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汉平原是黄桃之乡(三湖黄桃),同时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面积大。
[0003]目前江汉平原地区的小龙虾和水稻共生养殖模式为一稻一虾,小龙虾产量低,同时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并且江汉平原地区的农业种养技术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如何有效利用江汉平原地区的地理优势,最大限度开发高经济收益的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是目前行业内一直探索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稻
‑
虾
‑
果
‑
菇周年生态高效种养,是一种集水肥与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集成,有利于江汉平原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
[0005]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具体包括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黄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黄桃栽培以及蘑菇种植;所述种养方法具体如下:于3月中旬至5月下旬养殖小龙虾;于6月上旬至10月下旬种植水稻;于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种植蘑菇;黄桃栽培与蘑菇种植进行间作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养地区为江汉平原地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龙虾养殖方法如下:在水稻田利用20%的面积来繁育为80%的面积稻田提供虾苗,实现繁养分离,田中不挖环沟、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进水口与排水口均放置60目的筛,过滤杂质;2月底3月初在水稻20%的育养场所投放小龙虾虾苗;养殖一个月后捕捞小龙,并投放第二批小龙虾虾苗;待第二批小龙虾捕捞后,开始培育水稻秧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虾苗规格为0.8cm,每亩按30斤投放虾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种植方法如下:于6月上旬进行水稻直播,6
‑
9月实行虾稻共生;7月下旬割掉水花生的水上部分,减少高温作用下病原体传播;8月下旬捕捞第三批小龙虾;10月下旬收获水稻;晒田,消毒准备种植大球盖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株型紧凑型、高品质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播种前进行晒种和消毒,每亩用种量为1.5
‑
1.8kg;水稻播种10d后每亩追施4
‑
5kg的尿素,播后25d后每亩追施5kg尿素;水稻3叶期进行浅水灌溉,扬花期保持水层5
‑
10c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芸紫,张华,许晖,谢磊,徐国华,徐正猛,余为仆,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