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6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包括安装板架、执行气缸、贴膜组件,所述贴膜组件由基座、粘接辊、限位杆、调节辊、刮刀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在自动覆膜机时,保护膜从张紧导向辊机构牵引至粘接辊,缠绕粘接辊至限位杆上方,再牵引缠绕限至限位杆下方,保护膜牵引至支撑板外侧,最后牵引至刮刀下端,开始覆膜时,保护膜在粘接待覆膜产品上,产生一定的拉力,保护膜在贴膜机构上的部分即被拉紧,保护膜贴合于粘接辊、限位杆的外壁以及支撑板、固定的外端,使保护膜能够稳固的缠绕在刮刀上,从而达到对保护膜限位的目的。

A film sticking mechanism applied to automatic film lamin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
本技术属于覆膜机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
技术介绍
贴膜机是用于对产品贴装保护膜或防爆膜的设备,其主要由上料牵引装置、张紧导向辊机构以及贴膜刮刀模组构成,其中现有的贴膜刮刀模组仅简单的由气缸执行器与贴膜刮刀构成,通过气缸执行器实现贴膜刮刀的水平或垂直位移,保护膜经张紧导向辊机构的拉伸支撑作用下直接牵引至贴膜刮刀,这种方式在覆膜时,保护膜并不紧贴子贴膜刮刀上,易使保护膜在贴膜刮刀下发生偏移或脱落,需要在贴膜刮刀模组上设置特定的限位机构,使保护膜能够稳固的缠绕在贴膜刮刀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包括:安装板架,由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连接板构成,所述第一矩形板的一短边端与第二矩形板的其中一短边端相固定连接,两者相接处的内侧面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执行气缸,为具有活塞杆的多位气缸,设置在第一矩形板的内侧面上,其活塞杆的活动方向设置为竖直向下,且底部连接有承接板;贴膜组件,由基座、粘接辊、限位杆、调节辊、刮刀构成,所述基座的顶部与承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上形成有置物腔,所述基座在置物腔上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转轴座,所述粘接辊设置在第一转轴座上并可在第一转轴座上向竖直方向转动,所述基座在置物腔中部的侧壁之间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杆,所述基座在置物腔下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二转轴座,第二转轴座之间嵌入设置有调节辊,所述调节辊可在第二转轴座中向竖直方向转动,所述调节辊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刮刀,所述调节辊的中部两侧形成有与刮刀相垂直的支撑板。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矩形板上形成有安装孔,用于安装在自动覆膜机上。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粘接辊在第一转轴座中的可旋转偏移角度为360°。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调节辊在第二转轴座中的可旋转偏移角度为10°。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粘接辊的长度与刮刀的长度相同,且刮刀处在粘接辊的正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应用在自动覆膜机时,保护膜从张紧导向辊机构牵引至粘接辊,缠绕粘接辊至限位杆上方,再牵引缠绕限至限位杆下方,保护膜牵引至支撑板外侧,最后牵引至刮刀下端,开始覆膜时,保护膜在粘接待覆膜产品上,产生一定的拉力,保护膜在贴膜机构上的部分即被拉紧,保护膜贴合于粘接辊、限位杆的外壁以及支撑板、固定的外端,使保护膜能够稳固的缠绕在刮刀上,从而达到对保护膜限位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执行气缸与贴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安装板架;101、第一矩形板;102、第二矩形板;103、连接板;104、安装孔;2、执行气缸;201、活塞杆;202、承接板;3、贴膜组件;301、基座;302、粘接辊;303、限位杆;304、调节辊;305、刮刀;306、第一转轴座;307、第二转轴座;308、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3,包括安装板架1、执行气缸2、贴膜组件3。安装板架1由第一矩形板101、第二矩形板102、连接板103构成,第一矩形板101的一短边端与第二矩形板102的其中一短边端相固定连接,两者相接处的内侧面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3,连接板103在第一矩形板101、的第二矩形板102之间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第一矩形板101、第二矩形板102稳固连接,第二矩形板102上形成有安装孔104,用于安装在自动覆膜机上;执行气缸2为具有活塞杆201的多位气缸,设置在第一矩形板101的内侧面上,其活塞杆201的活动方向设置为竖直向下,且底部连接有承接板202;贴膜组件3由基座301、粘接辊302、限位杆303、调节辊304、刮刀305构成,基座301的顶部与承接板202固定连接,基座301上形成有置物腔,基座301在置物腔上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转轴座306,粘接辊302设置在第一转轴座306上并可在第一转轴座306上向竖直方向转动,粘接辊302在第一转轴座306中的可旋转偏移角度为360°,粘接辊302的长度与刮刀305的长度相同,且刮刀305处在粘接辊302的正下方;基座301在置物腔中部的侧壁之间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杆303,基座301在置物腔下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二转轴座307,第二转轴座307之间嵌入设置有调节辊304,调节辊304可在第二转轴座307中向竖直方向转动,调节辊304在第二转轴座307中的可旋转偏移角度为10°,调节辊30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刮刀305,调节辊304的中部两侧形成有与刮刀305相垂直的支撑板308。工作原理:本技术应用在自动覆膜机时,保护膜从张紧导向辊机构牵引至粘接辊302,缠绕粘接辊302至限位杆303上方,再牵引缠绕限至限位杆303下方,保护膜牵引至支撑板308外侧,最后牵引至刮刀305下端,开始覆膜时,保护膜在粘接待覆膜产品上,产生一定的拉力,保护膜在贴膜组件3上的部分即被拉紧,保护膜贴合于粘接辊302、限位杆303的外壁以及支撑板308、固定的外端,使保护膜能够稳固的缠绕在刮刀305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板架(1),由第一矩形板(101)、第二矩形板(102)、连接板(103)构成,所述第一矩形板(101)的一短边端与第二矩形板(102)的其中一短边端相固定连接,两者相接处的内侧面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3);/n执行气缸(2),为具有活塞杆(201)的多位气缸,设置在第一矩形板(101)的内侧面上,其活塞杆(201)的活动方向设置为竖直向下,且底部连接有承接板(202);/n贴膜组件(3),由基座(301)、粘接辊(302)、限位杆(303)、调节辊(304)、刮刀(305)构成,所述基座(301)的顶部与承接板(202)固定连接,所述基座(301)上形成有置物腔,所述基座(301)在置物腔上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转轴座(306),所述粘接辊(302)设置在第一转轴座(306)上并可在第一转轴座(306)上向竖直方向转动,所述基座(301)在置物腔中部的侧壁之间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杆(303),所述基座(301)在置物腔下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二转轴座(307),第二转轴座(307)之间嵌入设置有调节辊(304),所述调节辊(304)可在第二转轴座(307)中向竖直方向转动,所述调节辊(30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刮刀(305),所述调节辊(304)的中部两侧形成有与刮刀(305)相垂直的支撑板(3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架(1),由第一矩形板(101)、第二矩形板(102)、连接板(103)构成,所述第一矩形板(101)的一短边端与第二矩形板(102)的其中一短边端相固定连接,两者相接处的内侧面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3);
执行气缸(2),为具有活塞杆(201)的多位气缸,设置在第一矩形板(101)的内侧面上,其活塞杆(201)的活动方向设置为竖直向下,且底部连接有承接板(202);
贴膜组件(3),由基座(301)、粘接辊(302)、限位杆(303)、调节辊(304)、刮刀(305)构成,所述基座(301)的顶部与承接板(202)固定连接,所述基座(301)上形成有置物腔,所述基座(301)在置物腔上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转轴座(306),所述粘接辊(302)设置在第一转轴座(306)上并可在第一转轴座(306)上向竖直方向转动,所述基座(301)在置物腔中部的侧壁之间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杆(303),所述基座(301)在置物腔下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同兴自动化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