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米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00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米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保质期长色泽良好的马铃薯米。本发明专利技术按照重量组份包括以下组份:米粉46‑60份、鲜马铃薯45‑48份、植物油1.3‑16份、调质剂2.2‑2.5份、白糖0.8‑1份、食用盐0.1‑0.2份和白矾0.05‑0.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所制备的马铃薯米采用的是鲜马铃薯,同时添加了原料避免了马铃薯褐变的问题,在保证了马铃薯米的质量问题的同时保证了马铃薯米的外观。

A kind of potato rice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米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且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等国得到广泛种植,其中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总产量最多的国家。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脂肪、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等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可消化成分高,易被人体吸收,其品质与动物蛋白相近,可与鸡蛋媲美。与稻谷、小麦、玉米并称为中国四大主粮作物,其营养组成远优于我们日常使用的大米、面粉。将马铃薯制成主食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主粮产量,增加主食品种,而且还能提升主食营养成分,改善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目前,马铃薯加工制品主要有冷冻马铃薯产品、马铃薯条(片)、马铃薯泥、薯泥复合制品、淀粉以及马铃薯全粉等。用于主食化的马铃薯产品主要有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全粉。同时制备马铃薯米由于鲜马铃薯褐变速度迅速,不方便操作,为了避免其褐变问题,因需加入碱或酸,存在食品安全的风险,因此目前市场上的马铃薯米的主要原料为马铃薯粉,其生产方法均存在工艺路线复杂,操作繁琐,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同时利用马铃薯淀粉或马铃薯全粉制备的主食还失去了马铃薯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款通过鲜马铃薯制备马铃薯米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马铃薯米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鲜马铃薯制备且防止马铃薯褐变营养丰富,的马铃薯米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马铃薯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米粉的制备:选择荞麦、麦子、粳米和稻谷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其进行浸泡,然后粉碎将其粉碎制备成米粉。(2)马铃薯泥的制备:将新鲜马铃薯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脱皮,然后将新鲜马铃薯放置在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在马;(3)调质:将步骤(1)和步骤(2)所制备的米粉取46-60份,取鲜马铃薯泥45-48份,铃薯泥中按照重量组份添加植物油1.3-1.6份、变性淀粉2.2-2.5份、白糖0.8-1份、食用盐0.1-0.2份和白矾0.05-0.1份将其进行混合调质;(4)制粒:通过米粒成型机将步骤(3)所得产品进行挤压成型;(5)冷却分级:将步骤(4)所得产品冷却烘干至室温,然后根据粒径大小进行分级筛分;(6)检验包装:对步骤(5)所得产品进行检验、包装。优选地,所述调质剂为变性淀粉,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淀粉含量增加,避免一些质量较差的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较少的品种,导致由于淀粉的含量较少导致马铃薯米的成型效果差的问题。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调质时间为3-5min,为了避免在调质过程中由于调质时间过长导致马铃薯发生褐变的问题。优选地,所述挤压成型过程为:将步骤(3)所得的产品加入双螺杆挤压机,控制挤压机Ⅱ区温度为85~95℃,Ⅰ区温度为55~58℃、Ⅲ区温度为60~65℃,螺杆转速为250~300rpm,物料经挤压熔融后通过模头成型、切刀切断为米粒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目前马铃薯主食化食品一般是加入马铃薯淀粉做的馒头,面条等,保质期短,不易贮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马铃薯米保质期长,能作为军粮供应,同时本专利技术中制备马铃薯米采用的是鲜马铃薯,鲜马铃薯的含量占马铃薯米整体含量的50%左右,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同时采用的鲜马铃薯避免在里面添加过多的碱导致食品安全出问题。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马铃薯米在调质过程中添加物质保证了马铃薯在调质后不会产生褐变等问题,同时添加物质不包含大多添加剂,在保证了马铃薯米质量的同时使得马铃薯米的色泽和外观使得更加有食欲。3.本专利技术种调质剂为变性淀粉,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淀粉含量增加,避免一些质量较差的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较少的品种,导致由于淀粉的含量较少导致马铃薯米的成型效果差的问题。具体实施方案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米粉的制备:选择荞麦、麦子和粳米,将其进行浸泡,然后粉碎将其粉碎制备成米粉。(2)马铃薯泥的制备:将新鲜马铃薯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脱皮,然后将新鲜马铃薯放置在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将鲜马铃薯完全打碎成浆;(3)调质:将步骤(1)和步骤(2)所制备的米粉取46份,取鲜马铃薯泥45份,铃薯泥中按照重量组份添加植物油1.3份、变性淀粉2.2份、白糖0.8份、食用盐0.1份和白矾0.05份将其进行混合调质,调质时间3min;(4)制粒:通过米粒成型机将步骤(3)所得产品加入双螺杆挤压机,控制挤压机Ⅱ区温度为85℃,Ⅰ区温度为55℃、Ⅲ区温度为60℃,螺杆转速为250rpm,物料经挤压熔融后通过模头成型、切刀切断为米粒形状;(5)冷却分级:将步骤(4)所得产品冷却烘干至室温,然后根据粒径大小进行分级筛分;(6)检验包装:对步骤(5)所得产品进行检验、包装。实施例2一种马铃薯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米粉的制备:选择荞麦和稻谷中,将其进行浸泡,然后粉碎将其粉碎制备成米粉。(2)马铃薯泥的制备:将新鲜马铃薯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脱皮,然后将新鲜马铃薯放置在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将鲜马铃薯完全打碎成浆;(3)调质:将步骤(1)和步骤(2)所制备的米粉取52份,取鲜马铃薯泥46份,铃薯泥中按照重量组份添加植物油1.4份、变性淀粉2.3份、白糖0.9份、食用盐0.15份和白矾0.08份将其进行混合调质,调质时间4min;(4)制粒:通过米粒成型机将步骤(3)所得产品加入双螺杆挤压机,控制挤压机Ⅱ区温度为90℃,Ⅰ区温度为56℃、Ⅲ区温度为63℃,螺杆转速为280rpm,物料经挤压熔融后通过模头成型、切刀切断为米粒形状;(5)冷却分级:将步骤(4)所得产品冷却烘干至室温,然后根据粒径大小进行分级筛分;(6)检验包装:对步骤(5)所得产品进行检验、包装。实施例3一种马铃薯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米粉的制备:选择荞麦、麦子、粳米和稻谷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其进行浸泡,然后粉碎将其粉碎制备成米粉。(2)马铃薯泥的制备:将新鲜马铃薯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脱皮,然后将新鲜马铃薯放置在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将鲜马铃薯完全打碎成浆;(3)调质:将步骤(1)和步骤(2)所制备的米粉取60份,取鲜马铃薯泥48份,铃薯泥中按照重量组份添加植物油1.6份、变性淀粉2.5份、白糖1份、食用盐0.2份和白矾0.1份将其进行混合调质,调质时间为5min;(4)制粒:通过米粒成型机将步骤(3)所得产品加入双螺杆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米,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包括以下组份:米粉46-60份、鲜马铃薯45-48份、植物油1.3-1.6份、调质剂2.2-2.5份、白糖0.8-1份、食用盐0.1-0.2份和白矾0.05-0.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米,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包括以下组份:米粉46-60份、鲜马铃薯45-48份、植物油1.3-1.6份、调质剂2.2-2.5份、白糖0.8-1份、食用盐0.1-0.2份和白矾0.05-0.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粉的原料包括荞麦、麦子、粳米和稻谷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剂为变性淀粉。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米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米粉的制备:选择荞麦、麦子、粳米和稻谷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其进行浸泡,然后粉碎将其粉碎制备成米粉。
(2)马铃薯泥的制备:将新鲜马铃薯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脱皮,然后将新鲜马铃薯放置在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在马;
(3)调质:将步骤(1)和步骤(2)所制备的米粉取46-6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恺郑勤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