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094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在钳口扇形板的每个高压油孔对外开口处分别加工各自的预安装孔;步骤2、清理每个高压油孔中的异物;步骤3、根据每个预安装孔的尺寸确认相应密封堵头的规格;步骤4、在钳口扇形板的每个高压油孔预安装孔中装入一个对应的密封堵头,直至钢球进入套筒的中部,钢球的顶端没入套筒上端面为止。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完全能够满足精度及使用要求,降低制造成本、节约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A sealing method for the high pressure oil hole of the sector plate of the coiler j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制造
,涉及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
技术介绍
卷取机是轧钢机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在热带钢连轧机、冷带钢连轧机和线材轧机上布置于成品机座之后,在单机座可逆冷带轧机上安装在轧机的前后,用于将热轧或冷轧钢材卷取成卷筒状。卷筒是卷取机的一个重要部件,而钳口扇形板则是卷筒中重要的零件。钳口扇形板油孔的封堵技术是一个很关键的装配要点,它影响到卷取机能否正常使用。现有技术的卷取机,卷筒中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封堵一般采用堵焊焊接方式,这样的方式容易产生裂纹,造成油路泄漏失压,同时容易引起扇形板断裂报废的问题。因此,亟需研制新的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以便更好地彻底的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卷取机卷筒中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封堵采用的堵焊焊接方式,容易产生裂纹,造成油路泄漏失压,同时容易引起扇形板断裂报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采用一种密封堵头,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在钳口扇形板的每个高压油孔对外开口处分别加工各自的预安装孔;步骤2、清理每个高压油孔中的异物;步骤3、根据每个预安装孔的尺寸确认相应密封堵头的规格,配制密封堵头的直径和长度尺寸,检查配合的尺寸,确保套筒安装到位后套筒的上沿不高出钳口扇形板的表面轮廓;步骤4、在钳口扇形板的每个高压油孔预安装孔中装入一个对应的密封堵头,先将每个密封堵头的套筒置入相应的预安装孔中,并确保套筒上沿不高于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表面轮廓,保持钢球半装入套筒的凸出状态;再通过安装钎杆来击打钢球下移,直至钢球进入套筒的中部,钢球的顶端没入套筒上端面为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操作简单、合理,步骤少,精确度符合要求,高压密封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工作对象的卷取机卷筒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工作对象的钳口扇形板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工作对象的钳口扇形板的外表面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工作对象的钳口扇形板的内表面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工作对象的钳口扇形板的钳口缸位置高压油孔垂直方向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工作对象的钳口扇形板的钳口缸位置高压油孔纵向剖视图;图7是传统高压油孔的堵焊焊接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密封堵头封堵高压油孔的示意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密封堵头的截面示意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密封堵头的正视图;图10a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安装钎杆立体图,图10b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安装钎杆截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密封堵头完成安装后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中,1.钳口扇形板,2.扇形板一,3.扇形板二,4.扇形板三,5.密封堵头,6.堵焊焊层,7.丝堵,8.套筒,9.球体,10.安装钎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对象的卷取机卷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钳口扇形板1、扇形板一2、扇形板二3和扇形板三4,共同围成圆筒形状的卷筒组件。参照图2、图3、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对象钳口扇形板1的具体视图形状,其中,图2是钳口扇形板1的立体图,图3是钳口扇形板1的外表面正视图,图4是钳口扇形板1的内表面正视图。参照图5、图6,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对钳口扇形板1中的高压油孔的封堵的具体位置。参照图1、图5、图6、图8,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一种结构新颖的密封堵头5,实现对钳口扇形板1中的高压油孔进行封堵,耐压值最高达到450巴(45MPa),而现有使用的钳孔扇形板1中油路系统耐压值一般不大于14MPa。这种密封堵头5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允许工差范围大:可以控制在0~0.1毫米之间,而传统方法加工公差在0~0.02毫米之间,加工不易控制;安装工序也简单和便捷;采用纯机械咬合方式实现可靠封堵,这些优点是传统的封堵方法所没有的。参照图7,是传统高压油孔的封堵方式,先将丝堵7封堵在高压油孔对外开口内,高压油孔开口沿外端面再用堵焊焊层6进行堵焊焊接。这种焊接封堵方式,由于钳孔扇形板1一般都采用如42CrMn等材料,含碳量偏高,且有氮化表面的热处理状态,同时钳孔扇形板1在使用状态时受力大,经过这样堵焊焊接,往往使钳孔扇形板1的封堵位置产生裂纹,严重影响钳孔扇形板1的受力状况,裂纹严重时很容易使钳孔扇形板1断裂,无法使用,出现很严重的质量问题。参照图9a、图9b、图11,密封堵头5包括可径向膨胀的套筒8和能够对套筒8产生径向膨胀力的钢球9,钢球9置于套筒8内腔中,套筒8内腔壁为光滑圆周面,套筒8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多道环形槽。该密封堵头5基于压入-膨胀原理,通过挤压钢球9进入套筒8内腔中部,使套筒8产生轻微的径向膨胀,套筒8中部外表面的环形槽尖齿压入相对低硬度材料的高压油孔预安装孔中、或套筒8本身被挤入相对高硬度粗糙表面的高压油孔预安装孔中,达到与钳口扇形板1高压油孔预安装孔的咬合密封。钢球9受压向下进入套筒8内腔中,当钢球9顶端低于套筒8的上沿时,安装工序完成。钢球9下移后,套筒8的上端口沿自动略微向内收缩,确保钢球9没有脱出的风险。这种封堵方法能够保证系统耐压值最高达到45MPa(即450巴),而一般钳口扇形板1的系统耐压值为14MPa,很好的满足了使用要求。参照图10a、图10b,是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安装钎杆10的结构示意图,安装钎杆10的下端面为球形凹槽,该球形凹槽的曲面形状与钢球9的曲面形状一致。参照图10a、图10b、图11,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球膨胀方式的密封堵头5,通过采用安装钎杆10向下挤压钢球9实现安装、或利用手工锤向下击打挤压钢球9实现安装。本专利技术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采用上述的密封堵头5,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在钳口扇形板1的每个高压油孔对外开口处分别加工各自的预安装孔,如图8、图9b、图11,在每个高压油孔对外开口处进行钻孔(扩孔),使得每个预安装孔的公差必须在下表1的规格表数值范围内,一般为0-0.1mm,底部倒角角度为120°,控制每个预安装孔的公差,以便保证每个套筒8在受压产生所需要的膨胀量,每个预安装孔下部的阶梯孔台面尺寸必须符合规格表要求,每个预安装孔必须满足套筒8的下入深度要求;表1、规格表上述的规格表中,d1是套筒8的外径,l1是套筒8的净高,l2是钢球9露出套筒8上端面的高度,d2是预安装孔的名义尺寸,后面的+0.1~0是公差。步骤2、清理每个高压油孔中的异物,如图5,图6,将高压油孔中的铁屑、油脂等异物清理掉,保证油路的畅通无阻,保证油路的干净、清洁,满足高压油孔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堵塞等影响油液顺畅流动的现象。步骤3、根据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密封堵头(5),按照以下步骤实施:/n步骤1、在钳口扇形板(1)的每个高压油孔对外开口处分别加工各自的预安装孔;/n步骤2、清理每个高压油孔中的异物;/n步骤3、根据每个预安装孔的尺寸确认相应密封堵头(5)的规格,/n配制密封堵头(5)的直径和长度尺寸,检查配合的尺寸,确保套筒(8)安装到位后套筒(8)的上沿不高出钳口扇形板(1)的表面轮廓;/n步骤4、在钳口扇形板(1)的每个高压油孔预安装孔中装入一个对应的密封堵头(5),/n先将每个密封堵头(5)的套筒(8)置入相应的预安装孔中,并确保套筒(8)上沿不高于钳口扇形板(1)高压油孔的表面轮廓,保持钢球(9)半装入套筒(8)的凸出状态;再通过安装钎杆(10)来击打钢球(9)下移,直至钢球(9)进入套筒(8)的中部,钢球(9)的顶端没入套筒(8)上端面为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密封堵头(5),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钳口扇形板(1)的每个高压油孔对外开口处分别加工各自的预安装孔;
步骤2、清理每个高压油孔中的异物;
步骤3、根据每个预安装孔的尺寸确认相应密封堵头(5)的规格,
配制密封堵头(5)的直径和长度尺寸,检查配合的尺寸,确保套筒(8)安装到位后套筒(8)的上沿不高出钳口扇形板(1)的表面轮廓;
步骤4、在钳口扇形板(1)的每个高压油孔预安装孔中装入一个对应的密封堵头(5),
先将每个密封堵头(5)的套筒(8)置入相应的预安装孔中,并确保套筒(8)上沿不高于钳口扇形板(1)高压油孔的表面轮廓,保持钢球(9)半装入套筒(8)的凸出状态;再通过安装钎杆(10)来击打钢球(9)下移,直至钢球(9)进入套筒(8)的中部,钢球(9)的顶端没入套筒(8)上端面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机钳口扇形板高压油孔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具体过程是,
在每个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陈政权杨可托李锋郭军旗倚国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