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与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类品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特点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只收割稻株的上三分之二部分,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三分之一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水稻。传统技术中,再生稻品种主要采用水稻品种,不仅耗水多、管理繁琐,而且头季收割时土壤过湿易造成碾压过度影响下季生产。另外,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已出现了季节性短缺,劳动力成本高,农民对高产节本高效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再生稻的生产效益和效率,有必要对再生稻的栽培技术和条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旱稻品种:选用再生力强、熟期适当、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旱稻品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n(1)选择旱稻品种:选用再生力强、熟期适当、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旱稻品种;/n(2)头季稻种植收割:将步骤(1)中选择旱稻品种进行头季稻的种植和收割,所述种植过程中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灌水至形成1~3cm水层,再向田间追施促芽肥;/n(3)头季稻留桩:头季稻收获时按照30~45cm的平均高度进行留桩;/n(4)培育再生稻节:头季稻收割后立即向留桩的田间灌水至水层高度为1~3cm,并施用提苗肥;/n(5)水分管理:在栽插期、分蘖期、孕穗期维持浅水层,在栽插期、分蘖期、孕穗期维持浅水层,其余时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旱稻品种:选用再生力强、熟期适当、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旱稻品种;
(2)头季稻种植收割:将步骤(1)中选择旱稻品种进行头季稻的种植和收割,所述种植过程中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灌水至形成1~3cm水层,再向田间追施促芽肥;
(3)头季稻留桩:头季稻收获时按照30~45cm的平均高度进行留桩;
(4)培育再生稻节:头季稻收割后立即向留桩的田间灌水至水层高度为1~3cm,并施用提苗肥;
(5)水分管理:在栽插期、分蘖期、孕穗期维持浅水层,在栽插期、分蘖期、孕穗期维持浅水层,其余时间主要依靠自然降雨;
(6)收割:待再生稻黄熟后进行收取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旱稻品种为丰两优香一号、旱优73或旱优113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再生稻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为仆,徐国华,谢磊,柳冕,张毅,许晖,吴芸紫,杨洪勇,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