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7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锥身,锥身上设置有锥壳,锥身的底部设置有底座,锥身内设置有中空内腔,锥身上设置有若干反光带,锥身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面,安装面上设置有配重台,配重台上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台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槽,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摩擦面,摩擦面上设置有橡胶垫。在该路锥内设置有配重块,通过配重块增加路锥的重量,以达到稳定放置的效果,同时该路锥的锥壳与底座为螺纹连接,可拆卸式设计,该连接结构便于对配重块进行才拆卸,便于对路锥的搬运,底座设置有橡胶垫,可以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保障路锥的防止稳定性。

A stable road co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ble road con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 con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a con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cone body, a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e body, a hollow inner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cone body, a number of reflective tapes are arranged on the cone body, a threa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e body, a mounting surfac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base, a counterweight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urface, and a counterweight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counterweight platform One side of the counterweight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riction surface, and the friction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A counterweight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road cone to increase the weight of the road cone through the counterweight block,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table plac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e shell of the road cone is threaded with the base, which is detachabl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for the removal of the counterweight block, convenient for the handling of the road con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which can increas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ground, and further guarantee the road cone The stability of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
技术介绍
在公路市政作业中,路锥放置在道路中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等,用于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等。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并且保护施工现场设施和人员。在路锥使用时,通常依靠其自身的重量摆放在路面上。但是由于路锥一般由橡胶制成,质量较轻,一旦碰上大风天气,容易被风吹倒倾覆,从而影响交通,导致事故产生。现有的路锥不宜存放、不便携带,使用不方便,为此,提供一种新型的防倾覆路锥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要解决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路锥不宜存放、不便携带,使用不方便,质量较轻,一旦碰上大风天气,容易被风吹倒倾覆,从而影响交通,导致事故产生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锥身,所述锥身上设置有锥壳,所述锥身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锥身内设置有中空内腔,所述锥身上设置有若干反光带,所述锥身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配重台,所述配重台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台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摩擦面,所述摩擦面上设置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锥身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螺纹槽螺纹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采用实心橡胶材质,所述锥身采用PVC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橡胶垫均匀分部在所述摩擦面,所述橡胶垫与所述摩擦面整体模压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锥壳为锥形壳体,所述配重台设置在锥壳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块与所述配重台活动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在该路锥内设置有配重块,通过配重块增加路锥的重量,以达到稳定放置的效果,同时该路锥的锥壳与底座为螺纹连接,可拆卸式设计,该连接结构便于对配重块进行才拆卸,便于对路锥的搬运,底座设置有橡胶垫,可以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保障路锥的防止稳定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推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锥身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图中:1、主体;2、锥身;3、锥壳;4、中空内腔;5、底座;6、配重块;7、反光带;8、螺纹;9、安装面;10、配重台;11、螺纹槽;12、摩擦面;13、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包括主体1,主体1上设置有锥身2,锥身2上设置有锥壳3,锥身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锥身2内设置有中空内腔4,锥身2上设置有若干反光带7,锥身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8,底座5的顶部设置有安装面9,安装面9上设置有配重台10,配重台10上设置有配重块6,配重台10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槽11,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摩擦面12,摩擦面12上设置有橡胶垫13。锥身2与底座5通过螺纹8与螺纹槽11螺纹固定连接。底座5采用实心橡胶材质,锥身2采用PVC材质。若干橡胶垫13均匀分部在摩擦面12,橡胶垫13与摩擦面12整体模压而成。锥壳3为锥形壳体,配重台10设置在锥壳3内。配重块6与配重台10活动连接。具体的工作时,根据环境因素,选用合适的配重块6,将其放置在配重台10上,将锥身2通过螺纹与底座5上的螺纹槽11螺纹固定连接,同时锥身2上设置有反光带7,可以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在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橡胶垫13,通过橡胶垫13增强底座5对地面的摩擦力,以增强路锥主体的稳定性。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在该路锥内设置有配重块,通过配重块增加路锥的重量,以达到稳定放置的效果,同时该路锥的锥壳与底座为螺纹连接,可拆卸式设计,该连接结构便于对配重块进行才拆卸,便于对路锥的搬运,底座设置有橡胶垫,可以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保障路锥的防止稳定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锥身(2),所述锥身(2)上设置有锥壳(3),所述锥身(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所述锥身(2)内设置有中空内腔(4),所述锥身(2)上设置有若干反光带(7),所述锥身(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8),所述底座(5)的顶部设置有安装面(9),所述安装面(9)上设置有配重台(10),所述配重台(10)上设置有配重块(6),所述配重台(10)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槽(11),所述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摩擦面(12),所述摩擦面(12)上设置有橡胶垫(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锥身(2),所述锥身(2)上设置有锥壳(3),所述锥身(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所述锥身(2)内设置有中空内腔(4),所述锥身(2)上设置有若干反光带(7),所述锥身(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8),所述底座(5)的顶部设置有安装面(9),所述安装面(9)上设置有配重台(10),所述配重台(10)上设置有配重块(6),所述配重台(10)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槽(11),所述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摩擦面(12),所述摩擦面(12)上设置有橡胶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置稳定的路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身(2)与所述底座(5)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双星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