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033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包括预制板、反射座和设置在反射座上的两处反光片,预制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反射座包括安装块和两块转动板,安装块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安装槽中;转动板与安装块铰接,两块反光片分别设置在转动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转动中心为自身轴线;螺纹杆上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连接套朝向转动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杆,连杆两端分别与连接套和转动板进行铰接;两处连杆以螺纹杆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较为稳定地进行反光片的角度调节的效果。

A traffic guidance device of active luminous contour mark on High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指示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轮廓标是指沿道路两侧边缘设置、用于显示道路边界轮廓、指引车辆正常行驶、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从功能上说,轮廓标是一种视线诱导设施。根据其设置条件不同可分为独立式轮廓标和附着式轮廓标两类。当路边无构造物时,独立设置于路边土路肩中,当路边有构造物时,轮廓标为附着式。根据构造物的不同,轮廓标可分别附着于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隧道侧墙和缆索护栏之上。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而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可视距离较短,这样都会大大降低行车的安全度,因此为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公路前方线形指示非常重要。而连续设置轮廓标是有效手段之一,轮廓标可以通过主动发光或者对汽车灯光的反射,使驾驶员提早了解前方路况;道路两侧设置的轮廓标作为道路车行道边界的警示标志,也可起到夜间交通诱导的效果。现有的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4112256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的一种公路轮廓标反射器。包括基座,基座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基座右侧固定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中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铰接座之间设置有铰接块;铰接块中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铰接块和铰接座通过贯穿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铰接轴铰接;铰接块右侧固定设置有反射器座;反射器座上固定设置有反光块。使用通孔和铰接块的结构,反射器上的反光块可以随着反射器座进行转动,在转动时实现角度的改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铰接的方式实现活动连接,在需要调节角度时需要转动反射器座,反射器的连接不够稳定,风吹雨淋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角度改变,结构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公路主动发光轮廓线交通诱导装置,可以较为稳定地进行反光片的角度调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包括预制板、反射座和设置在反射座上的两处反光片,预制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反射座包括安装块和两块转动板,安装块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安装槽中;转动板与安装块铰接,两块反光片分别设置在转动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转动中心为自身轴线;螺纹杆上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连接套朝向转动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杆,连杆两端分别与连接套和转动板进行铰接;两处连杆以螺纹杆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板固定安装在公路两旁的护栏上,通过连接件和安装槽可以将安装块固定在预制板的安装槽中;安装块上转动安装螺纹杆,螺纹杆上的连接套两侧铰接连杆,转动板一侧与安装块铰接,可以进行转动以调节角度;转动螺纹杆会带动连接套在螺纹杆上移动,在移动时带动连杆的一侧转动,连杆长度固定,在移动时会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角度调节;连接套与螺纹杆进行螺纹连接,带有自锁的效果,在调节过角度后,转动板及反光片的位置不会轻易变化,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件包括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包括固接在安装块底部的挡块,安装槽底部设置有于挡块配合的槽口;上连接件包括开设在安装块上的弹簧槽和设置在弹簧槽内的弹簧杆,弹簧杆和弹簧槽竖直设置,弹簧杆底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弹簧槽底部,弹簧杆上半部分延伸至弹簧槽之外,安装槽上设置有于弹簧杆配合的卡槽;弹簧槽上成型有一形槽,弹簧杆连接有按钮,按钮延伸至一形槽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安装时沿垂直于安装槽的方向送入安装块,安装块下方的挡块与槽口配合;按动弹簧杆上的按钮,弹簧杆向弹簧槽内移动,在槽口与安装块配合后松开按钮,弹簧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雨安装槽上的安装卡槽进行卡合,完成了安装块的安装;在拆卸时按动按钮使得弹簧杆向内移动,即可将安装块取下,操作简便快捷;相较于粘胶或者螺钉的安装方式,更加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簧槽和弹簧杆在安装块上设置有两处,弹簧杆顶部设置有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下到上向远离安装槽的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杆顶板设置斜面,在进行安装块的安装时,向内推动安装块,安装槽顶部作用在弹簧杆上使其向内移动,只需要进行插接便可以进行安装,操作更为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纹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上连接手轮,方便进行螺纹杆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纹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卡接块;手轮朝向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套管,套管内设置有两处与卡接块配合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上增加套管的结构,螺纹杆上的卡接块用于插入到套管的卡接槽中,转动手轮通过套管带动卡接块和螺纹杆进行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套管内设置有两处活动槽,活动槽与卡接槽垂直设置,活动槽内设置有弹性板;弹性板顶部通过定位弹簧与活动槽底部进行连接;定位弹簧作用在弹性板上使得弹性板与螺纹杆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板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作用于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和套管的连接更加稳定,套管和手轮不易从螺纹杆的端部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性板远离手轮的一端弯曲设置,弯曲方向为逐渐远离手轮从套管中心向两侧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板的端部弯曲设置,螺纹杆作用在弯曲的部分并向两侧挤压弹性板,方便卡接块和螺纹杆进入到套管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反光片内部沿四周边缘处设置有LED灯,转动板内设置有电源,LED灯与电源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LED灯的结构,LED灯可以主动进行发光,反射板的反射效果与发光效果配合,轮廓标的引导效果更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使用螺纹杆和连接套的结构,连接套通过铰接的连杆与转动板进行连接,转动螺纹杆带动连接套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连杆的角度发生改变并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转动板上的反光片角度发生改变,实现反光角度的调节;连接套带有自锁效果,通过连杆连接转动板,转动板和反光片的位置被固定,结构更加稳定;2.使用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结构,挡块与槽口进行卡接,弹簧杆和卡槽进行卡合,固定了安装块的位置,安装过程更加方便;3.螺纹杆上增加手轮的结构,手轮通过套管可拆卸安装在螺纹杆上,螺纹杆上的卡接块与套管上的卡接槽进行配合,弹性板作用在螺纹杆上用于增强螺纹杆与套管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反射座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反射座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反射座及手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螺纹杆和手轮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护栏;2、预制板;21、安装槽;3、反射座;31、安装块;32、转动板;33、挡块;4、反光片;5、上连接件;51、弹簧杆;52、弹簧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包括预制板(2)、反射座(3)和设置在反射座(3)上的两处反光片(4),其特征在于:预制板(2)上设置有安装槽(21),反射座(3)包括安装块(31)和两块转动板(32),安装块(31)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安装槽(21)中;转动板(32)与安装块(31)铰接,两块反光片(4)分别设置在转动板(32)相互背离的一侧;安装块(31)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6),螺纹杆(6)转动中心为自身轴线;螺纹杆(6)上套设有连接套(7),连接套(7)与螺纹杆(6)螺纹连接;连接套(7)朝向转动板(32)的两侧设置有连杆(71),连杆(71)两端分别与连接套(7)和转动板(32)进行铰接;两处连杆(71)以螺纹杆(6)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转动板(32)上设置有发光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包括预制板(2)、反射座(3)和设置在反射座(3)上的两处反光片(4),其特征在于:预制板(2)上设置有安装槽(21),反射座(3)包括安装块(31)和两块转动板(32),安装块(31)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安装槽(21)中;转动板(32)与安装块(31)铰接,两块反光片(4)分别设置在转动板(32)相互背离的一侧;安装块(31)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6),螺纹杆(6)转动中心为自身轴线;螺纹杆(6)上套设有连接套(7),连接套(7)与螺纹杆(6)螺纹连接;连接套(7)朝向转动板(32)的两侧设置有连杆(71),连杆(71)两端分别与连接套(7)和转动板(32)进行铰接;两处连杆(71)以螺纹杆(6)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转动板(32)上设置有发光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交通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5),下连接件包括固接在安装块(31)底部的挡块(33),安装槽(21)底部设置有于挡块(33)配合的槽口;上连接件(5)包括开设在安装块(31)上的弹簧槽(52)和设置在弹簧槽(52)内的弹簧杆(51),弹簧杆(51)和弹簧槽(52)竖直设置,弹簧杆(51)底部通过复位弹簧(53)连接弹簧槽(52)底部,弹簧杆(51)上半部分延伸至弹簧槽(52)之外,安装槽(21)上设置有于弹簧杆(51)配合的卡槽;弹簧槽(52)上成型有一形槽(54),弹簧杆(51)连接有按钮(55),按钮(55)延伸至一形槽(54)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路联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