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78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多个机臂和桨叶,所述机身上设有分布于机身左右两侧的安装部,机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机臂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部枢接,其特点是:所述机臂第二端上设有与所述安装部配合装置的离合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无人机机臂第二端上设有与安装部配合装置的离合器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在机臂实现收折和展开时通过离合器结构实现可靠定位。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采用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凸的POM离合环结构,充分利用了POM自带的润滑性、减磨耐磨性好及强度和刚度高、弹性好等特点,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既能实现机臂收展定位可靠,又操作手感好,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A folding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多旋翼无人机是具有多个机臂的无人驾驶飞机,由机臂上的电机提供动力,机臂相对机身呈放射位置,机臂使无人机所占空间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无人机机臂展开后所占空间大,提高运输成本,并且容易发生磕碰,影响无人机寿命。目前无人机机臂的可折叠方式是将四个机臂向机架的机身中间收折,这样可以很有效地利用空间。但是现有能折叠的无人机,由于是采用将机臂内端通过成本贵的金属转轴连接于机身上,不仅生产成本高,机臂转出和收折时也难以实现很好定位,且操作时手感不强,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另外现有的无人机上的摄像机,在航拍过程中容易受震动影响,导致其画面倾斜和拍摄效果模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无人机工作效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方便收折机臂,又定位结构可靠、生产成本低和操作手感好的折叠无人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多个机臂和设置于所述机臂上的桨叶,所述机身上设有分布于所述机身左右两侧的安装部,所述机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机臂的第一端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机臂的第二端远离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机臂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部枢接,其特点是:所述机臂第二端上设有与所述安装部配合装置的离合器结构,在扳动所述机臂实现收折和展开时通过所述离合器结构实现可靠定位。所述离合器结构可设置为各种半自动的离合结构,为使本技术在使用方便的同时又结构简单,所述离合器结构包括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凸的离合环,所述离合环的一面固定连接于机臂的第二端上,所述安装部上相应地设有能与离合环配合装置的安装腔,该安装腔的内腔壁上相应地设有与卡凸配合卡置的卡槽。一般是在所述离合环的外侧有三个呈120度分隔排布的上述卡凸,这样离合环来回循环转动,机臂展开和收起也是120度。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离合环为POM材料制成的环体。POM是聚甲醛的简称,被誉为“超钢”或者“赛钢”,具有润滑性和减磨耐磨性好、表面光滑及强度和刚度高、弹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为使本技术安装更方便,所述离合环的底面设有定位凸点,所述机臂第二端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定位凸点配合的凹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离合环包括有内、外环体及连接内、外环体的定位孔,所述卡凸设在外环体上,定位孔位于相邻两卡凸之间的外环体内侧处。所述机身上安装有摄像机组件。为防止无人机在航拍过程中发生画面倾斜和震动等现象,所述摄像机组件包括连接于机身底部或机身的机头上的两轴云台、能转动地装置于两轴云台上的摄像机。所述两轴云台与机身的连接处设有减震结构。为了方便机身内的电子元件和电池散热,所述机身的机头和机尾处设有能形成空气对流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本技术由于采用在无人机机臂第二端上设有与安装部配合装置的离合器结构,使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在通过扳动机臂实现收折和展开的同时,又能通过离合器结构实现可靠定位。并且由于本技术还采用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凸的POM离合环结构,充分利用了POM自带的润滑性、减磨耐磨性好、表面光滑及强度和刚度高、弹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使本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既能定位又有手感,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再加上本技术还采用将摄像机装置在两轴云台和设置减震结构,确保了航拍效果。本技术的优点是:一、在保证无人机工作效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方便收折机臂,有效缩小无人机收藏和运输所占的体积,且机臂展开和收折时定位结构可靠,操作手感好,结构又简单、生产成本低。二、能通过两轴云台改进航拍效果,无人机在航拍时不会出现画面倾斜和震动等现象。三、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机臂收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机身上壳体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摄像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离合环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1、多个机臂2和设置于所述机臂2上的桨叶3,所述桨叶3能收合于机臂上。所述机身1上设有分布于所述机身1左右两侧的安装部11,所述机臂2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机臂2的第一端2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机臂2的第二端22远离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机臂的第二端22与所述安装部11枢接,所述机臂的第二端22上设有与所述安装部11配合装置的离合器结构4,在扳动所述机臂2实现收折和展开时通过所述离合器结构4实现可靠定位。所述离合器结构可设置为各种半自动的离合结构,为使本技术在使用方便的同时又结构简单,所述离合器结构4包括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凸41的离合环,所述离合环的一面固定连接于机臂的第二端22上,所述安装部11上相应地设有能与离合环配合装置的安装腔113,该安装腔113的内腔壁上相应地设有与卡凸41配合卡置的卡槽114。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部11包括有安装上壳111、安装下壳112,所述安装上壳111的底面设有能穿过机臂第二端22的转轴5。当然也可以是在安装下壳112上设有所述转轴,属等同。所述离合环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机臂第二端22上,所述安装上壳112底面相应地设有与所述离合环配合装置的安装腔113,该安装腔113的内腔壁上相应地设有与卡凸41配合卡置的卡槽114,所述转轴5位于所述安装腔113的中部,机臂第二端22上相应设有位于离合环中部的轴孔20。一般是在所述离合环的外侧有三个呈120度分隔排布的上述卡凸41。这样离合环在安装腔来回循环转动,机臂展开和收起也是120度。当离合环采用硬性塑料或橡胶做成时,可以是在离合环与机臂连接处之间或机臂与安装下壳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机臂在收折或展开到位时,离合环在复位弹簧的上顶作用下与安装上壳的安装腔配合套装定位;需转动机臂时,只需下压机臂即可使离合环下行脱离安装腔,此时可转动机臂,转到位时松开对机臂的下压,离合环再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实现与安装腔的配合定位。为使本技术结构更简单可靠、操作更方便,且操作手感好,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离合环为POM材料制成的环体。因为POM具有润滑性、减磨耐磨性好、表面光滑及强度和刚度高、弹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当机臂需要收折或展开时,首先用力扳动机臂2转动,由于离合环有点韧性和有点柔性,且弹性好,所以卡凸(波点)41在外力的作用下就会脱出安装腔的卡槽,转到安装上壳111的安装腔两卡槽之间的中间段,同时离合环上的卡凸41在安装腔侧壁的顶置作用下向内陷。在卡凸41转到中间段时用手轻拨机臂2就能转动,当手扳机臂2转120度收折或展开到位时,里面离合环上的卡凸(也叫波点)就会相应的卡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1)、多个机臂(2)和设置于所述机臂(2)上的桨叶(3),所述机身(1)上设有分布于所述机身(1)左右两侧的安装部(11),所述机臂(2)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机臂(2)的第一端(2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机臂(2)的第二端(22)远离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机臂的第二端(22)与所述安装部(11)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第二端(22)上设有与所述安装部(11)配合装置的离合器结构(4),所述离合器结构(4)包括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凸(41)的离合环,离合环的一面固定连接于机臂的第二端(22)上,所述安装部(11)上相应地设有能与离合环配合装置的安装腔(113),该安装腔(113)的内腔壁上相应地设有与卡凸(41)配合卡置的卡槽(114),在扳动所述机臂(2)实现收折和展开时能通过所述离合器结构(4)实现可靠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1)、多个机臂(2)和设置于所述机臂(2)上的桨叶(3),所述机身(1)上设有分布于所述机身(1)左右两侧的安装部(11),所述机臂(2)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机臂(2)的第一端(2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机臂(2)的第二端(22)远离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机臂的第二端(22)与所述安装部(11)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第二端(22)上设有与所述安装部(11)配合装置的离合器结构(4),所述离合器结构(4)包括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凸(41)的离合环,离合环的一面固定连接于机臂的第二端(22)上,所述安装部(11)上相应地设有能与离合环配合装置的安装腔(113),该安装腔(113)的内腔壁上相应地设有与卡凸(41)配合卡置的卡槽(114),在扳动所述机臂(2)实现收折和展开时能通过所述离合器结构(4)实现可靠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环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机臂的第二端(22)上,所述安装部(11)包括有安装上壳(111)、安装下壳(112),所述安装腔(113)设置在安装上壳(111)的底面,所述安装上壳(111)的底面设有能穿过机臂第二端(22)的转轴(5),所述转轴(5)位于所述安装腔(113)的中部,机臂第二端(22)上相应设有位于离合环中部的轴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世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