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682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包括:输入端子、整流单元、电池、逆变单元、输出端子和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端子与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输入端子还与整流单元电性连接。整流单元与电池电性连接,电池与逆变单元电性连接,逆变单元与第二输入接口电性连接,输出接口与输出端子电性连接。在输入端子为电池充电时,输入端子用于通过第一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为输出端子供电。本申请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在输入端子有输入时,切换开关切换为输入模式,输入端子在对电池充电的同时能给输出负载也供电,达到了逆变电源充放电一体化的要求。

Parallel inverter charge discharge integrate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
本申请涉及模块化逆变电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和网络应用的复杂性、精密性与综合性日益增加,用户对于逆变电源系统的高扩展冗余性、持续可靠性、高质量供的电需求也随之俱增,模块化逆变电源系统的出现是对传统逆变电源系统的继承和发展。模块化逆变电源系统相较于传统逆变电源系统,其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但是模块化逆变电源系统在电池充电时,不能实现对交流负载进行供电,达不到模块化逆变电源系统同时充放电的需求,制约了模块化逆变电源系统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同时给电池充电和给负载供电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包括输入端子、整流单元、电池、逆变单元、输出端子和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端子还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输出端子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为所述电池充电时,所述输入端子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为所述输出端子供电;在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电池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为所述输出端子供电。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开关还包括零线接口和按钮,所述零线接口分别与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按钮为手动切换按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端子用于接收市电输入,所述输入端子包括五个。五个所述输入端子包括三个火线输入端子、一个零线输入端子、一个地线端子。三个所述火线输入端子通过一个三相输入开关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三相输入开关的额定电流为65A。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端子用于输出交流电,所述输出端子包括五个。五个所述输出端子包括三个火线输出端子、一个零线输出端子、一个地线端子。三个所述火线输出端子通过一个三相输出开关与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三相输出开关的额定电流为65A。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流单元包括四个整流模块,四个所述整流模块以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逆变单元包括六个逆变模块,六个所述逆变模块以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还包括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包括处理芯片和采集模块;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采集模块设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并用于采集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电流信息以传输至所述处理芯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还包括电池控制开关和逆变单元输入控制开关;所述电池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整流单元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逆变单元输入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电池与所述逆变单元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控制开关和所述逆变单元输入控制开关的额定电流均为125A。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还包括三个直流输出控制开关,三个所述直流输出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控制开关之间,三个所述直流输出控制开关的额定电流均为32A;在所述输入端子有输入时,所述输入端子用于通过所述整流单元和三个所述直流输出控制开关为直流负载供电,在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电池用于通过所述电池控制开关和三个所述直流输出控制开关为直流负载供电。本申请通过将输入端子与切换开关的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逆变单元与切换开关的第二输入接口电性连接,再由切换开关的输出接口连接输出端子,实现了在输入端子有输入时,切换开关切换为输入模式,输入端子在对电池充电的同时能给输出负载也供电;在输入端子没有输入时,切换开关切换至电池供电模式,电池给输出负载进行供电,达到了模块化逆变电源充放电一体化的要求。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的整流模块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的逆变模块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10、输入端子,11、三相输入开关;20、整流单元,21、整流模块,211、整流模块输入端,211a、整流模块火线输入端,211b、整流模块零线输入端,211c、整流模块地线端,212、整流模块输出端,212a、整流模块信息输出端,212b、整流模块正极输出端,212c、整流模块负极输出端;30、电池,31、电池控制开关;40、逆变单元,41、逆变模块,411、逆变模块输入端,411a、逆变模块负极输入端,411b、逆变模块正极输入端,412、逆变模块输出端,412a、逆变模块信息输出端,412b、逆变模块火线输出端,412c、逆变模块零线输出端,412d、逆变模块地线端,42逆变单元输入控制开关;50、输出端子,51三相输出开关;60、切换开关,61、第一输入接口,62、第二输入接口,63、输出接口,64、零线接口,65、按钮;70、监控单元,71、处理芯片,72、采集模块,73、显示屏,74、指示灯,75、按键;80、直流输出控制开关;90、壳体,91、三相电压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100。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100,包括:输入端子10、整流单元20、电池30、逆变单元40、输出端子50和切换开关60。切换开关60包括第一输入接口61、第二输入接口62和输出接口63。输入端子10与第一输入接口61电性连接,输入端子10还与整流单元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整流单元20的输出端与电池30电性连接,电池30与逆变单元4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逆变单元40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接口62电性连接,输出接口63与输出端子50电性连接。在输入端子10为电池30充电时,输入端子10用于通过第一输入接口61和输出接口63为输出端子50供电;在电池30放电时,电池30用于通过第二输入接口62和输出接口63为输出端子50供电。通过将输入端子10与切换开关60的第一输入接口61电性连接,逆变单元40与切换开关60的第二输入接口62电性连接,再由切换开关60的输出接口63连接输出端子50,实现了在输入端子10有输入时,切换开关60切换为输入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子、整流单元、电池、逆变单元、输出端子和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端子还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输出端子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为所述电池充电时,所述输入端子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为所述输出端子供电;在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电池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为所述输出端子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子、整流单元、电池、逆变单元、输出端子和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端子还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输出端子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为所述电池充电时,所述输入端子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为所述输出端子供电;在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电池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为所述输出端子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还包括零线接口和按钮,所述零线接口分别与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按钮为手动切换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子用于接收市电输入,所述输入端子包括五个,五个所述输入端子包括三个火线输入端子、一个零线输入端子、一个地线端子;三个所述火线输入端子通过一个三相输入开关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三相输入开关的额定电流为65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逆变充放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子用于输出交流电,所述输出端子包括五个,五个所述输出端子包括三个火线输出端子、一个零线输出端子、一个地线端子,三个所述火线输出端子通过一个三相输出开关与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三相输出开关的额定电流为65A。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峰武宏飞
申请(专利权)人:樊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