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学病人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492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病人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号采样模块、定位识别模块、数据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阈值模块、急救控制模块,以在单位时间5分钟内,出现4次以上高电平时间段,并且时间段越来越长为触发提前预警条件,出现呼吸异常或心脏骤停、体温上升较高现象时,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达到阈值,直接出现紧急预警,重症医学病人在经历提前预警条件后,极端时间内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达到阈值,又触发紧急预警,实现进一步提前实时监测信号的变化,提前进行干预挽救重症医学病人,为医生抢救争取更可能多地时间。为医生抢救争取更可能多地时间。为医生抢救争取更可能多地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医学病人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病人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重症医学病人监控环境下,都是依靠数据流进行实时监控,当病人某一生命特征出现明显异常时,比如呼吸异常或心脏骤停、体温上升较高,才会触发重症医学病人监控预警,需要急救医生立刻赶到进行抢救,此时重症医学病人预警为医生抢救时间很急促,由于单纯的数据量监控重症医学病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达到一定阈值数据时,才能触发预警,而不能更精确地实时异常分析,因此需要在数据流进行实时监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前实时监测信号的变化,才能提前进行干预挽救重症医学病人,为医生抢救争取更可能多地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病人监测系统,采用检测电信号的变化提前对重症医学病人生命特征进行监测预警,为医生抢救争取更可能多地时间。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号采样模块、定位识别模块、数据库,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阈值模块、急救控制模块,具体步骤如下:S1,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并发送信号至第三控制单元内,所述信号采样模块实时对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发送的重症病人生命特征信号采样,定义为采样电信号B;S2,所述定位识别模块采集重症医学病人的身份编号信息发送至信号采样模块,所述信号采样模块以身份编号信息为标记,采样电信号B为数据内容,融合处理成数据包C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内;S3,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身份编号信息提取数据库内对应的正常生命特征电信号B

1,并分别提取采样电信号B和正常生命特征电信号B

1的峰值信号B

2和B
‑1‑
1,然后运用减法器计算峰值信号B

2和B
‑1‑
1的差值,得到连续的差值信号B

3,并发送差值信号B

3至第二控制单元内;S4,所述阈值模块根据身份编号信息提取所述数据库内差值信号对应的上限阈值信号B
‑3‑
1和下限阈值信号B
‑3‑
2,然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运用比较器比较连续的差值信号B

3和对应的上限阈值信号B
‑3‑
1,差值信号B

3大时,记为高电平信号1,反之,阈值信号B
‑3‑
1大于或等于差值信号B

3时,记为低电平信号0,同时第二控制单元运用比较器比较连续的差值信号B

3和对应的下限阈值信号B
‑3‑
2,差值信号B

3大时,记为低电平信号0,反之,下限阈值信号B
‑3‑
2小于或等于差值信号B

3时,记为高电平信号1;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将连续出现高电平信号1的时间段储存,得到高电平信号1连续出现的时间段,并依次记录为T1、T2、T3

Tn,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以5分钟为单位时间,在单位时间5分钟内,出现4次以上高电平
时间段,并且时间段越来越长,也即是Tn >

T4>T3>T2>T1,判定为采样电信号B异常,第二控制单元发送第一预警信号至所述急救控制模块,反之,单位时间5分钟内,未出现4次以上高电平时间段,或出现4次以上高电平时间段但时间段并未越来越长,判断为电信号B属于正常波动,第二控制单元不发送第一预警信号至所述急救控制模块;S5,所述第三控制单元接收信息采集模块发送的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并且以身份编号信息调取阈值模块内对应的重症病人生命特征信号额定数据信号A

1,然后第三控制单元比较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和额定数据信号A

1,A> A

1时,第三控制单元发送第二预警信号至所述急救控制模块,反之,第三控制单元不发送第二预警信号至所述急救控制模块。
[0005]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采用两种预警方式,第一种先运用步骤S3、S4中,检测采样电信号B波动状态,以在单位时间5分钟内,出现4次以上高电平时间段,并且时间段越来越长为触发提前预警条件,第二种预警为紧急预警,也即是步骤S5中,出现呼吸异常或心脏骤停、体温上升较高现象时,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达到阈值,直接出现紧急预警,第二种紧急预警为第一种提前预警的补充报警,正常情况下,提前预警,检测并及时干预重症医学病人身体状况,避免重症医学病人发生呼吸异常或心脏骤停、体温上升较高,也即是不会发生紧急预警,但是另外一种情况,重症医学病人在经历提前预警条件后,极端时间内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达到阈值,又触发紧急预警,实现进一步提前实时监测信号的变化,提前进行干预挽救重症医学病人,为医生抢救争取更可能多地时间。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重症医学病人监测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0008]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09]为了实现进一步提前实时监测信号的变化,提前进行干预挽救重症医学病人,为医生抢救争取更可能多地时间,首先考虑到现有的重症医学病人监测预警,主要依据重症医学病人监测信号达到一定的阈值,就会触发预警,此时也即是重症医学病人已经出现了呼吸异常或心脏骤停、体温上升较高现象,急需抢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此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号采样模块、定位识别模块、数据库,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阈值模块、急救控制模块,具体步骤如下:S1,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并发送信号至第三控制单元内,所述信号采样模块实时对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发送的重症病人生命特征信号采样,定义为采样电信号B,其中重症医学病人的身份编号信息包括重症医学病人的科室、房间号、床号、主治医生姓名; S2,所述定位识别模块采集重症医学病人的身份编号信息发送至信号采样模块,所述信号采样模块以身份编号信息为标记,采样电信号B为数据内容,融合处理成数据包C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内;
由于重症医学病人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在触发阈值预警前,其电信号会有一段时间内的异常波动,当一直处于异常波动时间内,就会触发预警,因此采用两种预警方式,第一种先运用步骤S3、S4中,检测采样电信号B波动状态,以在单位时间5分钟内,出现4次以上高电平时间段,并且时间段越来越长为触发预警条件,单位时间5分钟内且是出现4次以上高电平时间段,是考虑到病人生病特征恶化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在最前期波动时,仅仅会出现极短时间内的波动,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病人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号采样模块、定位识别模块、数据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阈值模块、急救控制模块,具体步骤如下:S1,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重症病人生命特征电信号A,并发送信号至第三控制单元内,所述信号采样模块实时对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发送的重症病人生命特征信号采样,定义为采样电信号B;S2,所述定位识别模块采集重症医学病人的身份编号信息发送至信号采样模块,所述信号采样模块以身份编号信息为标记,采样电信号B为数据内容,融合处理成数据包C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内;S3,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身份编号信息提取数据库内对应的正常生命特征电信号B

1,并分别提取采样电信号B和正常生命特征电信号B

1的峰值信号B

2和B
‑1‑
1,然后运用减法器计算峰值信号B

2和B
‑1‑
1的差值,得到连续的差值信号B

3,并发送差值信号B

3至第二控制单元内;S4,所述阈值模块根据身份编号信息提取所述数据库内差值信号对应的上限阈值信号B
‑3‑
1和下限阈值信号B
‑3‑
2,然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运用比较器比较连续的差值信号B

3和对应的上限阈值信号B
‑3‑
1,差值信号B

3大时,记为高电平信号1,反之,阈值信号B
‑3‑
1大于或等于差值信号B

3时,记为低电平信号0,同时第二控制单元运用比较器比较连续的差值信号B

3和对应的下限阈值信号B
‑3‑
2,差值信号B

3大时,记为低电平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绍飞
申请(专利权)人: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