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石旺专利>正文

脚架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89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脚架的改良结构,由立杆、接头和支腿等构成,立杆与接头连接成一体,支腿与接头铰接,在该接头上设有凸缘,该凸缘上带有一个透孔,支腿的开叉端与透孔的对应处开设有一对弧形导槽;控制销上设有两凸缘并穿设于弧形导槽与接头凸缘之间,弧形导槽上开设有定位孔。使用时,只要按下控制销即可随意调整支架至理想的高度,并由弹性元件回复力将控制销凸缘卡入弧形导槽上定位孔内,故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支撑稳固,调整收折方便,便于收藏。(*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架,具有地讲是一种适用于灯具,照明设备、麦克风、遮阳伞、桌椅及运动器材等的支撑架的改进结构。一般最为常见的脚架,为了能够使之收折且稳固站立,其中杆与各支脚之间往往必须再借可折合的支撑元件作辅助支撑,使之不致倾倒,如此虽可收折且稳固站立的效果,但严格分析起来 不免发现有若干待解决的缺陷,即其一,常用的脚架由于收折或展开至定位后,均未有适当彼此卡制的作用,因此仅凭支撑元件支撑,稳定度与稳固性不好;其二,常用的脚架由于受制于支撑元件的固定长度,因此无法适应各种实际需要而随时调整立杆的高度,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其三,该常用的脚架由于多了予定数目的支撑元件,因此无形中即会形成占用空间现象,造成摆置,收折之不易,且结构繁杂,制造成本高;其四,该常用的脚架由于使用支撑元件以辅助立杆站立,因而欲收折时尚须一一先弯折该支撑元件,而后再弯折支脚,使之缩小整体的体积,以供收藏,故无法实现快速的操作折合动作。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详细思索,且积多年从事各类产品开发研究的经验,几经试制,终而提出本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架的改进结构,使其以最精简的构造、最简捷的的操作,以实现脚架调整,收折快速方便,且稳固地卡制定位。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脚架的改良结构,使之无需其它辅助支撑元件即可稳固站立,以减小摆放和收折后的占用空间,并相对地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扩大其适用范围,使之即可适用于灯具、照明设备及麦克风,又可适用于遮阳伞、桌椅及运动器材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包括有立杆、支脚、接头,接头中心有一透孔并与该立杆套合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该接头的周缘一体成型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上适当处开设有一透孔;支脚一端呈开叉状,该开叉端叉套在接头的凸出部,并绞接于其上;该开叉端上对应于接头的凸出部上透孔处开设有一对弧形导槽,在弧形导槽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孔;控制销,分别穿设在弧形导槽与接头上透孔之间,其上一体成型两个凸缘,该凸缘直径大于弧形导槽的宽度,且略小于弧形导槽上定位孔的直径;弹性元件,分别套设在控制销上,且装配后恰位于该控制销之一凸缘与接头上透孔内较大直径孔洞内底壁之间。综上述,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效果是显著的其一,由于本技术未采用辅助支撑元件,仅由控制销凸缘与弧形导槽上定位孔的卡制作用,因此,即大大简化了结构,又可保证稳固的支撑;其二,本技术调整高度不必再受制与支撑元件的固定长度,而只调整支脚的支撑角度即可随意改变脚架高度,因此调整方便;其三,本技术收折后体积小,便于收藏,而且收折操作方便。附图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中控制销未进入定位孔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控制销进入定位孔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脚呈水平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支脚呈倾斜一角度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首先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主要由一立杆1、接头2、支脚3、控制销4和弹性元件5组合而成,其中立杆1,由管状或柱状金属或者塑胶材料制造而成;接头2,其中心带有一一体成型的透孔21,该透孔21套合于立杆1的下端并与之固定联接;接头2周缘又一体成型有凸出部22,该凸出部22的数目视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中为3个);在凸出部22的适当处开设有一孔洞221,该孔洞乃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孔洞组合而成,一段孔洞222直径较大而另一段孔洞直径223较小。支脚3,支脚3数目与接头2凸出部22的数目相同,(本实施例中为三个)。支脚3一端呈开叉状31,并用铆钉32或者螺栓分别绞接于接头3的凸出部22上,在开叉端31对应于接头2凸出部22上孔洞221的位置上,开设一弧形导槽33,该弧形导槽33回转中心为支脚3与凸出部22的绞接点32,导槽33上开设有定位孔331,定位孔331的数目视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为两个)亦即在该弧形导槽33上有直径大于导槽33宽度的圆孔。控制销4,其数目与支脚3的数目相同。该控制销4由销轴41及销帽42构成,组合后整体穿设于支脚3的弧形导槽33和接头2上的孔洞221之间。控制销轴41上带有一凸缘43,销帽42上也有一凸缘44,该两凸缘43、44直径大于弧形沟槽33的宽度,而略小于定位孔331的直径。弹性元件5,为一螺旋弹簧,它与控制销4配套使用,分别套设在各控制销4上,且装配后恰位于销轴凸缘43和孔洞221的较大直径孔洞222的内底壁之间,籍其弹力可使控制销4轴向移动。为使收折后的支脚3能与立杆1呈平行合并状态后定位,在接头2的凸出部22的适当处开设一凹槽23,该凹槽23内装设有一弹簧231及钢珠232,且在支脚3的开叉端31上与凹槽23对应之处开设一比钢珠232直径略小的孔洞34,利用该钢珠232与该孔洞34的互相配合,使得支脚3收折至定位后,该钢珠232可适时卡入该孔洞34中,故该收折后的支脚3除非再扳动,否则不致脱落。下面再结合其它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请参见图3、图4,当需要调整本技术的支撑高度或者收折时,先要按压控制销4压缩弹性元件5,从而使控制销4向右发生轴向位移,此时,凸缘43、44率先退出定位孔331,脱离该定位孔的卡制后,该支脚3即可与接头2的绞接处32为轴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的同时,其上开设有弧形导槽33沿该控制销4而位移,直至位移到所希望的角度的定位孔331对准该控制销4时,该控制销即在该弹性元件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左位移,界时,控制销4上的凸缘43、44适时进入所选定的定位孔331内,使得支脚3与接头2卡合后为一体。支脚3倾斜角度的调整可达到控制立杆高度,以适应各种不同使用情况的需要。而调整定位后,由于有控制销4凸缘43、44与定位孔331的卡制作用,可确保结合的稳固而无动摇之虑。图5、图6即示出本技术的两种使用状态。当不欲使用脚架时,只需将该支脚3扳转至与立杆1呈水平状态,此时,该接头2上装设的钢珠232会自动卡入该支脚3开叉端31处所设的孔洞34内,可获致卡致定位,无支脚3松脱掉落,而造成搬动不易及占用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脚架的改良结构,包括有立杆1、支脚3、接头2,接头2中心有一透孔并与该立杆1套合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该接头2的周缘一体成型有凸出部22,该凸出部22上适当处开设有一透孔221;支脚3一端呈开叉状,该开叉端31叉套在接头2的凸出部22,并绞接于其上;该开叉端31上对应于接头2的凸出部22上的透孔221处开设有一对弧形导槽33,在弧形导槽33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孔331;控制销4,分别穿设在弧形导槽33与接头2上透孔221之间,其上一体成型两个凸缘43、44,该凸缘43、44直径大于弧形导槽33的宽度,且略小于弧形导槽33上定位孔331的直径;弹性元件5,分别套设在控制销4上,且装配后恰位于该控制销4之一凸缘43与接头2上透孔221内较大直径孔洞222内底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脚架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2的凸出部22的适当处开设一凹槽23,其内装设有一弹簧231及钢珠232,并在该支脚3的开叉端31上与之对应处开设一直径小于钢珠直径的孔洞34。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架的改良结构,包括有立杆1、支脚3、接头2,接头2中心有一透孔并与该立杆1套合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该接头2的周缘一体成型有凸出部22,该凸出部22上适当处开设有一透孔221;支脚3一端呈开叉状,该开叉端31叉套在接头2的凸出部22,并绞接于其上;该开叉端31上对应于接头2的凸出部22上的透孔221处开设有一对弧形导槽33,在弧形导槽33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孔331;控制销4,分别穿设在弧形导槽33与接头2上透孔221之间,其上一体成型两个凸缘43、44,该凸缘43、44直径大于弧形导槽33的宽度,且略小于弧形导槽33上定位孔331的直径;弹性元件5,分别套设在控制销4上,且装配后恰位于该控制销4之一凸缘43与接头2上透孔221内较大直径孔洞222内底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石旺
申请(专利权)人:赖石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