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PS电源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84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PS电源柜,电池便于安装,减小安装过程中对电池的磨损,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柜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挡板,柜体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柜体前侧壁连通设置有放置口,第一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后半区域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中央区域连接,柜体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柜体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还包括左滑块、左扇形板、左连接杆、左弹簧、左连接板、右滑块、右扇形板、右连接杆、右弹簧和右连接板。

A UPS power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PS电源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UPS电源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UPS,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UPS电源柜是一种用于对UPS电源进行整合安装的装置,其在电力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UPS电源柜包括柜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挡板,柜体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柜体前侧壁连通设置有放置口,第一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后半区域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中央区域连接,第三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前半区域连接,挡板底端与第三支撑杆顶侧壁前端连接,柜体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柜体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现有的UPS电源柜使用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将电池支撑起来,挡板和第三支撑杆构成L型,挡板阻碍电池脱离第一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PS电源柜,包括柜体(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和挡板(5),柜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柜体(1)前侧壁连通设置有放置口,第一支撑杆(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1)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后半区域连接,第二支撑杆(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1)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中央区域连接,第三支撑杆(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1)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前半区域连接,柜体(1)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柜体(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滑块(7)、左扇形板(8)、左连接杆(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PS电源柜,包括柜体(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和挡板(5),柜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柜体(1)前侧壁连通设置有放置口,第一支撑杆(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1)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后半区域连接,第二支撑杆(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1)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中央区域连接,第三支撑杆(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柜体(1)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的前半区域连接,柜体(1)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气口,柜体(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滑块(7)、左扇形板(8)、左连接杆(9)、左弹簧(10)、左连接板(11)、右滑块(12)、右扇形板(13)、右连接杆(14)、右弹簧(15)和右连接板(16),所述第三支撑杆(4)前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左梯形槽,所述左滑块(7)底端穿过左梯形槽,并且左滑块(7)顶端与第三支撑杆(4)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左滑块(7)底端凸出于第三支撑杆(4)底端,左梯形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左放置槽,左放置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左连接孔,所述左连接杆(9)前端穿过左连接孔和左弹簧(10)然后与前扇形板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左弹簧(10)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左扇形板(8)后侧壁和左放置槽内后侧壁紧密接触,左连接杆(9)后端与左连接板(11)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左连接板(11)前侧壁与第三支撑杆(4)后侧壁接触,左滑块(7)后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左卡槽(29),第三支撑杆(4)前侧壁右半区域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右梯形槽,所述右滑块(12)底端穿过右梯形槽,并且右滑块(12)顶端与第三支撑杆(4)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右滑块(12)底端凸出于第三支撑杆(4)底端,右梯形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右放置槽,右放置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右连接孔,所述右连接杆(14)前端穿过右连接孔和右弹簧(15)然后与前扇形板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右弹簧(15)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右扇形板(13)后侧壁和右放置槽内后侧壁紧密接触,右连接杆(14)后端与右连接板(16)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右滑块(12)后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右卡槽(30),右扇形板(13)前端与右滑块(12)后侧壁接触,左滑块(7)和右滑块(12)前侧壁上半区域分别与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峰
申请(专利权)人:樊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