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13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压紧板、前端板、若干相互平行排列的换热板片、后端板及活动压紧板,固定压紧板、前端板、后端板及活动压紧板的竖直两端通过夹紧螺栓连接,固定压紧板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进口、第二种热媒进口和第三种热媒进口,活动压紧板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出口、第二种热媒出口和第三种热媒出口,前端板、每个换热板片、后端板的上部及下部均开设有三个通孔,固定压紧板与前端板之间、前端板与第一个换热板片之间、每个所述换热板片之间、最后一个换热板片与后端板、后端板与活动压紧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解决了现有平板式换热器不能实现三种热媒同时进行热交换的问题。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three kinds of heat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
,涉及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由于可高效利用低品位热量,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暖通空调领域。为提高热泵系统的运行能效,热泵系统的制冷剂或载能剂往往需要同其它多种热媒进行热交换,由于现有换热器大多只能使两种热媒之间发生热交换,当制冷剂或载能剂需要与其它多种热媒进行换交换时,往往需要多台换热器配合,但这样制冷剂或载能剂与其它热媒只能分步进行换交换,导致换交换的成本增加而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一些可供三种热媒进行同时热交换的换热器,例如有“翅片-套管式三介质复合换热器(中国专利“200710054879.8)”、“一种新型三介质管翅式换热器(中国专利“201520780148.1”)”、“一种蛇管式三介质复合换热器(中国专利“201521084332.9”)”,但采用的均不是平板式换热器。平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应用灵活、制造简单,热媒能在较低的速度下就达到湍流状态,传热效率高,但目前还没有能够使三种热媒进行同时热交换的平板式换热器。“一种多介质板式换热器(中国专利“201410706106.X”)”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对供多种介质进行热量交换的多介质板式换热器,其通过设有中间隔片,将波纹挡板分成两组,这种换热器的本质是一种热媒分步与另外两种热媒进行热交换,也没有实现同时热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解决了现有平板式换热器不能实现三种热媒同时进行热交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压紧板、前端板、若干相互平行排列的换热板片、后端板及活动压紧板,固定压紧板、前端板、后端板及活动压紧板的竖直两端通过夹紧螺栓连接,固定压紧板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进口、第二种热媒进口和第三种热媒进口,活动压紧板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出口、第二种热媒出口和第三种热媒出口,前端板、每个换热板片、后端板的上部及下部均开设有三个通孔,固定压紧板与前端板之间、前端板与第一个换热板片之间、每个换热板片之间、最后一个换热板片与后端板、后端板与活动压紧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密封垫圈包括全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一,密封垫圈二以及密封垫圈三四种。固定压紧板与前端板之间、后端板与活动压紧板之间均设置有不允许热媒流通的全密封垫圈;前端板与第一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一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一个换热板片与第二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二个换热板片与第三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三形成允许第三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三个换热板片与第四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四个换热板片至最后一个换热板片中的每相邻两个换热板片依次按照前端板至第四个换热板片中的每相邻两个换热板片设置的密封垫圈次序进行循环设置,最后一个换热板片与后端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一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固定压紧板与前端板之间、后端板与活动压紧板之间均设置有不允许热媒流通的全密封垫圈;前端板与第一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一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一个换热板片与第二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二个换热板片与第三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三形成允许第三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三个换热板片与第四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四个换热板片至倒数第三个换热板片中的每相邻两个换热板片依次按照前端板至第四个换热板片中的每相邻两个换热板片设置的密封垫圈次序进行循环设置,倒数第三个换热板片与倒数第二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一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倒数第二个换热板片与最后一个换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最后一个换热板片与后端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三形成允许第三种热媒流通通道。每个换热板片上均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形状与全密封垫圈对应。全密封垫圈包括密封垫圈外圈,密封垫圈外圈的上下两端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垫圈一段,相同一端的两个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三段连接,左侧的上下两个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二段与其相邻的密封垫圈外圈侧端连接,右侧的上下两个所述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四段与其相邻的密封垫圈外圈侧端连接。密封垫圈一包括密封垫圈外圈,密封垫圈外圈的上下两端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垫圈一段,相同一端的两个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三段连接,右侧的上下两个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四段与其相邻的密封垫圈外圈侧端连接。密封垫圈二包括密封垫圈外圈,密封垫圈外圈的上下两端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垫圈一段,左侧的上下两个所述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二段与其相邻的密封垫圈外圈侧端连接,右侧的上下两个所述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四段与其相邻的密封垫圈外圈侧端连接。密封垫圈三包括密封垫圈外圈,密封垫圈外圈的上下两端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垫圈一段,相同一端的两个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三段连接,左侧的上下两个所述密封垫圈一段底部通过密封垫圈二段与其相邻的密封垫圈外圈侧端连接。换热板片上冲压有水平平直波纹、人字波纹或斜波纹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通过采用全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一、密封垫圈二以及密封垫圈三分别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的通道、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的通道及允许第三种热媒流通的通道,从而实现一种热媒与其他两种热媒同时进行交换,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全密封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全密封垫圈与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圈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圈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圈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的允许第三种热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图中,1.固定压紧板,2.前端板,3.换热板片,4.后端板,5.活动压紧板,6.第二种热媒进口,7.第二种热媒出口,8.第一种热媒进口,9.第一种热媒出口,10.第三种热媒进口,11.第三种热媒出口,12.密封垫圈外圈,13.密封垫圈一段,14.密封垫圈二段,15.密封垫圈三段,16.密封垫圈四段,17.全密封垫圈,18.密封垫圈一,19.密封垫圈二,20.密封垫圈三,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压紧板(1)、前端板(2)、若干相互平行排列的换热板片(3)、后端板(4)及活动压紧板(5),固定压紧板(1)、前端板(2)、后端板(4)及活动压紧板(5)的竖直两端通过夹紧螺栓连接,固定压紧板(1)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进口、第二种热媒进口和第三种热媒进口,活动压紧板(5)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出口、第二种热媒出口和第三种热媒出口,前端板(2)、每个换热板片(3)、后端板(4)的上部及下部均开设有三个通孔(21),固定压紧板(1)与前端板(2)之间、前端板(2)与第一个换热板片(3)之间、每个所述换热板片(3)之间、最后一个换热板片(3)与后端板(4)、后端板与活动压紧板(5)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压紧板(1)、前端板(2)、若干相互平行排列的换热板片(3)、后端板(4)及活动压紧板(5),固定压紧板(1)、前端板(2)、后端板(4)及活动压紧板(5)的竖直两端通过夹紧螺栓连接,固定压紧板(1)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进口、第二种热媒进口和第三种热媒进口,活动压紧板(5)上设置有第一种热媒出口、第二种热媒出口和第三种热媒出口,前端板(2)、每个换热板片(3)、后端板(4)的上部及下部均开设有三个通孔(21),固定压紧板(1)与前端板(2)之间、前端板(2)与第一个换热板片(3)之间、每个所述换热板片(3)之间、最后一个换热板片(3)与后端板(4)、后端板与活动压紧板(5)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包括全密封垫圈(17),密封垫圈一(18),密封垫圈二(19)以及密封垫圈三(20)四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紧板(1)与前端板(2)之间、后端板(4)与活动压紧板(5)之间均设置有不允许热媒流通的全密封垫圈(17);
所述前端板(2)与第一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一(18)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一个换热板片(3)与第二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19)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二个换热板片(3)与第三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三(20)形成允许第三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三个换热板片(3)与第四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20)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四个换热板片(3)至最后一个换热板片(3)中的每相邻两个换热板片(3)依次按照前端板(2)至第四个换热板片(3)中的每相邻两个换热板片(3)设置的密封垫圈次序进行循环设置,最后一个换热板片(3)与后端板(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一(18)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种热媒换热的平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紧板(1)与前端板(2)之间、后端板(4)与活动压紧板(5)之间均设置有不允许热媒流通的全密封垫圈(17);
所述前端板(2)与第一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一(18)形成允许第一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一个换热板片(3)与第二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19)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二个换热板片(3)与第三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三(20)形成允许第三种热媒流通通道,第三个换热板片(3)与第四个换热板片(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二(20)形成允许第二种热媒流通通道,第四个换热板片(3)至倒数第三个换热板片(3)中的每相邻两个换热板片(3)依次按照前端板(2)至第四个换热板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