罐侧壁上端的第一出口处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真空泵,所述负压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排油泵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排油泵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电吸附净化机组,所述电吸附净化机组通过第七管道连接精密过滤器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水分测定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进口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靠近排油泵进口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端与进油泵进口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回路管道,所述第一回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废润滑油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管道上设置有流量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存兴高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