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1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桩本体,警示桩本体的表面套设有防护盒,防护盒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板,防撞板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警示桩本体、防护盒、防撞板、连接杆、活动块、滑杆、第一弹簧、支撑杆、第二弹簧、滑块、滑槽、第一反光条和第二反光条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材料多为钢管或者混泥土,而缺乏一定的减震装置,导致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防撞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碰撞现象,不仅会造成装置与车辆的损坏,更会危机到驾驶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警示装置的实用性。

A warning pile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rning pile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which includes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arning pile body, the surface of the warning pile body is sleeved with a protective box, both sides of the protective box are provided with anti-collision plates, and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anti-collision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when the existing warning device is used, the material is mostly steel pipe or concrete, and there is no certain damping device, which results in the lack of certain damping device The existing warning device has poor anti-collision performance in the use process. Once there is a collision phenomenon, it will not only cause damage to the device and the vehicle, but also endanger the safety of the driver, facilitate the use of the user,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wa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
本技术涉及警示桩
,具体为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
技术介绍
警示桩,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一种,外形为红白相间的柱形状物体,可分为硬性钢管柱和弹性TPU柱体,高出路面80cm左右为宜,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原理是车主在路上遇到突发交通事故时,利用警示牌的反光性能,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与完工后,都需要使用到警示装置来提高人、车、桩的安全性,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材料多为钢管或者混泥土,而缺乏一定的减震装置,导致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防撞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碰撞现象,不仅会造成装置与车辆的损坏,更会危机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警示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具备防撞性能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时防撞性能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撞性能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桩本体,所述警示桩本体的表面套设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贯穿防护盒的外侧延伸至防护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优选的,所述防护盒内腔顶部的两侧与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与警示桩本体的材质均设置为混泥土材质,所述底座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防护盒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反光条,所述警示桩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光条。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侧与防护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外侧与活动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警示桩本体、防护盒、防撞板、连接杆、活动块、滑杆、第一弹簧、支撑杆、第二弹簧、滑块、滑槽、固定螺栓、第一反光条和第二反光条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材料多为钢管或者混泥土,而缺乏一定的减震装置,导致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防撞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碰撞现象,不仅会造成装置与车辆的损坏,更会危机到驾驶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警示装置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槽,方便了滑块在防护盒内的滑动,减小了滑块与防护盒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固定螺栓,提高了底座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反光条,避免警示桩本体表面的防护盒被破坏后,警示桩本体因缺乏醒目装置而出现被再次碰撞的现象,延长了警示桩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撞板、连接杆、活动块、滑杆、第一弹簧、支撑杆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提高了警示桩本体的防撞性以及行车的安全性,避免了车辆与警示桩本体发生直接的碰撞,造成车、桩同时损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防护盒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警示桩本体、3防护盒、4防撞板、5连接杆、6活动块、7滑杆、8第一弹簧、9支撑杆、10第二弹簧、11滑块、12滑槽、13固定螺栓、14第一反光条、15第二反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包括底座1,底座1与警示桩本体2的材质均设置为混泥土材质,底座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3,通过设置固定螺栓13,提高了底座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桩本体2,警示桩本体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光条15,通过设置第二反光条15,避免警示桩本体2表面的防护盒3被破坏后,警示桩本体2因缺乏醒目装置而出现被再次碰撞的现象,延长了警示桩本体2的使用寿命,警示桩本体2的表面套设有防护盒3,防护盒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反光条14,防护盒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板4,防撞板4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内侧贯穿防护盒3的外侧延伸至防护盒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活动块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7,滑杆7的外侧与防护盒3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7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滑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外侧与活动块6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8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活动块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通过设置防撞板4、连接杆5、活动块6、滑杆7、第一弹簧8、支撑杆9和第二弹簧10的配合使用,提高了警示桩本体2的防撞性以及行车的安全性,避免了车辆与警示桩本体2发生直接的碰撞,造成车、桩同时损坏的现象,第二弹簧10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支撑杆9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防护盒3内腔顶部的两侧与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滑槽12,滑槽12的内壁与滑块11的外侧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槽12,方便了滑块11在防护盒3内的滑动,减小了滑块11与防护盒3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1、警示桩本体2、防护盒3、防撞板4、连接杆5、活动块6、滑杆7、第一弹簧8、支撑杆9、第二弹簧10、滑块11、滑槽12、固定螺栓13、第一反光条14和第二反光条15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材料多为钢管或者混泥土,而缺乏一定的减震装置,导致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防撞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碰撞现象,不仅会造成装置与车辆的损坏,更会危机到驾驶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警示装置的实用性。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设置底座1、警示桩本体2、防护盒3、防撞板4、连接杆5、活动块6、滑杆7、第一弹簧8、支撑杆9、第二弹簧10、滑块11、滑槽12、固定螺栓13、第一反光条14和第二反光条15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材料多为钢管或者混泥土,而缺乏一定的减震装置,导致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防撞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碰撞现象,不仅会造成装置与车辆的损坏,更会危机到驾驶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警示装置的实用性。综上所述,该通信工程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桩本体(2),所述警示桩本体(2)的表面套设有防护盒(3),所述防护盒(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板(4),所述防撞板(4)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侧贯穿防护盒(3)的外侧延伸至防护盒(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活动块(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9)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桩本体(2),所述警示桩本体(2)的表面套设有防护盒(3),所述防护盒(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板(4),所述防撞板(4)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侧贯穿防护盒(3)的外侧延伸至防护盒(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活动块(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的内侧与警示桩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9)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3)内腔顶部的两侧与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滑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光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