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58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包括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两个胎侧,其特征是,在内胎的胎冠的内侧设置若干防爆囊,防爆囊依次环形排列在胎冠内侧面上,密封的防爆囊中内置硬质的抗扎块,在刺状物刺破外胎后,会直接刺入内胎,传统的内胎会直接爆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内胎的胎冠内侧设置若干防爆囊,防爆囊内置硬质的抗扎块,当刺状物刺在防爆囊上时,防爆囊局部爆破,但是整个内胎仍然保持气密性,且被扎破的防爆囊内的抗扎块仍然能支撑在原来位置,避免防爆囊爆裂后,导致内胎局部明显形变。

An explosion-proof inner tube of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汽车内胎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具体来说是一种防爆汽车内胎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篇名为一种防爆内胎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献,其公告号是CN105799423A,其包括独立内胎充气管橡胶固定片、专用充气嘴、内胎橡胶隔断、独立内胎充气口;独立内胎充气管橡胶固定片粘接在独立内胎的内侧面,充气嘴安装在独立内胎充气管橡胶固定片内侧面,每个独立内胎充气口通过独立充气管与专用充气嘴连接,独立内胎充气口安装在独立内胎内侧面;独立内胎充气管橡胶固定片与独立内胎粘接构成完整内胎;独立内胎之间通过独立内胎充气口、独立内胎充气管、专用充气嘴连通;在单个独立内胎发生泄气时,其他充气独立内胎不会发生泄气,而且没有泄气的独立内胎对泄气的独立内胎产生的空隙部分起到补偿作用,在没有发生汽车外胎大的损坏的情况下,达到使轮胎泄气保用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的轮胎存在问题是:当一个单个独立内胎发生泄气后,会导致内胎局部明显变形,使车辆操控失衡,因此还是存在较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爆汽车内胎,解决了内胎局部被扎后,仍能保持形态完整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包括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两个胎侧,其特征是,在内胎的胎冠的内侧设置若干防爆囊,防爆囊依次环形排列在胎冠内侧面上,密封的防爆囊中内置硬质的抗扎块。作为改进,还提供如下方案:在胎冠中内置成网状的尼龙层或钢丝层。在胎侧的外侧形成耐磨层,耐磨层粘贴在胎侧上。内胎的气门装置由基座和转接嘴组成,基座安装在内胎上,转接嘴安装在基座上,转接嘴具有一个弯曲部,使转接嘴的充气口向外伸出。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进气层、支撑层、密封垫和导向轴,进气层和支撑层上均形成至少一个气孔,导向轴贯穿进气层和支撑层,且导向轴在外力作用下可上下往复滑动,密封垫安装在导向轴上,密封垫和支撑层之间安装螺旋弹簧,使密封垫抵靠在进气层的底面上,且密封垫完全密封在进气层上的气孔上,螺旋弹簧套装在导向轴上。转接嘴的根部卡扣在基座的外壳内,转接嘴和外壳的扣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圈,外壳内置螺旋弹簧,螺旋弹簧挤压在进气层和转接嘴的根部之间,使转接嘴的根部和外壳的扣合面相互挤压在密封圈上。。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刺状物刺破外胎后,会直接刺入内胎,传统的内胎会直接爆破,本技术中在内胎的胎冠内侧设置若干防爆囊,防爆囊内置硬质的抗扎块,当刺状物刺在防爆囊上时,防爆囊局部爆破,但是整个内胎仍然保持气密性,且被扎破的防爆囊内的抗扎块仍然能支撑在原来位置,避免防爆囊爆裂后,导致内胎局部明显形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局部剖面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断面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气门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与图4对应的气门装置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气门装置,101转接嘴,102密封圈,103螺旋弹簧,104导向轴,105进气层,106密封垫,107螺旋弹簧,108支撑层,109外壳;2抗扎块,3防爆囊,4钢丝层,5胎侧,6胎冠,7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内胎主要有胎冠6和两个胎侧5组成,两个胎侧分别位于胎冠6的两侧,它们一体成型,共同组成内胎的构架。内胎的内侧安装气门装置1。为了防止内胎被扎爆裂,在内胎的胎冠6的内侧设置若干防爆囊3,防爆囊3应当具有气密性,防爆囊3的内部设置抗扎块2,抗扎块2最好具有一定的硬度,比如可以选用硬橡胶材料,也可以选用塑料材料等成型,使其与防爆囊3匹配,将防爆囊3支撑开。胎冠内侧设置的防爆囊的数量,应当根据实际内胎的半径等尺寸确定。显然,防爆囊相邻的间距越小,刺状物刺在防爆囊上的概率越大,内胎也就越安全。实际上,在胎冠的内侧全部设置一个环形的防爆囊,并填充抗扎块,会起到更好的防爆效果,但是这样会导致内胎的减震性能,因此,应当根据需求,设置防爆囊的数量,对于需要良好减震性能的内胎,应当减少防爆囊的数量。如图1、图2和图3,为了降低胎冠被刺破瞬间的爆裂强度,在胎冠内嵌入一层钢丝层4,钢丝层4由钢丝编制而成,具有类似纱窗的网孔结构。钢丝层4可以使胎冠具有优良的紧密性,也就是:在胎冠局部背刺后,钢丝层4确保胎冠局部背刺点破裂,除此之外,胎冠不会大面积爆裂。钢丝层4也可以有尼龙层替换,同样能够明显改善胎冠的性能。如图3,在内胎的胎侧外侧还设置耐磨层,如胎侧5的外面设置的耐磨层7。这样的好处是提高了胎侧的抗耐磨性,提高内胎的寿命。耐磨层7可以选用跟内胎相同的材质,如橡胶材料,也可以选用其他已知的耐磨材料,这里就不在一一列举。如图1,在内胎上还具有一个气门装置1,接下来对气门装置做详细说明。如图4和图5,是气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两个状态。气门装置包括转接嘴101和基座,基座由外壳109和外壳109内部的密封组件组成,转接嘴101用于和外部的充气装置连接,外壳109安装在内胎上,连通内胎的充气腔。转接嘴101的一端安装在外壳109的外端部,充气时,气体依次经转接嘴和外壳109的进气通道进入内胎的充气腔。外壳109内安装进气层105,进气层105上具有贯穿的气孔,进气层105的下方是支撑层108,支撑层108上也具有贯穿的气孔。进气层和支撑层的中心轴上安装一个导向轴104,导向轴104能够上下滑动,导向轴104上安装密封垫106,密封垫106下方安装螺旋弹簧107,螺旋弹簧107的下端抵靠在支撑层108上面,上方顶靠在密封垫106下面,常规状态下,使密封垫106贴合在进气层105的底面上,且能够密封进气层105上所有的气孔,从而避免内胎里的气体流出。转接嘴101和外壳109是分体结构,转接嘴101具有一个弯曲部,使转接嘴101的充气端口向外伸出,旋转转接嘴101时,能够改变转接嘴101的充气端口的朝向。这样的好处是在轮胎充气时,可以将转接嘴101的充气端口转出,使充气端口朝向轮胎的外侧,利于跟外部的充气装置连接。充气结束后,转动转接嘴101,使转接嘴101的充气端口朝向轮胎内侧,避免外部物体刮碰转接嘴,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为了实现转接嘴101灵活转动,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气密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转接嘴101伸入外壳109的外端部,并卡扣在外端部中,转接嘴101和外壳109的扣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圈102。在进气层105上方设置螺旋弹簧103,螺旋弹簧103顶靠在转接嘴101的端口上,使密封圈102被紧紧的挤压在转接嘴101和外壳109的扣合面之间,实现良好密封。转接嘴101的转动动作过程是:向下按压转接嘴101,压缩螺旋弹簧103,转动转接嘴101,调整转接嘴101的充气端口的朝向。当然,也可以直接转动转接嘴101,但这样会磨损密封圈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包括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两个胎侧,其特征是,在内胎的胎冠的内侧设置若干防爆囊,防爆囊依次环形排列在胎冠内侧面上,密封的防爆囊中内置硬质的抗扎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包括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两个胎侧,其特征是,在内胎的胎冠的内侧设置若干防爆囊,防爆囊依次环形排列在胎冠内侧面上,密封的防爆囊中内置硬质的抗扎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其特征是,在胎冠中内置成网状的尼龙层或钢丝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其特征是,在胎侧的外侧形成耐磨层,耐磨层粘贴在胎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爆汽车内胎,其特征是,内胎的气门装置由基座和转接嘴组成,基座安装在内胎上,转接嘴安装在基座上,转接嘴具有一个弯曲部,使转接嘴的充气口向外伸出。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道京丁顺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道安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