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梗胡枝子种子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81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梗胡枝子种子繁殖方法,其步骤是:首先采收未完全成熟的细梗胡枝子果枝,置阴凉处,让其充分后熟,待种子完全成熟变为棕褐色后收集种子;然后用80℃热水软化骨质化种皮,使种子快速膨胀、激活;第三步是播种时将种子和干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撒播;第四步是覆盖地膜育苗,促进出苗快速而整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但操作方便,而且省工省时,通过掌握种子采收时间,对种子进行后熟处理,用热水预处理,出芽率达86%以上,成苗率达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细梗胡枝子人工栽培种子预处理的方法,是种子有性 繁殖生物
,更具体涉及一种细梗胡枝子种子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细梗胡枝子e5pecfe幼wrgate (Thunb.) DC. Prodr.)为豆科胡枝子属植 物,广泛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江苏、福建等全 国大部分地区。种子繁殖方法是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在己受理的细梗胡枝子 栽培方法专利基础上,对其种子繁殖技术方面又做了新的研究。有关文献[刘合刚,刘国社.细梗胡枝子的栽培技术.时珍国医国药,2001, 12(7): 671-672 ;居学峰.细梗胡枝子野生转家种试验.中药禾才,1989, 12 (2): 8 — 9]和细梗胡枝子栽培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510019343.3)曾报道细梗 胡枝子种子的处理方法,其步骤是A、釆种及后熟处理在10-ll月,视细梗 胡枝子种子成熟为棕色时即开始采收果枝,果枝收回后置阴凉处,温度控制在 13-16'C,湿度控制在80-90%,待种子为棕褐色后自动脱落,挑选出饱满的种子, 筛除干燥茎叶入药,除去杂质和瘪种,千粒重在1.95-2.0克,置干燥处保存备 用;B、砂藏法催芽在播种前两个月用湿润细砂藏种,细砂含水量6-7%,种砂 比l: 3-5混拌匀后装入木箱中,置阴凉处,温度控制在10-15C,湿度控制与A 步骤相同,催芽软化种皮骨质化,待种子出现白芽孢后播种,在此期间,10-15 天检査一次,补充水分;C、播种3月上旬,当种子露出芽嘴后,将种子和砂 的比例调配为l: 8再进行条播,播幅15cm,条距35cm,在整好的地上开2 cm 的沟,将调配好的种子撒于沟内,不盖土,覆盖薄膜, 一周后可出苗,出芽后逐 步过度到阳光下生长;D、整地在冬季进行土壤深翻,翌年春播前再进行2-3 次犁耙,犁前按300kg/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整平,作畦,畦宽1. 5-2m,步道宽40cm; E、移栽定植种子育苗在当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幼苗长至10cm 时移栽,移栽株行距按三角对位,即15X20cm错栽;F、田间管理首先是中耕 除草每年4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4月或5月,第二次在5月或6月,第三次在6月或7月,第四次在8月;其次是松土第一年松土不宜深,以后每年松土;第三是搭小篱架、摘心,当苗长到15cm长度时,将其枝条牵起,当苗长到25cm 长度时摘心刺激萌发枝条,萌发枝条长到10cm时可再次摘心;第四是摘花在 开花时及时摘除花蕾;第五是施肥管理第一年施肥一次,以后每年结合中耕和 采收施肥4次;G、采收时间当年种植的在10月采收植物高度的1/3,定植两年在每年的7月和10月分别采收。均是将种子进行湿沙层积预处理,该处理方 法操作时间长,约需两个月;且需要经常观察种子干湿、霉烂等情况,并进行翻 动,较费力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细梗胡枝子种子繁殖方法,该方法简便易 行、繁殖效率高。通过掌握种子留种技术,在进行实验室种子发芽试验的基础上, 采用播前热水浸泡法催芽,发芽率达86%以上。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10-11月间采收细梗胡枝子未完全成熟的带种子的枝条,放置室内阴凉处,让其充分后熟,待种子完全成熟、荚果干后,拍打种子,风选去杂,成熟饱满的种子存于阴凉干燥处,待用。翌年3月中旬,将种子经热水浸泡24小时, 软化骨质化种皮,与干沙混匀播种,覆盖地膜育苗。4-5月或秋季移栽定植。移 栽当年10月即可采收茎叶,晒干得细梗胡枝子药材。一种细梗胡枝子种子繁殖方法,其步骤是1、采种及后熟处理在10-11月间,当细梗胡枝子种子由绿色变为淡棕色时即开始采收果枝,收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温度控制在8-25'C即可),让其充分后熟。待种子完全成熟变为棕褐色 后拍打果枝,筛除干燥茎叶入药,除去杂质和瘪种,挑选出成熟饱满的种子(种 子千粒重为2.52克),置干燥通风处保存备用。没有特殊保存要求。2、种子预处理翌年3月中旬,将种子用8(TC热水浸泡,种子与水比例为 1: 4,用薄膜覆盖,薄膜起到封闭保温效果,在其状态下水温自然冷却(10—15°C), 24小时后滤去水分。3、 播种将种子与干沙按1: 4的比例混合均匀,撒播在已整好的播种地里, 不盖土,浇足水,覆盖薄膜, 一周后即可出苗,出芽后逐渐(白天解开,夜晚盖上)揭开地膜,io天后置于阳光下生长。4、 整地在冬季进行土壤深翻20cm,翌年春播前再进行2-3次犁耙,犁前 按约3000kg/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整平,作畦,畦宽1. 5-2m,步道宽40cm。5、 移栽定植当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幼苗长至10cm左右时移栽。移栽株 行距按三角对位,即15X20cm错栽。栽植深度视根的长度,切记不能窝根,覆 土压实,浇透定根水。6、 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每年保证4次以上中耕除草。第一次在4月中旬或5月上旬;第二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第三次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中旬。(2)松土;第一年松土不宜深(2-4cm),以免伤根, 以后每年松土。(3)搭小篱架、摘心当苗长到15cm左右长度时,将其枝条牵(撑) 起。当苗长到25cm左右长度时摘心刺激萌发枝条,萌发枝条长到10cm时可再次 摘心。(4)摘花在开花时及时摘除花蕾。(5)施肥管理第一年施肥一次,以后 每年结合中耕和采收至少施肥4次,分别在4月下旬、5月下旬、7月中旬、10 月中下旬采收后各施肥一次。肥料以人畜粪水或豆饼腐熟水、腐熟厩肥为主,最 好不用化肥。在6-8月也可根据苗木生长状况进行追施。每次施肥均在植株周围 开穴施下。7、 采收时间当年种植的可在10月上旬采收植物高度的1/3,定植两年以 上的,可在每年的7月上旬和IO月上旬分别采收。1、 在10-11月间,采收未完全成熟(果实为淡棕色)的细梗胡枝子果枝, 置阴凉处(25-8'C即可),让其充分后熟,待种子完全成熟变为棕褐色后,拍打 果枝,收集种子,风选去杂,成熟饱满的种子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待用。2、 翌年3月中旬,将种子用始温8(TC的热水浸泡,种子与水比例为l: 4, 用薄膜覆盖,薄膜起到封闭保温效果,在其状态下水温自然冷却,24小时后滤 去水分。将种子和砂的比例调配为1; 4,混合均匀,撒播于己整好的播种地, 用喷雾的方法浇足水。3、 覆盖地膜。促进种子尽早出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 解决了细梗胡枝子枝子种皮骨质化、不易破壳出芽的问题。2、 种子用8(TC热水浸泡24小时,使坚硬的种皮在温度的影响下快速软化, 水分也易随温度的降低缓慢渗透入种皮,种子开始膨胀,胚芽激活,不 但不影响胚芽的活性,还可使种子在较合适的条件下过渡到出芽。3、 采收未完全成熟的细梗胡枝子果枝是解决种子完全成熟后落地不易发 芽和不便收集的问题,采收果枝能让枝叶营养继续供养种子后熟。4、 播种时将种子和沙的比例调配为1: 4,浇足水后覆地膜,有利于保持合 适的温湿度,促进种子出芽快速、整齐,种子发芽率达86%以上。5、 本方法采用种子播前热水浸泡24小时,预处理时间远比已报道的沙藏 催芽法省工省时,且便于操作,该法种子的出芽率可达86%以上,亦明 显高于已报道80%的出芽率。试验结果表l不同温度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梗胡枝子种子繁殖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采种及后熟处理:在10-11月间,当细梗胡枝子种子由绿色变为淡棕色时即开始采收果枝,收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温度控制在8-25℃,让其充分后熟,种子成熟变为棕褐色后拍打果枝,筛除干燥茎叶入药,除去杂质和瘪种,挑选出成熟饱满的种子,置干燥通风处保存备用;D、整地:在冬季进行土壤深翻20cm,翌年春播前再进行2-3次犁耙,犁前按3000kg/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整平,作畦,畦宽1.5-2m,步道宽40cm;E、移栽定植:当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幼苗长至10cm时移栽,移栽株行距按三角对位,即15×20cm错栽,栽植深度视根的长度,不能窝根,覆土压实,浇透定根水;F、田间管理:首先是中耕除草:每年4次以上中耕除草,第一次在4月中旬或5月上旬;第二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第三次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中旬;其次是松土;第一年松土2-4cm,以免伤根,以后每年松土;第三是搭小篱架、摘心,当苗长到15cm长度时,将其枝条牵起,当苗长到25cm长度时摘心刺激萌发枝条,萌发枝条长到10cm时再次摘心,第四是摘花:在开花时及时摘除花蕾;第五是施肥管理:第一年施肥一次,以后每年结合中耕和采收至少施肥4次,分别在4月下旬、5月下旬、7月中旬、10月中下旬采收后各施肥一次,肥料以人畜粪水或豆饼腐熟水、腐熟厩肥为主,在6-8月根据苗木生长状况进行追施,每次施肥均在植株周围开穴施下;G、采收时间:当年种植的在10月上旬采收植物高度的1/3,定植两年以上的,在每年的7月上旬和10月上旬分别采收;其特征在于:B、种子预处理:3月中旬,将种子用80℃热水浸泡24小时,种子与水比例为1∶4,用薄膜覆盖,水温自然冷却,24小时后滤去水份;C、播种:将种子和干沙按1∶4的比例混合均匀,撒播在已整理好的播种地里,不盖土,覆盖薄膜,一周后可出苗,出芽后揭开地膜,10天后置阳光下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梗胡枝子种子繁殖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采种及后熟处理在10-11月间,当细梗胡枝子种子由绿色变为淡棕色时即开始采收果枝,收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温度控制在8-25℃,让其充分后熟,种子成熟变为棕褐色后拍打果枝,筛除干燥茎叶入药,除去杂质和瘪种,挑选出成熟饱满的种子,置干燥通风处保存备用;D、整地在冬季进行土壤深翻20cm,翌年春播前再进行2-3次犁耙,犁前按3000kg/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整平,作畦,畦宽1.5-2m,步道宽40cm;E、移栽定植当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幼苗长至10cm时移栽,移栽株行距按三角对位,即15×20cm错栽,栽植深度视根的长度,不能窝根,覆土压实,浇透定根水;F、田间管理首先是中耕除草每年4次以上中耕除草,第一次在4月中旬或5月上旬;第二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第三次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中旬;其次是松土;第一年松土2-4cm,以免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王淑慧李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