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6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瓶机,用于偏口异型扁瓶整理上料,包括理料单元、输送单元、拍照判定单元、抓取单元、定位单元,所述理料单元包括料仓和底端伸入料仓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末端与输送单元相对接匹配,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皮带、驱动输送皮带转动的第二电机和设置在输送皮带前进末端的回收槽、第一光电检测头和第二光电检测头,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上面均匀排布有若干个带有预插杆的定位支架的由第三电机驱动的履带和设置在履带旁边、远离移动机械手的预插杆对面的定位推动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几个单元的配合,能实现针对偏口异型扁瓶快速地将其方向理整齐并实现统一逐个上料,为下一步工序供料快速,实用性极强,值得推广。

Automatic bottle loa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瓶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瓶机,适用于偏口异型扁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上瓶机构,通常只能做到针对标准的瓶进行自动上瓶,对于偏口异型扁瓶,因为其四面的长短高低各不同,所以很难通过一般的理料机来将其方向理整齐并实现统一逐个上料,针对目前对于偏口异型扁瓶只能半自动上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更方便的自动上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抓取效率和定位精度高的自动上瓶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自动上瓶机,用于偏口异型扁瓶60整理上料,包括理料单元10、输送单元20、拍照判定单元30、抓取单元40、定位单元50,所述理料单元10包括料仓11和底端伸入料仓11的输送带12,所述输送带12由第一电机驱动,并在输送带12上均匀设置有挡板13,物料被挡在挡板13之间,所述输送带12的末端与输送单元20相对接匹配,所述输送单元20包括输送皮带21、驱动输送皮带21转动的第二电机22和设置在输送皮带21前进末端的回收槽23,所述输送皮带21靠近末端的一侧边上,依次设有相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上瓶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偏口异型扁瓶(60)整理上料,包括理料单元(10)、输送单元(20)、拍照判定单元(30)、抓取单元(40)、定位单元(50),所述理料单元(10)包括料仓(11)和底端伸入料仓(11)的输送带(12),所述输送带(12)由第一电机驱动,并在输送带(12)上均匀设置有挡板(13),物料被挡在挡板(13)之间,所述输送带(12)的末端与输送单元(20)相对接匹配,所述输送单元(20)包括输送皮带(21)、驱动输送皮带(21)转动的第二电机(22)和设置在输送皮带(21)前进末端的回收槽(23),所述输送皮带(21)靠近末端的一侧边上,依次设有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光电...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上瓶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偏口异型扁瓶(60)整理上料,包括理料单元(10)、输送单元(20)、拍照判定单元(30)、抓取单元(40)、定位单元(50),所述理料单元(10)包括料仓(11)和底端伸入料仓(11)的输送带(12),所述输送带(12)由第一电机驱动,并在输送带(12)上均匀设置有挡板(13),物料被挡在挡板(13)之间,所述输送带(12)的末端与输送单元(20)相对接匹配,所述输送单元(20)包括输送皮带(21)、驱动输送皮带(21)转动的第二电机(22)和设置在输送皮带(21)前进末端的回收槽(23),所述输送皮带(21)靠近末端的一侧边上,依次设有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光电检测头(24)和第二光电检测头(25),所述拍照判定单元(30)为一光学拍照识别装置,所述光学拍照识别装置设置在两个光电检测头的上方,所述抓取单元(40)为一设置在输送单元旁边的移动机械手,所述移动机械手能根据光学拍照识别装置给出的物料位置形态信息进行定点抓取,所述定位单元(50)包括上面均匀排布有若干个带有预插杆(53)的定位支架(52)的由第三电机驱动的履带(51)和设置在履带(51)旁边、远离移动机械手的预插杆(53)对面的定位推动气缸(54),所述预插杆(53)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海龚建达严冬丁乾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乐帕克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