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7566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立柱一侧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两端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夹爪;第一转轴一端设有第一带轮;第二滑块上设有夹爪;第一滑块上端通过第一油缸与顶板连接,第二滑块上端通过第二油缸与第二滑块连接;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板上部的第一双头电机、与第一双头电机输出轴两端连接的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带轮,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车架的两端设置了夹爪,利用夹爪支撑卷筒,避免了卷筒转动时脱离滑轮,保证了卷筒的稳定性,且在顶板上部设置了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装置带动卷筒转动,避免了人工拉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放线的效率。

A multi cable paying off device for cable e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生产后基本上都是卷在卷筒上,然后将卷筒(卷有线缆)输送至需要安装或更换的地段,最后采用专用的放线装置对卷在卷筒的线缆进行放线,传统的线缆放线装置使用时,先将放线装置的支撑滑块降低,再将一根钢管从滑块的一端插入卷筒内部,从卷筒的另一端穿出并搭放在放线装置另一侧支撑滑块上,由于卷筒的重量高达数吨,为了有效的支撑卷筒,往往需要较粗的钢管,不仅使得工人在穿管时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而且穿管的效率较低,而且钢管简单地搭放在滑块的滑轮上,卷筒转动时存在脱离滑轮的隐患,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在放线的时候需要人工拉扯线缆,由于线缆重量大,人工拉扯费时费力,工人劳动量大,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在车架的两端设置了夹爪,利用夹爪支撑卷筒,避免了卷筒转动时脱离滑轮,保证了卷筒的稳定性,且在顶板上部设置了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装置带动卷筒转动,避免了人工拉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放线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包括车架、驱动装置,所述车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下部便于放线装置移动的滚轮、设置在滚轮一侧的支腿、设置在底板上部起支撑作用的立柱、连接两侧立柱顶部的顶板,所述立柱一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两端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夹爪,所述夹爪包括卡盘、调节爪,所述卡盘采用现有的三爪卡盘,调节爪安装在卡盘的手指上;所述卡盘一侧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轴承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有第一带轮;所述支腿包括与底板相连的连杆、设置在连杆一端的螺套、设置在螺套内部的螺柱、设置于螺柱底部的脚垫以及设置在螺柱上端的把手;通过转动把手,使螺柱下端的脚垫与地面接触,从而保证了防线装置的稳定性。所述顶板下部一侧设有若干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若干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一侧设有挂板,所述挂板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两端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安装在挂板上,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夹爪;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通过第一油缸与顶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通过第二油缸与第二滑块连接;使用时,控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伸长,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一侧的夹爪下降至卷筒的中心孔处,移动车架将靠近立柱一侧的夹爪插入卷筒的中心孔内部,并调节夹爪,使调节爪的外部抵住中心孔的内壁,然后推动挂板,挂板在第三滑轨上滑动至挂板一侧的夹爪插入卷筒的中心孔内部后,调节夹爪,同样使调节爪的外部抵住中心孔的内壁,然后控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同步收缩,将卷筒提起,避免了卷筒转动时脱离滑轮,保证了卷筒的稳定性;且多组挂板同时使用时,能够对多条线缆同时进行放线,提高了放线的效率。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板上部的第一双头电机、与第一双头电机输出轴两端连接的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转轴活动地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安装在顶板上,双头电机采用市售成熟产品,例如采用江菱JIMD280型5.5KW双头电动打磨机,其结构原理不再详述;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第一双头电机通过第二带轮带动第一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卷筒转动,避免了人工拉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放线的效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挂板下部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限制了第二滑块的运动范围,避免了第二滑块脱落;所述第三滑轨两端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限制了第三滑块的运动范围,避免了挂板掉落;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紧固旋钮,紧固旋钮将第三滑块与第三滑轨固定,避免了卷筒提升时,挂板滑动造成卷筒掉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顶板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与顶板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活动连接在支撑板上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滑动地设有若干绕线轮,所述绕线轮设置在卷筒的上部,且绕线轮的数量与卷筒的数量相等,线缆头从卷筒上取下后绕过绕线轮,避免了线缆拖地造成损伤;滑动的绕线轮便于绕线轮随线缆位置的变动而移动,避免了线缆从绕线轮上脱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转轴一侧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滑动地安装有压线轮,所述压线轮与绕线轮的位置相对应,线缆位于绕线轮与压线轮之间,压线轮进一步避免了线缆从绕线轮上脱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第三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双头电机通过第三带轮带动第四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上的绕线轮转动,对线缆输送提供动力,避免了人工拉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四转轴安装在第一调节槽内部,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通过拉簧连接,拉簧保证了绕线轮和压线轮与线缆接触的效果,从而保证了线缆的输送效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绕线轮和压线轮两侧均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圈,齿圈避免了绕线轮与压线轮转动时产生打滑现象,保证了线缆的输送效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底板一侧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第一校直装置,所述第一校直装置纵向布置,所述第一校直装置包括设置在托板上部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设有若干校直辊,所述校直辊上部一侧设有若干压辊,所述校直辊和压辊安装在第四转轴上,所述第四转轴通过轴承与安装座活动连接,且压辊与校直辊交错布置,线缆放置在压辊与校直辊之间,对线缆进行纵向校直,避免了电缆防线时产生翘头、弯曲等缺陷;所述第一校直装置一侧设有第二校直装置,所述第二校直装置水平布置,第二校直装置与第一校直装置结构相同,其结构不再详述,第二校直装置对线缆进行横向校直,进一步避免了电缆防线时产生弯曲等缺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校直辊上的第四转轴一端贯穿安装座设有第五带轮,相邻的第五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设有第二双头电机,第二双头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与一端的第五带轮连接;第二双头电机带动第五带轮转动,对电缆校直的同时对电缆进行输送,增强了电缆的防线效果;所述校直辊与压辊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拨齿,所述拨齿由防滑橡胶制成,拨齿避免了电缆与校直辊或压辊产生打滑,进一步增强了电缆的防线效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座设有若干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内部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二调节槽两侧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第四滑块安装在滑槽内部,压辊的第四转轴安装在第四滑块上,所述第四滑块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有螺杆,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螺杆上端连接有手轮;转动手轮调节第四滑块的高度,从而调节压辊的高度,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线缆进行校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车架的两端设置了夹爪,利用夹爪支撑卷筒,避免了卷筒转动时脱离滑轮,保证了卷筒的稳定性,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包括车架、驱动装置,所述车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下部便于放线装置移动的滚轮、设置在滚轮一侧的支腿、设置在底板上部的立柱、连接两侧立柱顶部的顶板,所述立柱一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两端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立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夹爪,所述夹爪包括卡盘、调节爪,调节爪安装在卡盘的手指上,所述夹爪插入卷筒的中心孔内部;所述卡盘一侧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轴承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有第一带轮;所述支腿包括与底板相连的连杆、设置在连杆一端的螺套、设置在螺套内部的螺柱、设置于螺柱底部的脚垫以及设置在螺柱上端的把手;/n所述顶板下部一侧设有若干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若干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一侧设有挂板,所述挂板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两端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安装在挂板上,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夹爪;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通过第一油缸与顶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通过第二油缸与第二滑块连接;/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板上部的第一双头电机、与第一双头电机输出轴两端连接的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转轴活动地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包括车架、驱动装置,所述车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下部便于放线装置移动的滚轮、设置在滚轮一侧的支腿、设置在底板上部的立柱、连接两侧立柱顶部的顶板,所述立柱一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两端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立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夹爪,所述夹爪包括卡盘、调节爪,调节爪安装在卡盘的手指上,所述夹爪插入卷筒的中心孔内部;所述卡盘一侧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轴承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有第一带轮;所述支腿包括与底板相连的连杆、设置在连杆一端的螺套、设置在螺套内部的螺柱、设置于螺柱底部的脚垫以及设置在螺柱上端的把手;
所述顶板下部一侧设有若干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若干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一侧设有挂板,所述挂板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两端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安装在挂板上,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夹爪;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通过第一油缸与顶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通过第二油缸与第二滑块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板上部的第一双头电机、与第一双头电机输出轴两端连接的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转轴活动地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下部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三滑轨两端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紧固旋钮,紧固旋钮将第三滑块与第三滑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与顶板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活动连接在支撑板上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滑动地设有若干绕线轮,所述绕线轮设置在卷筒的上部,且绕线轮的数量与卷筒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一侧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滑动地安装有压线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映歧张传磊贾军刘宁吕广风张红卫赵延玲张华周丽潘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