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0946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熔炼钢水的材料,将导流壳各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称取所需原料,熔化后进行熔炼;(二)、设计导流壳,制作3维模型,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冷却系统等;(三)、制作浇铸模具;(四)、将熔炼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静置,随模具缓慢冷却,待冷却到室温后,开模,取出胚体;(五)、按照设计要求对胚体进行粗加工;(六)、对粗加工后的胚体进行渗碳处理;(七)、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八)、进行精加工;(九)、抛光。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igh strength water pump guid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流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矿山开采的时候,需要用到水泵;导流壳是水泵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开采时,容易发生碰撞,且开采的环境比较恶劣,水泵在实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容易出现损坏,内部的导流壳由于硬度不高,同样容易发生损坏,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的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熔炼钢水的材料,将导流壳各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称取所需原料,熔化后进行熔炼;(二)、设计导流壳,制作3维模型,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冷却系统等;(三)、制作浇铸模具;(四)、将熔炼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静置,随模具缓慢冷却,待冷却到室温后,开模,取出胚体;(五)、按照设计要求对胚体进行粗加工;(六)、对粗加工后的胚体进行渗碳处理;(七)、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八)、进行精加工;(九)、抛光。优选地,前述步骤(一)中导流壳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铁100-140份,铝2-5份,碳6-10份,铌0.2-0.5份,钾0.1-0.5份,锌0.2-0.5份,锆0.1-0.6份。再优选地,前述步骤(二)中设计模具时为后续的加工预留加工余量,所述预留加工余量为4mm-6mm,便于后续加工。更优选地,前述步骤(五)中进行粗铣预留加工量为2mm-3mm,防止后续表面热处理提供变形量,保证导流壳的精度。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步骤(七)中渗碳的温度为920℃-950℃,保温3-5h,随炉冷却,提高渗碳效率,增加导流壳的强度。具体地,前述步骤(八)中淬火的温度为800℃-850℃,保温3-5h,随炉冷却,提高导流壳的表面硬度。再优选地,前述步骤(八)中冷却速度为90℃-95℃/h,提高淬火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用材易得,便于生产加工,可以有效的提高导流壳的强度;通过模具预留加工余量,便于后续加工;通过在粗加工时预留加工余量,防止后续热处理的形变,在提高导流壳强度的同时,保证导流壳的精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实施例一: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熔炼钢水的材料,将导流壳各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称取所需原料,导流壳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铁1000份,铝2份,碳6份,铌0.2份,钾0.1份,锌0.2-份,锆0.1份,熔化后进行熔炼;(二)、设计导流壳,设计模具时为后续的加工预留加工余量,所述预留加工余量为4mm,便于后续加工,制作3维模型,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冷却系统等;(三)、制作浇铸模具;(四)、将熔炼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静置,随模具缓慢冷却,待冷却到室温后,开模,取出胚体;(五)、按照设计要求对胚体进行粗加工,进行粗铣预留加工量为2mm,防止后续表面热处理提供变形量,保证导流壳的精度;(六)、对粗加工后的胚体进行渗碳处理,渗碳的温度为920℃,保温3h,随炉冷却,提高渗碳效率,增加导流壳的强度;(七)、进行表面淬火处理,淬火的温度为800℃,保温3h,随炉冷却,提高导流壳的表面硬度,冷却速度为90℃/h,提高淬火效果;(八)、进行精加工;(九)、抛光。实施例二: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熔炼钢水的材料,将导流壳各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称取所需原料,导流壳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铁120份,铝3.5份,碳8份,铌0.35份,钾0.3份,锌0.35份,锆0.35份,熔化后进行熔炼;(二)、设计导流壳,设计模具时为后续的加工预留加工余量,所述预留加工余量为5mm,便于后续加工,制作3维模型,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冷却系统等;(三)、制作浇铸模具;(四)、将熔炼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静置,随模具缓慢冷却,待冷却到室温后,开模,取出胚体;(五)、按照设计要求对胚体进行粗加工,进行粗铣预留加工量为2.5mm,防止后续表面热处理提供变形量,保证导流壳的精度;(六)、对粗加工后的胚体进行渗碳处理,渗碳的温度为935℃,保温4h,随炉冷却,提高渗碳效率,增加导流壳的强度;(七)、进行表面淬火处理,淬火的温度为825℃,保温4h,随炉冷却,提高导流壳的表面硬度,冷却速度为92.5℃/h,提高淬火效果;(八)、进行精加工;(九)、抛光。实施例三: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熔炼钢水的材料,将导流壳各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称取所需原料,导流壳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铁140份,铝5份,碳10份,铌0.5份,钾0.5份,锌0.5份,锆0.6份,熔化后进行熔炼;(二)、设计导流壳,设计模具时为后续的加工预留加工余量,所述预留加工余量为6mm,便于后续加工,制作3维模型,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冷却系统等;(三)、制作浇铸模具;(四)、将熔炼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静置,随模具缓慢冷却,待冷却到室温后,开模,取出胚体;(五)、按照设计要求对胚体进行粗加工,进行粗铣预留加工量为3mm,防止后续表面热处理提供变形量,保证导流壳的精度;(六)、对粗加工后的胚体进行渗碳处理,渗碳的温度为950℃,保温5h,随炉冷却,提高渗碳效率,增加导流壳的强度;(七)、进行表面淬火处理,淬火的温度为850℃,保温5h,随炉冷却,提高导流壳的表面硬度,冷却速度为95℃/h,提高淬火效果;(八)、进行精加工;(九)、抛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用材易得,便于生产加工,可以有效的提高导流壳的强度;通过模具预留加工余量,便于后续加工;通过在粗加工时预留加工余量,防止后续热处理的形变,在提高导流壳强度的同时,保证导流壳的精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熔炼钢水的材料,将导流壳各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称取所需原料,熔化后进行熔炼;(二)、设计导流壳,制作3维模型,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冷却系统等;(三)、制作浇铸模具;(四)、将熔炼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静置,随模具缓慢冷却,待冷却到室温后,开模,取出胚体;(五)、按照设计要求对胚体进行粗加工;(六)、对粗加工后的胚体进行渗碳处理;(七)、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八)、进行精加工;(九)、抛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熔炼钢水的材料,将导流壳各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称取所需原料,熔化后进行熔炼;(二)、设计导流壳,制作3维模型,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冷却系统等;(三)、制作浇铸模具;(四)、将熔炼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静置,随模具缓慢冷却,待冷却到室温后,开模,取出胚体;(五)、按照设计要求对胚体进行粗加工;(六)、对粗加工后的胚体进行渗碳处理;(七)、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八)、进行精加工;(九)、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水泵导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导流壳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铁100-140份,铝2-5份,碳6-10份,铌0.2-0.5份,钾0.1-0.5份,锌0.2-0.5份,锆0.1-0.6份。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东坤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