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顶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54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顶针治具,其包括基座、压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固定机构;基座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大小不同的V形槽;压板平行于基座开设有V形槽的一侧;第一螺栓穿过压板的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上,第二螺栓穿过压板的另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上;固定机构设于基座或基板上并用于对顶针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顶针加工效率的效果。

Die thimble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顶针治具
本技术涉及治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顶针治具。
技术介绍
目前,顶针是塑胶模具配件,主要用于塑胶模具中,将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下来。塑胶模具顶针的种类有:扁顶针、圆顶针、托针、标准顶针、非标准顶针等。顶针由扁位、挂台、外圆及模具产品胶位特征组成,挂台,扁位及外圆为标准化,由标准件厂家一次性加工完成。模具厂家需要根据模具的不同产品特征,对模具顶针进行加工,保证顶针头部特征与模具产品特征一致,同时满足图纸的尺寸要求。顶针头部特征的加工方式一般有磨削、数控设备等。对于复杂特征只能采用数控设备的加工方式。目前,数控设备(例如:数控车床CNC、线切割机床WE、电火花机床EDM)在对顶针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时,通常使用虎钳,对顶针进行装夹;在装夹顶针之前预先将虎钳固定在数控设备的加工平台上。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是:采用虎钳对顶针进行装夹时,虎钳一次只能装夹一支顶针。数控机床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顶针扁位进行(定位)校正及找到加工坐标。因此,虎钳单根装夹顶针的方式,在每装夹一根顶针后,就需要使用校表校正(定位)对顶针的位置进行校定,并且使用机床对顶针进行分中;最终,实现对顶针进行定位并找到顶针中心位置在机床上的位置坐标;综上所述,可见单根单次装夹顶针及加工顶针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顶针加工效率的模具顶针治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具顶针治具,包括基座、压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固定机构;基座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大小不同的V形槽;压板平行于基座开设有V形槽的一侧;第一螺栓穿过压板的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上,第二螺栓穿过压板的另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上;固定机构设于基座或基板上并用于对顶针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顶针进行性固定时,首先,将多根顶针逐一放在多个V形槽中;其次,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对顶针进行初步的夹持固定;最终,同多固定机构对顶针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将多根顶针的同时装夹;在加工完毕后,将顶针拆卸下时,直接旋拧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从而将压板取下,之后便可取走加工后的顶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提高顶针加工效率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槽、圆环体以及螺杆;多个安装槽开设于压板朝向基座的一侧,安装槽与V形槽一一对应;螺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基座中,螺杆的另一端伸入安装槽中,螺杆伸入安装槽的一段螺纹与圆环体的小径侧螺纹连接,圆环体的大径侧与安装槽内壁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针经过压板进行固定后,转动螺杆,螺杆的转动带动圆环体朝向顶针旋转前进,直至圆环体转动前进至抵接在顶针背向V形槽顶点处的一侧,即实现对顶针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杆转动装配于压板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装配于压板中的转动柱,转动柱远离螺杆的一端伸出压板且该端开设有第一内六角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螺杆进行转动,通过内六角扳手和第一内六角凹槽的配合进而带动转动柱的转动,使得操作人员便于通过工具转动转动柱,内六角扳手为模具加工现场常见的工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V形槽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与V形槽的顶点处连通,凹槽内滑动装配有滑块,滑块螺纹连接有垂直于压板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凹槽内壁上,螺纹杆的另一端靠近V形槽的顶点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针经过压板进行固定后,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滑块,沿凹槽朝向顶针滑动,直至滑块朝向压板的一端抵接在顶针背向压板的一侧并使得顶针朝向压板的一侧抵接在压板上,即实现对顶针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滑块靠近V形槽一端与滑块远离V形槽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V形槽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滑块能够对不同大小的顶针均能实现抵接固定;即:滑块能够根据顶针直径的大小相对应的改变滑块从凹槽中滑出部分的长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纹杆远离V形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有转动装配于基座上的转轴,转轴的另一端伸出基座且该端开设有第二内六角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内六角扳手和第二内六角凹槽的配合进而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的转动,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滑块沿凹槽内壁朝向或背向V形槽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压板上开设有供第一螺栓穿过的第一通孔,压板上开设有供第二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螺栓相适配的缺口,以第二螺栓的轴线为圆心转动压板,第一螺栓从缺口处穿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为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安装均建立基础;另一方面,当解除对顶针的夹持并进行下一批的顶针加工时,不需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完全拆下,直需将第一螺纹和第二螺栓拧松,之后以第二螺栓的轴线为圆心转动压板,进而使得缺口处从第一螺栓处经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基座上与V形槽相邻的一侧垂直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模具顶针治具进行固定,固定时,将固定板放置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平台上,并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即可实现对固定板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模具顶针治具进行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当对顶针进行性固定时,首先,将多根顶针逐一放在多个V形槽中;其次,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对顶针进行初步的夹持固定;最终,同多固定机构对顶针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将多根顶针的同时装夹;在加工完毕后,将顶针拆卸下时,直接旋拧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从而将压板取下,之后便可取走加工后的顶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提高顶针加工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A)是图1中A-A面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B)是转动柱、圆柱体以及螺杆,三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基座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螺纹杆、滑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转轴,五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11、V形槽;2、压板;21、缺口;31、第一螺栓;32、第二螺栓;4、固定机构;41、安装槽;42、圆环体;43、螺杆;44、转动柱;45、第一内六角凹槽;51、固定板;52、螺纹孔;61、凹槽;62、螺纹杆;63、滑块;64、第一锥齿轮;65、第二锥齿轮;66、转轴;67、第二内六角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模具顶针治具,包括基座1、V形槽11以及压板2。基座1呈矩形体状。在本实施例中,V形槽11共七个,七个V形槽11在基座1上均匀间隔设置且大小呈阶梯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V形槽11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五个、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顶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压板(2)、第一螺栓(31)、第二螺栓(32)以及固定机构(4);基座(1)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大小不同的V形槽(11);压板(2)平行于基座(1)开设有V形槽(11)的一侧;第一螺栓(31)穿过压板(2)的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1)上,第二螺栓(32)穿过压板(2)的另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1)上;固定机构(4)设于基座(1)或基板上并用于对顶针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顶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压板(2)、第一螺栓(31)、第二螺栓(32)以及固定机构(4);基座(1)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大小不同的V形槽(11);压板(2)平行于基座(1)开设有V形槽(11)的一侧;第一螺栓(31)穿过压板(2)的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1)上,第二螺栓(32)穿过压板(2)的另一端并螺纹连接于基座(1)上;固定机构(4)设于基座(1)或基板上并用于对顶针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针治具,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4)包括安装槽(41)、圆环体(42)以及螺杆(43);多个安装槽(41)开设于压板(2)朝向基座(1)的一侧,安装槽(41)与V形槽(11)一一对应;螺杆(43)的一端转动装配于基座(1)中,螺杆(43)的另一端伸入安装槽(41)中,螺杆(43)伸入安装槽(41)的一段螺纹与圆环体(42)的小径侧螺纹连接,圆环体(42)的大径侧与安装槽(41)内壁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针治具,其特征在于,螺杆(43)转动装配于压板(2)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装配于压板(2)中的转动柱(44),转动柱(44)远离螺杆(43)的一端伸出压板(2)且该端开设有第一内六角凹槽(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针治具,其特征在于,V形槽(11)内壁上开设有凹槽(61),凹槽(61)与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福凌春茂邹建平钟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威鹏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