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38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传热管涡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支撑与固定机构、导向机构及旋转与限位机构,其中,所述的导向机构为两根导轨形从人孔到管板的水平通道,且导向机构位于人孔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向连接,使所述的导向机构能够固定在换热器水室人孔上;所述的旋转与限位机构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其可以将承载平台从人孔沿导向机构移动至管板附件,并能够旋转90°而到达安装状态。本装置能够将定位器水平移动自水室内部,然后旋转90°切换为安装状态,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人员进入水室,极大地减少人员安装时所受到的放射性照射。

Installation device of vertical tube plate positioner for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传热管涡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是AP1000第三代核电站中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在事故或停堆时,该换热器利用自然循环的方式将堆芯的衰变热量通过内置换料水箱中的水、安全壳内的空气和钢制安全壳传递到大气中,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C型传热管作为余热排出换热器的重要部件,使流经传热管内部的一回路冷却剂将热量传递给管壁外的换料水,同时也是一回路与外界的重要屏障。由于冷却剂受辐照后活化以及少量燃料包壳可能破损泄漏,流经堆芯的一回路冷却剂具有放射性,一旦传热管发生泄漏将导致换料水箱等系统受到放射性污染,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该换热器传热管进行无损检测是至关重要的监测手段,目前国内对该型传热管最有效的检测方法是涡流检验。在进行涡流检查时,需要将专门的检查装置定位器安装到管板上才能实现自动化检查,目前定位器安装通用的方法是利用支撑长杆配套绳索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定位器拉到管板上得以完成安装,但此种安装方式只适合于管板为水平方向的立式换热器,如立式蒸汽发生器,对于余热排出换热器的竖直管板将无法使用。由于该换热器人孔尺寸较小,且在役检查期间水室内部存在较高放射性,人员无法进入水室内部安装定位器。因此,为了完成竖直管板上定位器的安装且避免工作人员进入水室而受到高剂量率的放射性照射,需要研发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可解决在换热器人孔外部操作实现传热管涡流检查定位器装置问题,避免人员进入水室而导致高剂量率的放射性照射和体内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支撑与固定机构、导向机构及旋转与限位机构,其中,所述的导向机构为两根导轨形从人孔到管板的水平通道,且导向机构位于人孔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向连接,使所述的导向机构能够固定在换热器水室人孔上;所述的旋转与限位机构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其可以将承载平台从人孔沿导向机构移动至管板附件,并能够旋转90°而到达安装状态,且承载平台上的凸轮配合件能够与涡流检查定位器牢固连接并在需要时分离。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2根圆柱形导轨,两者相互平行,其一端深入人孔后插入指定的传热管中,另一端位于人孔外,并与支撑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一端与位于人孔外的导向机构端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另一段通过螺栓固定在人孔上。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还包括导向锥,所述的导向锥设置在支撑架前段平板上,并在导向锥之间的平板上开有若干个通孔,导向锥将支撑架引导至换热器人孔法兰面,并通过螺栓将支撑架固定在换热器人孔上。所述的旋转与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及底座,其中,支撑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导轨上,使支撑板可沿导轨直线运动,底座一侧与支撑板前端通过旋转轴连接,使底座可以由水平状态旋转成垂直状态。所述的旋转与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销,限位销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底座,使底座保持一定的状态,在需要改变底座状态时,通过拉动连接在限位销尾部的绳索,再配合外力完成旋转。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上安装有凸轮配合件母头以及环形卡槽,且轮配合件母头以及环形卡槽分别与涡流检查定位器端面上的凸轮配合件公头及凸出结构相匹配,凸轮配合件母头与凸轮配合件公头通过加气或送气,实现相互连接及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能够将定位器水平移动自水室内部,然后旋转90°切换为安装状态,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人员进入水室,极大地减少人员安装时所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撑架和导轨固定水平位置,旋转结构也经过了准确计算,使得定位器在水室内旋转不会碰撞换热器,且定位器切换到安装状态后,定位器的脚爪能准确插入管孔,从而将定位器安装到竖直管板上;此外,本专利技术同样也可实现将定位器从管板上取出至水室外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中底座与涡流检查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在涡流检查定位器水平进入水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在涡流检查定位器旋转后安装状态示意图;图中:1、换热器竖直管板;2、换热器水室;3、人孔;4、涡流检查定位器;5、安装装置;6、导轨;7、底座;8、凸轮配合件母头;9、支撑板;10、限位销;11、撑杆;12、螺栓;13、导向锥;14、支撑架;15、定位器脚爪;16、凸轮配合件公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支撑与固定机构、导向机构及旋转与限位机构,其中,导向机构为两根导轨所形从人孔到管板的水平通道,且导向机构位于人孔外的部分通过支撑与固定机构向连接,使导向机构能够固定在换热器水室人孔上;旋转与限位机构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其可以将承载平台从人孔沿导向机构移动至管板附件,并能够旋转90°而到达安装状态,且承载平台上的凸轮配合件能够与涡流检查定位器牢固连接并在需要时分离;导向机构包括2根圆柱形导轨6,两者相互平行,其一端深入人孔后插入指定的传热管中,另一端位于人孔外,并与支撑与固定机构相连接,其中,支撑与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架14及导向锥13,在支撑架14前段平板上设有若干个导向锥13,并在导向锥13之间的平板上开有若干个通孔,导向锥13将支撑架14引导至换热器人孔法兰面,并通过螺栓12将支撑架14固定在换热器人孔上;旋转与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9、底座7以及限位销10,其中,支撑板9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导轨6上,使支撑板9可沿导轨6直线运动,底座7一侧与支撑板9前端通过旋转轴连接,限位销10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底座7,使底座保持一定的状态,在需要改变底座7状态时,通过拉动连接在限位销10尾部的绳索,再配合外力完成旋转;在底座7上端面上安装有凸轮配合件母头8以及环形卡槽,且轮配合件母头8以及环形卡槽分别与涡流检查定位器端面上的凸轮配合件公头16及凸出结构相匹配,凸轮配合件母头8与凸轮配合件公头16通过加气或送气,实现相互连接及分离。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具体操作过程为:将支撑架的导向锥插入人孔法兰面上的螺栓孔内,用两个螺栓将支撑架固定在人孔上。两根导轨依次穿过支撑架和支撑板,导轨另外一端水平插入管板上的管孔,此时便已完成了安装装置的固定。将底座旋转为水平状态,定位器放入底座内,定位器加气使得定位器上的凸轮配合件公头与底座上的凸轮配合件母头连接。将撑杆插入支撑板,慢慢将定位器推入水室内部的一定区域,拉住限位销绳索,通过外力使定位器旋转为安装状态,松开绳索,使该安装状态得到保持,然后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支撑与固定机构、导向机构及旋转与限位机构,其中,所述的导向机构为两根导轨形成从人孔到管板的水平通道,且导向机构位于人孔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向连接,使所述的导向机构能够固定在换热器水室人孔上;所述的旋转与限位机构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其可以将承载平台从人孔沿导向机构移动至管板附件,并能够旋转90°而到达安装状态,且承载平台上的凸轮配合件能够与涡流检查定位器牢固连接并在需要时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支撑与固定机构、导向机构及旋转与限位机构,其中,所述的导向机构为两根导轨形成从人孔到管板的水平通道,且导向机构位于人孔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向连接,使所述的导向机构能够固定在换热器水室人孔上;所述的旋转与限位机构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其可以将承载平台从人孔沿导向机构移动至管板附件,并能够旋转90°而到达安装状态,且承载平台上的凸轮配合件能够与涡流检查定位器牢固连接并在需要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2根圆柱形导轨(6),两者相互平行,其一端深入人孔后插入指定的传热管中,另一端位于人孔外,并与支撑与固定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架(14),所述的支撑架(14)一端与位于人孔外的导向机构端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14)另一段通过螺栓(12)固定在人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竖直管板定位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与固定机构还包括导向锥(13),所述的导向锥(13)设置在支撑架(14)前段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远聂炜超杨帆高厚秀刘小博冯盛杜爱国马连骥
申请(专利权)人: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