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2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数据线,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开口部以及一容置槽,所述开口部内设置有一能够沿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该滑块上具有用于固定输出接头的第一固定部;当所述输出接头固定至所述滑块的第一固定部上、且将该滑块往远离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数据线的线材延伸出壳体外的部分能够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当固定有输出接头的滑块朝向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容置槽内的线材的一部分能够从该容置槽内拱起而被取出,以解决现有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的数据线从卡槽内取出不易的问题。

A mobile power supply with data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一种可提供充电功能的便捷式充电器,这类充电器都是通过数据线与电子设备连接而给其充电。现有大多数移动电源的数据线在完成充电后大都是要将其拔下单独存放,这种放置方式使得后期在寻找数据线时较为麻烦,容易造成数据线丢失。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的一些移动电源将数据线直接固定在移动电源上,如CN206850463U公开了一种内置数据线功能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可充电电池、PCB板、至少一个手机插头、USB接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扣接固定,所述可充电电池和PCB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PCB板电连接手机插头,所述手机插头的与设备对接端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PCB板通过数据线电连接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预留卡槽内。这类型的移动电源为了保证数据线卡在卡槽内且不易触碰而脱出,数据线都是内沉并固定在卡槽内的,因此在需要将数据线取出时,都只能通过指甲或者其它尖状物将数据线抠出,这都可能导致数据线的损伤,长时间使用下就会造成数据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以解决现有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的数据线从卡槽内取出不易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数据线,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蓄电池组件,所述数据线包括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的线材,该线材的固定端伸入至壳体内固定且与蓄电池组件电连接,自由端位于壳体外且固设有一输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开口部以及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临近线材固定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开口部连通,所述开口部内设置有一能够沿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该滑块上具有用于固定输出接头的第一固定部;当所述输出接头固定至所述滑块的第一固定部上、且将该滑块往远离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数据线的线材延伸出壳体外的部分能够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当固定有输出接头的滑块朝向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容置槽内的线材的一部分能够从该容置槽内拱起而被取出。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部,当数据线的线材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线材限制在所述容置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为沿容置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固定突起,每组固定突起都包括了分别设置在容置槽相对两侧壁上的一凸起部,所述固定突起与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线材过紧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线的线材为扁平状,当数据线的线材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该线材的宽度方向两侧与所述容置槽的相对两侧壁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开口部远离容置槽的一端上还具有延伸至开口部内的遮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位于容置槽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均具有一翼板,所述壳体内具有开口相对设置且沿容置槽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滑槽,所述滑块的两翼板分别位于一滑槽内而能够沿容置槽长度方向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开口部在容置槽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均具有一往壳体内凸设、且沿容置槽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裙边,所述滑块在容置槽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设置有一沿容置槽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槽,当所述滑块安装在开口部内时,所述第一裙边的下端伸入至所述卡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以及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设置的限位块和限位槽的其一。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在所述壳体内形成一长条状的凸起部,所述滑块上具有延伸至该凸起部旁侧的延伸块,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分别设置于凸起部和延伸块上。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具有两延伸块以及一横挡,两延伸块分别延伸至凸起部相对两侧的旁侧上,所述横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延伸块的自由端上,所述凸起部上还设置有一挡块。本技术提供的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移动电源的输出接头固定至滑块的第一固定部上、且将该滑块往远离容置槽的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数据线的线材延伸出壳体外的部分能够从容置槽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容置槽内收纳;而当固定有输出接头的滑块朝向容置槽的第二端方向推动时,由于容置槽内的线材受到输出接头的推动而使得线材的一部分能够从该容置槽内拱起而被取出,从而使得在需要将线材从容置槽内去除时,无需如现有的移动电源一样用指甲等将线材从容置槽内抠出,而且线材自身受力而拱起,因此不会对线材造成损伤,且也便于线材的取出。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移动电源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移动电源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壳体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滑块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壳体在开口部处的内部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滑块安装在开口部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包括了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本体1和数据线2,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本体1通常都包括壳体10和位于壳体10内的蓄电池组件12,蓄电池组件12上具有为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14以及控制该蓄电池组件12工作的控制按键16。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组件12的充电线路以及控制电路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现有技术中获取,因此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数据线2包括两端分别为固定端20a和自由端20b的线材20,该线材20的固定端20a伸入至壳体10内固定且与蓄电池组件12电连接,自由端20b位于壳体10外且固设有一输出接头22,本实施例中以输出接头为USBType-C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诸如USB、MicroUSB、Lightning、30Pin、MiniB-5Pin接口等现有的输出接头。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与现有技术的差别在于,参考图1-图4,上述移动电源本体1的壳体10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开口部100以及一容置槽110,该容置槽11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其中该容置槽110的第一端110a临近线材20的固定端20a,而第二端110b与开口部100连通,开口部100内设置有一能够沿容置槽110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120,该滑块120上具有用于固定输出接头22的第一固定部12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200为与输出接头22外形相匹配设置的凹陷区域,当输出接头22置于该第一固定部1200内时,输出接头22与该第一固定部1200过盈配合而固定在该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数据线,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蓄电池组件,所述数据线包括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的线材,该线材的固定端伸入至壳体内固定且与蓄电池组件电连接,自由端位于壳体外且固设有一输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开口部以及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临近线材固定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开口部连通,所述开口部内设置有一能够沿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该滑块上具有用于固定输出接头的第一固定部;当所述输出接头固定至所述滑块的第一固定部上、且将该滑块往远离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数据线的线材延伸出壳体外的部分能够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当固定有输出接头的滑块朝向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容置槽内的线材的一部分能够从该容置槽内拱起而被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数据线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数据线,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蓄电池组件,所述数据线包括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的线材,该线材的固定端伸入至壳体内固定且与蓄电池组件电连接,自由端位于壳体外且固设有一输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开口部以及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临近线材固定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开口部连通,所述开口部内设置有一能够沿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该滑块上具有用于固定输出接头的第一固定部;当所述输出接头固定至所述滑块的第一固定部上、且将该滑块往远离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数据线的线材延伸出壳体外的部分能够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当固定有输出接头的滑块朝向第二端方向推动时,所述容置槽内的线材的一部分能够从该容置槽内拱起而被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部,当数据线的线材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线材限制在所述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为沿容置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固定突起,每组固定突起都包括了分别设置在容置槽相对两侧壁上的一凸起部,所述固定突起与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线材过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的线材为扁平状,当数据线的线材从第一端至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来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广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