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及其质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80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菌种的制备、步骤2)培养基的配制、步骤3)培养、步骤4)灭活、步骤5)沉淀干燥、步骤6)粉粹、步骤7)混合、步骤8)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白葡萄球菌粉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方法如下:样品取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标准曲线的制备、总磷量测定、无机磷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效果优于常规的培养基,并且成本低廉,给制药企业节省了原料成本,提高了工业附加值。不会破坏维生素以及其他活性物质,营养成分均衡合理,成本低廉,可完全取代市场常用培养基,发酵效率高,菌粉的产量高。

Processing of Staphylococcus albus powder and its quality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白葡萄球菌粉为一种非致病性的口服细菌制剂,系由非致病性白葡萄球菌液体培养而得的灭活干燥菌体制成。实验表明,其具有近似可待因的镇咳强度,直接作用于延脑咳嗽中枢,对急性咳嗽镇咳作用明显,剂量越大,镇咳作用越强,并有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能使痰量明显减少。发酵法制备获得白葡萄球菌粉是制药企业生产白葡萄球菌粉的唯一途径,但是培养基的成本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目前较多企业采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原料成本高,菌体密度低,企业的利润大大降低。“用液体发酵法生产气管炎菌苗片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山东医药工业1999年”,公开了一种白葡萄球菌培养基,包括蛋白胨0.5%,尿素适量,玉米浆1%,葡萄糖1%,柠檬酸钠0.3%,硫酸镁0.05%以及氯化钠0.5%,该培养基消耗大量蛋白胨以及葡萄糖,成本较高,并且获得的菌体浓度仅达到109CFU/mL级别。需要改进之处在于,如何提高菌体浓度,并且降低培养成本。小麦麸皮(麦麸)是面粉加工的主要副产品,过去,麸皮主要是用作动物饲料,经济价值不高,也有很多厂家将小麦麦麸随意丢弃。小麦麸皮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E、酚类化合物以及无机矿物质等(麦麸的功能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贾天广,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年),已经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包括保健品、食品添加剂、提取膳食纤维和膳食蛋白等,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但由于小麦麸皮成分复杂,其处理工艺难以掌握。细菌培养领域可采用部分麦麸作为补充物,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仅限于对小麦麸皮进行简单处理,作为细菌培养基碳源的部分补充物,用于降低培养基的成本;迄今还没有出现以小麦麸皮为主要原料的白葡萄球菌培养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制备成本高和菌体产量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及其质量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菌种的制备:按无菌要求,把冻干管内的菌种传至若干试管斜面,在37±1℃培养18-24小时,冷藏保存;把试管斜面的菌种传若干扁瓶斜面,在37±1℃培养8-10小时;步骤2)培养基的配制:按照配比,将玉米浆消化液打入种子罐内,加入各物料,用水补至全量,搅拌充分溶解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4-7.6后,灭菌;步骤3)培养:种子罐内温度降至37℃时,将准备好的种子以无菌手续接入种子罐内培养,待菌体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并达到200亿/ml浓度时,取种并移入发酵罐内继续培养;培养时通气量应保持在0.05-0.08MPa,温度应保持在36-38℃之间,PH值每次调整后为7.2-7.4之间,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时,通气量要相应增大;斜面下种4小时,开始取样检测,大瓶菌种下种2小时开始取样检测,发酵罐移种后2小时开始取样检测,检测PH值、浓度、菌型;培养过程中,如泡沫过多可酌情加入消泡剂;根据检测的PH值浓度,补加灭菌后氢氧化钠溶液,使调整后的PH值在7.2-7.4之间,同时补加适量的葡萄糖溶液;步骤4)灭活:菌体大量生长繁殖后,若2-3小时内浓度不再明显上升,PH值和吸收度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经检测合格,按0.6%的比例加入甲醛溶液,搅拌5-10分钟,静置2小时,彻底灭活后,沉淀分离;步骤5)沉淀干燥:将灭活后的发酵液压入沉淀罐,用硫酸调PH值6.0-6.5之间,按1.5-2.5%的比例加入絮凝剂,充分搅拌混合后静置30分钟,分离;将菌泥均匀放置烘盘内,厚度不超过5cm,85-95℃干燥3小时,使干燥失重≤6.0%;步骤6)粉粹:将干燥后的菌块,先通过10目筛粗粉碎成小颗粒,再细粉碎,细粉碎后的菌粉应通过100目筛;步骤7)混合:将菌粉置混合机中,运转10分钟,将菌粉放入料桶内;步骤8)包装:将检验合格的菌粉按20kg/桶包装,检验合格后入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白葡萄球菌粉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方法如下:(1)取本品适量,以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应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取本品1.0g,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7.0%;(CP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IL);(3)取本品1.0g,依法检查(CP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I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4)取本品1.0g,置锥形瓶中,加硫酸5ml,与硝酸5ml,缓缓加热至无烟,再分次滴加硝酸2-3ml,并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放冷,加草酸铵试液7.5ml,缓缓加热至产生白烟,放冷,将内容物转移至测砷瓶中,用少量水洗涤锥形瓶数次,洗液并入测砷瓶中,加盐酸5ml,加水至28ml,同法做空白对照,依法检查(CP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I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2%);(5)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约0.44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磷10μg);(6)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3、0.6、0.9、1.2、1.5ml分别置试管中,各精密加入水至3ml,摇匀,分别精密加入定磷试剂(取3mol/L硫酸溶液-2.5%钼酸铵溶液-水-10%抗坏血酸溶液,临用前按1:1:2:1配制,摇匀)3ml,摇匀,在45℃水浴中反应2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以0号管作为空白对照,照分光光度法(CP2010年版二部附录IVA),在66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以吸收度(A)为横坐标,含磷量(µg)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7)总磷量:取本品约50mg,照氮测定法(CP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D第二法)操作,消化完毕,放冷,加水2ml,置水浴中加热10分钟,将内容物移至2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同法消化制得空白对照,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1ml,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吸收度,在标准曲线上求得磷的µg数;(8)无机磷: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30ml,置振荡器上振摇20分钟(150次/分),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离心管中,精密加沉淀剂(取高氯酸14ml、钼酸铵1g,加水386ml使溶解)5ml,充分混匀后以3000r/min离心15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1ml,以水为空白对照,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收度,在标准曲线上求得磷的µg数即可。本专利技术培养效果优于常规的培养基,并且成本低廉,给制药企业节省了原料成本,提高了工业附加值。不会破坏维生素以及其他活性物质,营养成分均衡合理,成本低廉,可完全取代市场常用培养基,发酵效率高,菌粉的产量高。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菌种的制备:/n按无菌要求,把冻干管内的菌种传至若干试管斜面,在37±1℃培养18-24小时,冷藏保存;把试管斜面的菌种传若干扁瓶斜面,在37±1℃培养8-10小时;/n步骤2)培养基的配制:/n按照配比,将玉米浆消化液打入种子罐内,加入各物料,用水补至全量,搅拌充分溶解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4-7.6后,灭菌;/n步骤3)培养:/n种子罐内温度降至37℃时,将准备好的种子以无菌手续接入种子罐内培养,待菌体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并达到200亿/ml浓度时,取种并移入发酵罐内继续培养;培养时通气量应保持在0.05-0.08MPa,温度应保持在36-38℃之间,PH值每次调整后为7.2-7.4之间,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时,通气量要相应增大;斜面下种4小时,开始取样检测,大瓶菌种下种2小时开始取样检测,发酵罐移种后2小时开始取样检测,检测PH值、浓度、菌型;培养过程中,如泡沫过多可酌情加入消泡剂;根据检测的PH值浓度,补加灭菌后氢氧化钠溶液,使调整后的PH值在7.2-7.4之间,同时补加适量的葡萄糖溶液;/n步骤4)灭活:/n菌体大量生长繁殖后,若2-3小时内浓度不再明显上升,PH值和吸收度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经检测合格,按0.6%的比例加入甲醛溶液,搅拌5-10分钟,静置2小时,彻底灭活后,沉淀分离;/n步骤5)沉淀干燥:/n将灭活后的发酵液压入沉淀罐,用硫酸调PH值6.0-6.5之间,按1.5-2.5%的比例加入絮凝剂,充分搅拌混合后静置30分钟,分离;将菌泥均匀放置烘盘内,厚度不超过5cm,85-95℃干燥3小时,使干燥失重≤6.0%;/n步骤6)粉粹:/n将干燥后的菌块,先通过10目筛粗粉碎成小颗粒,再细粉碎,细粉碎后的菌粉应通过100目筛;/n步骤7)混合:/n将菌粉置混合机中,运转10分钟,将菌粉放入料桶内;/n步骤8)包装:/n将检验合格的菌粉按20kg/桶包装,检验合格后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葡萄球菌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菌种的制备:
按无菌要求,把冻干管内的菌种传至若干试管斜面,在37±1℃培养18-24小时,冷藏保存;把试管斜面的菌种传若干扁瓶斜面,在37±1℃培养8-10小时;
步骤2)培养基的配制:
按照配比,将玉米浆消化液打入种子罐内,加入各物料,用水补至全量,搅拌充分溶解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4-7.6后,灭菌;
步骤3)培养:
种子罐内温度降至37℃时,将准备好的种子以无菌手续接入种子罐内培养,待菌体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并达到200亿/ml浓度时,取种并移入发酵罐内继续培养;培养时通气量应保持在0.05-0.08MPa,温度应保持在36-38℃之间,PH值每次调整后为7.2-7.4之间,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时,通气量要相应增大;斜面下种4小时,开始取样检测,大瓶菌种下种2小时开始取样检测,发酵罐移种后2小时开始取样检测,检测PH值、浓度、菌型;培养过程中,如泡沫过多可酌情加入消泡剂;根据检测的PH值浓度,补加灭菌后氢氧化钠溶液,使调整后的PH值在7.2-7.4之间,同时补加适量的葡萄糖溶液;
步骤4)灭活:
菌体大量生长繁殖后,若2-3小时内浓度不再明显上升,PH值和吸收度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经检测合格,按0.6%的比例加入甲醛溶液,搅拌5-10分钟,静置2小时,彻底灭活后,沉淀分离;
步骤5)沉淀干燥:
将灭活后的发酵液压入沉淀罐,用硫酸调PH值6.0-6.5之间,按1.5-2.5%的比例加入絮凝剂,充分搅拌混合后静置30分钟,分离;将菌泥均匀放置烘盘内,厚度不超过5cm,85-95℃干燥3小时,使干燥失重≤6.0%;
步骤6)粉粹:
将干燥后的菌块,先通过10目筛粗粉碎成小颗粒,再细粉碎,细粉碎后的菌粉应通过100目筛;
步骤7)混合:
将菌粉置混合机中,运转10分钟,将菌粉放入料桶内;
步骤8)包装:
将检验合格的菌粉按20kg/桶包装,检验合格后入库。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葡萄球菌粉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方法如下:
(1)取本品适量,以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应为革兰氏阳性球菌;
(2)取本品1.0g,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7.0%;(C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凡友王世礼胡百忠秦承盟王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