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纵梁接头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纵梁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及汽车。
技术介绍
在汽车车身前部主要结构中,后纵梁是最重要的吸能元件之一。在汽车后端碰撞过程中,通过材料的塑性变形吸收碰撞动能,其吸能特性及变形模式直接决定了在后面碰撞过程中车身后部的结构变形,从而影响着汽车整车的安全。对于后纵梁结构的设计需要遵循由后往前(车行方向由后往前)依次变大,从而保证在碰撞过程中合理的变形次序及良好的吸能效果。在汽车后纵梁的装配过程中,均通过采用汽车后纵梁接头的方式完成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装配连接,因此,为提高汽车后纵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汽车后纵梁接头的质量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现有的汽车后纵梁接头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承载槽,通过该装配槽直接与汽车后纵梁进行装配后连接固定在汽车车身上,以达到汽车后纵梁与汽车车身连接装配的效果,但由于现有的汽车后纵梁接头通过采用承载槽直接装配的方式,使得与汽车后纵梁之间的装配结构稳定性低,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较大时,容易导致汽车后纵梁的脱落,降低了汽车的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上的隔离组件和补强组件,所述本体上设有承载槽,所述隔离组件和所述补强组件均设于所述承载槽内,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多块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用于将所述承载槽分割为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汽车后纵梁的装配限位,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朝向所述隔离板的底部凹陷,所述定位槽用于与所述汽车后纵梁的装配定位,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承载槽垂直连接,所述补强组件包括多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汽车后纵梁接头的触摸方向平行,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隔离板连接,所述加强筋和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均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对所述汽车后纵梁的侧壁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上的隔离组件和补强组件,所述本体上设有承载槽,所述隔离组件和所述补强组件均设于所述承载槽内,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多块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用于将所述承载槽分割为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汽车后纵梁的装配限位,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朝向所述隔离板的底部凹陷,所述定位槽用于与所述汽车后纵梁的装配定位,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承载槽垂直连接,所述补强组件包括多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汽车后纵梁接头的触摸方向平行,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隔离板连接,所述加强筋和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均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对所述汽车后纵梁的侧壁进行限位装配,所述本体的顶角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和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均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有螺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末端设有装配座,所述装配座设于所述承载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纵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装配座之间采用一体成型、焊接、插接或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峰,郭强,单丰武,姜筱华,聂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