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二极管、投射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电二极管、投射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对光功率敏感的电子传感器,在对成像技术的光源监控中,光电二极管的应用是目前主流的技术手段。当光电二极管封装于电路中时,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用导电金属线连入电路,负极板用导电胶体粘接并导通于基板电路中。光电二极管除负极板表面外,其余五面均能够接收红外光,光电二极管将接收的红外光转换为电信号。但在封装过程中,由于导电胶体具有流动性,容易发生光电二极管的侧壁形成导电胶体爬胶的现象,使得生产制备的不同光电二极管受光面积存在差异,导致入射至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红外光的光功率值与光电二极管所接收到的红外光功率值存在差异,使产品良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光电二极管封装于电路中,产生爬胶现象导致入射至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红外光的光功率值与光电二极管所接收到的红外光功率值存在差异,使产品良率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二极管。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包括:r>本体,所述本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二极管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光感应层、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所述光感应层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光感应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光感应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n导电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光感应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用于承载所述本体,当所述光电二极管通过导电胶体与电路板电连接时,所述导电基板还用于防止所述导电胶体对所述光电二极管产生爬胶现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二极管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光感应层、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所述光感应层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光感应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光感应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
导电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光感应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用于承载所述本体,当所述光电二极管通过导电胶体与电路板电连接时,所述导电基板还用于防止所述导电胶体对所述光电二极管产生爬胶现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层包括:
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导电基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及
第三类型半导体层,嵌设在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内或设置于所述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背离所述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平面的正投影,且所述导电基板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平面的正投影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在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平面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导电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电基板在所述平面的正投影,且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导电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大于所述导电基板在所述平面的正投影区域。
6.如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的厚度大于5mm。
7.一种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二极管包括:
第一电极层;
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毛信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