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19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23
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包括浸油槽、支座以及回收槽,所述浸油槽与回收槽固定连接,且浸油槽和回收槽底端四周均对称设置有支座,所述浸油槽与回收槽之间设有封堵装置,所述浸油槽内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所述回收槽两侧侧壁为中空结构,且回收槽内壁对称设有两个进油口,所述回收槽两侧侧壁还设有L型储油室,且L型储油室与回收槽的侧壁连通,所述L型储油室内腔中设有吸油泵,所述L型储油室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所述转杆上均连接有连通管,所述L型储油室的侧壁设有弧形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浸油槽对主副轴浸油更加均匀,且可以回收润滑油,节约资源,降低产品不良率。

An oil soaking tank for processing of main and auxiliary shaf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
本技术涉及机械轴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机械轴加工过程中,主、副轴加工过后一般都需要进行最后的浸油处理,防止主、副轴发生磨损、腐蚀,严重影响生产出来的主副轴质量,所以在主副轴加工完成以后,一般都设置有浸油槽对主副轴表面进行浸油处理。传统的浸油槽结构简单,主副轴在浸油槽中的时间不长,浸润不彻底且不均匀,不能针对不同粗细的主副轴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导致有的部分没有浸润到润滑油,容易生锈,且不能对润滑油进行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浸油槽结构简单,导致主副轴外表面浸油不彻底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包括浸油槽、支座以及回收槽,所述浸油槽与回收槽固定连接,且浸油槽和回收槽底端四周均对称设置有支座,所述浸油槽与回收槽之间设有封堵装置,所述浸油槽内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所述回收槽两侧侧壁为中空结构,且回收槽内壁对称设有两个进油口,所述回收槽两侧侧壁还设有L型储油室,且L型储油室与回收槽的侧壁连通,所述L型储油室内腔中设有吸油泵,所述L型储油室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所述转杆上均连接有连通管,所述L型储油室的侧壁设有弧形开口,且连通管贯穿弧形开口设置,位于所述L型储油室中的连通管侧壁设有多个进油孔,所述L型储油室的侧壁包裹有与弧形开口位置对应的紧固密封装置,所述紧固密封装置包括紧固套和紧固耳,且紧固耳固定连接在紧固套上,所述紧固耳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紧固套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紧固块,且紧固块的下侧壁连接有毛刷,所述连通管贯穿紧固套和紧固块设置。优选地,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圆形挡板和回油口,且圆形挡板与回油口匹配设置,所述圆形挡板的侧壁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回收槽一侧外壁向外连接有旋钮。优选地,所述支座底部设有一层防滑橡胶。优选地,所述毛刷的材质采用PET。优选地,所述紧固套内侧壁包裹一层密封性良好的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外表面加工好的主副轴顺着链板进入到浸油槽中,对主副轴进行首次浸油处理,浸油槽旁边还设有回收槽,浸油槽与回收槽中间设有回油口,当回收槽内的油量回收够多时,可以转动旋钮,让圆形挡板与回油口平行,从而实现润滑油的回收,避免资源的浪费,回收槽两侧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储油室,而L型储油室内又设有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按照同一主副轴因为位置不同而出现粗细不同的现象,旋转紧固套进而带动与之固定相连的连通管转动,从而将位置不同的毛刷按照主副轴粗细不同的位置各自转动到相对应的角度,然后锁紧紧固套,从而让主副轴表面刷油更加均匀和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链板、2浸油槽、3支座、4回收槽、5旋钮、6圆形挡板、7回油口、8进油口、9吸油泵、10L型储油室、11转轴、12转杆、13毛刷、14紧固套、15紧固耳、16螺纹杆、17锁紧螺母、18紧固块、19连通管、20进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包括浸油槽2、支座3以及回收槽4,浸油槽2与回收槽4固定连接,且浸油槽2和回收槽4底端四周均对称设置有支座3,支座3底部设有一层防滑橡胶,防滑橡胶的设置可以让浸油槽2和回收槽4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牢固,不会发生倾斜,防止浸油槽2和回收槽4内的润滑油洒落出来,浸油槽2与回收槽4之间设有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圆形挡板6和回油口7,圆形挡板6与回油口7匹配设置,圆形挡板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回收槽4一侧外壁向外连接有旋钮5,转动旋钮5通过连接杆控制圆形挡板6与回油口7径向时,可实现回收槽4内润滑油的封堵,反之,转动旋钮5通过连接杆的作用控制圆形挡板6与回油口7平行时,可以实现回收槽4内的润滑油流入浸油槽2,从而实现润滑油的重复利用,浸油槽2内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可以控制主副轴在浸油槽2内的浸油深度,不同的主副轴大小直径均不相同,此时,可以通过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控制主副轴在浸油槽2内的浸油深度,因为现有的浸油槽2内一般都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中就不多作介绍,回收槽4两侧侧壁为中空结构,回收槽4两侧壁中的空腔空间不大,且回收槽4内壁对称设有两个进油口8,所述回收槽4两侧侧壁还设有L型储油室10,且L型储油室10与回收槽4的侧壁连通,L型储油室10内腔中设有吸油泵9,吸油泵9可以将回收槽4内的润滑油吸进L型储油室10内,L型储油室10的内壁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12,转杆12上均连接有连通管19,L型储油室10的侧壁设有弧形开口,且连通管19贯穿弧形开口设置,连通管19可以跟随转杆12旋转一定角度,位于L型储油室10中的连通管19侧壁设有多个进油孔20,L型储油室10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进油孔20流进连通管19内腔中,L型储油室10的侧壁包裹有与弧形开口位置对应的紧固密封装置,紧固密封装置包括紧固套14和紧固耳15,且紧固耳15固定连接在紧固套14上,紧固套14内侧壁包裹一层密封性良好的橡胶垫,通过设置一层密封橡胶垫可以提高紧固套14的密封性,当连通管19在L型储油室10的下侧壁弧形开口中转动一定的角度的同时还可以确保L型储油室10内的润滑油不会通过弧形开口流出来,紧固耳15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7,紧固套1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紧固块18,且紧固块18的下侧壁连接有毛刷13,毛刷13的材质是PET,PET材质耐用度与抗高温的性质接近尼龙,PET还具良好抗油性,兼有相当的抗菌性,能够提高毛刷13的使用寿命,连通管19贯穿紧固套14和紧固块18设置,调松紧固套14,按照同一主副轴因为位置不同而出现粗细不同的现象,旋转紧固套14进而带动与之固定相连的连通管19转动,从而将位置不同的毛刷13按照主副轴粗细不同各自转动到相对应的角度,然后锁紧紧固套14,从而让主副轴表面刷油更加均匀和彻底。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包括浸油槽(2)、支座(3)以及回收槽(4),所述浸油槽(2)与回收槽(4)固定连接,且浸油槽(2)和回收槽(4)底端四周均对称设置有支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槽(2)与回收槽(4)之间相互连通,且连通处设有封堵装置,所述浸油槽(2)内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所述回收槽(4)两侧侧壁为中空结构,且回收槽(4)内壁对称设有两个进油口(8),所述回收槽(4)两侧侧壁还设有L型储油室(10),且L型储油室(10)与回收槽(4)的侧壁连通,所述L型储油室(10)内腔中设有吸油泵(9),所述L型储油室(10)的内壁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12),所述转杆(12)上均连接有连通管(19),所述L型储油室(10)的侧壁设有弧形开口,且连通管(19)贯穿弧形开口设置,位于所述L型储油室(10)中的连通管(19)侧壁设有多个进油孔(20),所述L型储油室(10)的侧壁包裹有与弧形开口位置对应的紧固密封装置,所述紧固密封装置包括紧固套(14)和紧固耳(15),且紧固耳(15)固定连接在紧固套(14)上,所述紧固耳(15)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7),所述紧固套(1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紧固块(18),且紧固块(18)的下侧壁连接有毛刷(13),所述连通管(19)贯穿紧固套(14)和紧固块(18)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副轴总成加工用浸油槽,包括浸油槽(2)、支座(3)以及回收槽(4),所述浸油槽(2)与回收槽(4)固定连接,且浸油槽(2)和回收槽(4)底端四周均对称设置有支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槽(2)与回收槽(4)之间相互连通,且连通处设有封堵装置,所述浸油槽(2)内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输送装置,所述回收槽(4)两侧侧壁为中空结构,且回收槽(4)内壁对称设有两个进油口(8),所述回收槽(4)两侧侧壁还设有L型储油室(10),且L型储油室(10)与回收槽(4)的侧壁连通,所述L型储油室(10)内腔中设有吸油泵(9),所述L型储油室(10)的内壁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12),所述转杆(12)上均连接有连通管(19),所述L型储油室(10)的侧壁设有弧形开口,且连通管(19)贯穿弧形开口设置,位于所述L型储油室(10)中的连通管(19)侧壁设有多个进油孔(20),所述L型储油室(10)的侧壁包裹有与弧形开口位置对应的紧固密封装置,所述紧固密封装置包括紧固套(14)和紧固耳(15),且紧固耳(15)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