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110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及其制备方法,该防霉涤纶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起始物料,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完成酯化反应后,加入改性剂,参与聚合反应,得到改性的防霉涤纶;制备的防霉涤纶聚酯中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引入了有机硅和季铵盐,季铵盐中的N正离子在纤维表面以化学键形式结合,从而可吸引带负电的真菌、细菌等,以束缚细菌的活动能力,并通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其细胞内,破坏细胞中酶的代谢使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正因为N正离子在纤维表面以化学键形式结合,不易脱落,具有较强的耐洗性,可长久的维持涤纶面料的抗菌防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能吸收空气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寄居在纺织品上的微生物可大量繁殖并传播,分解产生分泌物,带来氨等异味物质,或在织物上生成菌斑,造成纺织品霉腐的情况十分严重,大部分细菌会分泌各种色素,使纺织品污染上红、蓝、紫和黑等各种色斑,严重影响了后整理效果及成品质量。有害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新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希望纺织品具有抗菌的功能,以满足文明、清洁和舒适的环境生活需要。涤纶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式HO-H2C-H2C-O[-OC-Ph-COOCH2CH2O-]n,因分子链上存在大量酯基故称聚酯纤维(PET),从涤纶分子组成来看,它是由短脂肪烃链、酯基、苯环、端醇羟基所构成。涤纶子中除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并无其它极性基团,因而涤纶纤维亲水性极差,导致了涤纶面料手感硬、触感差、吸湿性差等缺点,也正是由于涤纶吸湿性差的原因使得涤纶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但是涤纶中不含有抗菌活性基团,并不能维持长久的抗菌防霉性能,现有技术中,在对涤纶面料进行吸湿性改性的同时,会降低涤纶的抗菌性;因此,如何在提高涤纶吸湿性的同时,又能能长久的维持涤纶的抗菌防霉性能,就成为该
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及其制备方法,该防霉涤纶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起始物料,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完成酯化反应后,加入改性剂,参与聚合反应,得到改性的防霉涤纶,引入的N正离子在纤维表面以化学键形式结合,不易脱落,具有较强的耐洗性,可长久的维持涤纶面料的抗菌防霉性能。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如何提供一种温和的防霉改性剂;2、现有的涤纶面料手感硬、触感差、吸湿性差,但是对涤纶面料进行吸湿性改性的同时,会降低涤纶的抗菌性;3、现有技术中,经抗菌整理的涤纶面料,耐洗性较差,不能够长久的维持涤纶的抗菌防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起始物料,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完成酯化反应后,加入改性剂,参与聚合反应,嵌入改性剂,即得到改性的防霉涤纶。进一步,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S1、将1mol七甲基三硅氧烷和1.1-1.2mol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1-1.5L溶剂异丙醇,通入氮气,以1℃/min速率升温至90-95℃,滴加催化剂,保温反应4-5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低沸物,冷却到室温,即得到化合物A;反应式如下:S2、首先将1.0-1.05molN-甲基亚氨二乙酸加入到微型反应釜中,加入1.5-2L溶剂乙腈,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加入步骤S1制备的化合物A和催化剂,接着将微型反应釜转移至带有冷凝装置的微波化学反应器中,进行回流反应5-6h,反应结束后,将微型反应釜移出微波化学反应器,冷却至室温,并静置12h,过滤,即得到改性剂B;反应式如下: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催化剂为氯铂酸,催化剂的加入量为8-11mg。进一步,步骤S2所述的催化剂为质量分数20-22%碘化钾乙腈溶液,碘化钾乙腈溶液的加入量为15-20ml。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酯化将1mol对苯二甲酸和1.2-1.5mol乙二醇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加入酯化催化剂,开启加热,当温度达到180-190℃时,开启搅拌,在转速为60-80rpm/min下搅拌下进行酯化反应40-60min;第二步、聚合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升温至250-260℃时,加入0.22-0.27mol改性剂和0.3-0.6mol聚乙二醇,接着路易斯酸催化剂,继续搅拌15-20min,抽低真空进行预缩聚1-1.5h,接着升温至270-280℃,抽高真空进行聚合1.5-2h,聚合反应结束,经出料、造粒、干燥后进行熔融纺丝、经牵伸与冷却成纤维、纤维经成网器成网、成网纤维输送至热轧机中以90-95℃和3.2-3.7MPa进行热轧,制成防霉涤纶。进一步,第一步所述的酯化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4-18g。进一步,第二步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为三氟化硼,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加入量为8-10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及其制备方法,该防霉涤纶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起始物料,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完成酯化反应后,加入改性剂,参与聚合反应,得到改性的防霉涤纶;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制备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以七甲基三硅氧烷和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了化合物A;第二步,以碘化钾为催化剂,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第一步制备的化合物A与N-甲基亚氨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即得到了改性剂B;改性剂B中含有双羧基,可参与涤纶聚酯的聚合反应,将改性剂嵌入到涤纶聚酯中;制备的防霉涤纶聚酯,嵌入了改性剂,从而改变了原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链的规整性和对称性,形成了无规则的聚合物,使结晶能力下降,水分子容易渗透到纤维中,从而提高了改性涤纶聚酯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另外改性剂中含有亲水性基团-OH,-OH存在易于水蒸汽分子缔合形成氢键,使水蒸汽分子失去热运动能力,而在涤纶面料上存留下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涤纶纤维的吸湿性,解决了现有的涤纶面料透气吸湿性差的问题;另外,制备的防霉涤纶聚酯中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引入了有机硅和季铵盐,季铵盐中的N正离子在纤维表面以化学键形式结合,从而可吸引带负电的真菌、细菌等,以束缚细菌的活动能力,并通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其细胞内,破坏细胞中酶的代谢使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正因为N正离子在纤维表面以化学键形式结合,不易脱落,具有较强的耐洗性,可长久的维持涤纶面料的抗菌防霉性能;普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化学活性低,使用时呈游离态,且毒性和刺激性相对较大,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将有机硅基团引入季铵盐后形成的有机硅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张力小、安全性好和生理惰性等优点,有机硅具有良好表面活性,其表面张力较低,铺展系数高,能在涤纶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令人感觉舒爽、柔软无粘性,解决了现有涤纶面料手感硬、触感差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CAS编号:13159-52-9;来源:上海贤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甲基亚氨二乙酸:CAS编号:4408-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起始物料,其特征在于: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完成酯化反应后,加入改性剂,参与聚合反应,嵌入改性剂,即得到改性的防霉涤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起始物料,其特征在于: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完成酯化反应后,加入改性剂,参与聚合反应,嵌入改性剂,即得到改性的防霉涤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其特征在于: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mol七甲基三硅氧烷和1.1-1.2mol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1-1.5L溶剂异丙醇,通入氮气,以1℃/min速率升温至90-95℃,滴加催化剂,保温反应4-5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低沸物,冷却到室温,即得到化合物A;反应式如下:



S2、首先将1.0-1.05molN-甲基亚氨二乙酸加入到微型反应釜中,加入1.5-2L溶剂乙腈,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加入步骤S1制备的化合物A和催化剂,接着将微型反应釜转移至带有冷凝装置的微波化学反应器中,进行回流反应5-6h,反应结束后,将微型反应釜移出微波化学反应器,冷却至室温,并静置12h,过滤,即得到改性剂B;反应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催化剂为氯铂酸,催化剂的加入量为8-11m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洗性的防霉涤纶,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建龚琤琤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双鑫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