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唇气坝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3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唇气坝以及汽车。前唇气坝包括:固定支架,其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活动支架,其能够绕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气密材料,其能够跟随所述活动支架绕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弹性件,其能够使所述活动支架的自由端保持远离所述固定支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唇气坝能够简单、方便地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唇气坝以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唇气坝以及带有这样的前唇气坝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整车油耗目标日益提高,空气动力学在汽车上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而近些年,前唇气坝(Airdam)作为较常见的空气动力套件,能够减少车底气流的流量以及乱流,让气流能够更加快速地向车后流动,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由于前唇气坝效果显著,并且价格较低,目前已经广泛被应用。一般来说,前唇气坝的安装位置与长度需要通过整车风洞试验进行评估与测定。但经验来看,较低的前唇气坝能够更好的控制车底气流,带来更好的动力学性能。而在汽车前保险杠设计时,对于底部的高度通常有接近角和运输角的要求。较低的前唇气坝会在车辆运输甚至是在行使过程中出现挂蹭或脱落现象。因此,在整车开发过程中,经常由于高度限制原因而用其它较高成本的方案来买单部分前唇气坝的效果,或是将其放在4S店后装。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整车的成本,还会发生零件漏装现象,给客户带来较差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前唇气坝,其能够简单、方便地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包括:固定支架,其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活动支架,其能够绕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气密材料,其能够跟随所述活动支架绕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弹性件,其能够使所述活动支架的自由端保持远离所述固定支架。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前保险杠的底护板的凹槽中。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孔,所述活动支架能够围绕第一孔转动。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所述第一孔布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在所述固定支上安装有回收卷轴,所述回收卷轴在所述活动支架的自由端靠近所述固定支架时回收所述气密材料。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所述回收卷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导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在所述导槽中能够运动地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在所述导槽中设有限位卡,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在所述导槽中的运动。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唇气坝,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活动支架构造成U形。此外,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这样的前唇气坝的汽车。由于该汽车带有根据本技术的前唇气坝,因此能够具有如上面所述的优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在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的气密材料以及活动支架相对固定支架能够转动的设计,能够在碰到障碍时缩回前唇气坝,从而避免对前唇气坝的高度的限制,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性能。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唇气坝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唇气坝的侧视图;图3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唇气坝在受下方力作用时的状态,其中箭头表示下方力的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不同构造的实施例描述了各种参数和部件,这些具体的参数和部件仅作为示例而不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做出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和图3示出,其中可看出:前唇气坝包括固定支架1,其与前保险杠5固定连接;活动支架2,其能够绕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气密材料3,其能够跟随所述活动支架绕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弹性件4,其能够使所述活动支架的自由端保持远离所述固定支架。图1中活动支架的最左端即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活动支架构造成U形(如图1所示)。气密材料是能够防止气流穿过的材料,当所述固定支架绕所述活动支架转动而张开时,所述气密材料能够被展开从而减小车底气流的流量以及乱流。气密材料例如是密织布。根据本技术的前唇气坝可以实现在整车研发过程中,减小运输角以及接近角对前唇气坝高度的限制,避免传统项目中,由于高度限制而牺牲部分前唇气坝对空气动力学贡献量的显现以及4S店后装前唇气坝的策略,尤其是减少由运输角限制导致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成本升高现象。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前保险杠的底护板的凹槽中。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孔11,所述活动支架能够围绕第一孔转动。所述第一孔布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回收卷轴6,所述回收卷轴在所述活动支架的自由端靠近所述固定支架时回收所述气密材料(如图3所示)。所述回收卷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导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在所述导槽中能够运动地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导槽中设有限位卡12,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在所述导槽中的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可上弹式的前唇气坝由密织布、回收卷轴、固定支架、活动支架以及两侧弹片组成。其中,固定支架嵌入在前保底护板相应的凹槽中,并与前保固定,两边为U形截面,作为机构导槽;密织布上端从回收卷轴中伸出,回收卷轴安装在固定支架的前端,密织布下端撑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也为U形,两边连接弹片,活动支架两边穿过固定支架上的第一孔,可实现绕此第一孔的转动;弹片上端卡接在活动支架中,相对固定,下端圆头在固定支架的导槽中,导槽中有限位卡,用来限制弹片圆头的滑动。当没有遇到下方障碍物时,弹片依靠自身弹力将活动支架弹开,此时密织布被活动支架撑紧,起到气坝作用;当下方有障碍物通过活动支架时,活动支架受到上推力,两侧的弹片受到压力发生变形,活动支架相应带着密织布上抬,增大离地间隙,避免挂蹭、脱落;当障碍清除后,上推力消失,弹片回弹,活动支架以及密织布也回到展开状态。以此使得整车开发过程中,减少主要由运输角限制导致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成本升高现象。密织布一端固定在U型支架前端,与支架一起固定在前保底部,静止不动;另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唇气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唇气坝包括:/n固定支架,其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n活动支架,其能够绕所述固定支架转动;/n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气密材料,其能够跟随所述活动支架绕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以及/n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弹性件,其能够使所述活动支架的自由端保持远离所述固定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唇气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唇气坝包括:
固定支架,其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
活动支架,其能够绕所述固定支架转动;
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气密材料,其能够跟随所述活动支架绕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以及
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弹性件,其能够使所述活动支架的自由端保持远离所述固定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唇气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前保险杠的底护板的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唇气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孔,所述活动支架能够围绕第一孔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唇气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布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唇气坝,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