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646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该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具有至少两个基本轴向延伸的通道(4、4’),这些通道具有开向该轴的周缘的径向过渡开口(5);以及至少一个导向衬套(2、2a),衬套在过渡开口(5)的区域紧密地围绕轴(1),衬套具有至少一个径向馈送孔(6),每个径向馈送孔用于由衬套连接(2、2a)的通道(4、4’)中的每个通道,其中,不同通道(4、4’)在轴(1)的不同轴向位置处具有其径向过渡开口(5)。为了提供一种说明书开头所述的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该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具有较小的轴向长度,这样,尽管摩擦较小,仍可降低泄漏率,并因此可使轴卡在衬套中的风险最小化,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该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具有至少两个衬套(2、2a),这至少两个衬套围绕轴(1)以在不同轴向位置与不同通道(4、4’)连接,这至少两个衬套彼此独立地容纳在公共衬套固定器(10)中,其中,衬套中的至少一个衬套具有若干个径向馈送孔(6、6a、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该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具有旋转轴, 该旋转轴具有至少两个基本轴向延伸的通道,这些通道具有开向该轴的周缘的径向 过渡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导向衬套,衬套在过渡开口的区域紧密地围绕轴,衬套具 有至少一个径向馈送孔,每个径向馈送孔用于由衬套连接的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其中,不同通道在轴的不同轴向位置处具有其径向过渡开口。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径向旋转式传输弓I入件是长期以来已知的。衬套中的相应径向馈送孔位于与轴中通道的径向过渡开口的相同轴向位置,所 述馈送孔是要与该轴连接的。这样,通过馈送孔和径向过渡开口将气体和液体引入 该轴的所述通道中,或者相反地,可通过过渡开口使相应的流体流出轴的通道进入 馈送孔,并从馈送孔流入相关的外部流体系统。相应的通道和馈送孔必须通过供给或去除相应的加压液压流体来非常频繁地 工作,在轴的一端,可液压致动的部件连接至相应的通道和馈送孔。适宜的是,在 每种情况下都在成对馈送开口的轴向高度处设置环形槽,每对馈送开口包括相应的 馈送孔和轴中通道的径向过渡开口,该环形槽位于轴和衬套之间密封面区域中,结 果,无论过渡开口相对于馈送孔的相对旋转位置如何,流体都可连续馈送入通道中 或从通道中去除。为了分开不同的通道,因此需要使不同的馈送孔和不同通道的不 同过渡开口在轴向彼此隔开。通道基本沿轴向延伸穿过轴,其中,这些通道可供选择地可以是围绕中心通道 设置的环形通道和/或关于中心同心设置的环形通道,但相应的轴向孔也可供选择 地设置在轴中,根据轴的长度,该轴向孔可直接由孔形成,或者例如通过使轴由芯 部和套筒构成或中心管和外部管构成来形成,其中,将相应的槽切割入内芯部或管的外壁和/或切割入外部管的内壁(外壁和内壁具有相同的直径),在将两个部分放 置在一起之后,就可形成相应的轴向通道。有时,若干这种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在轴上轴向彼此前后地设置,该轴在这些旋 转式传输引入件的相应位置具有匹配的径向馈送孔和过渡开口。或者,若干过渡孔 可设置在衬套中的不同轴向位置。然而, 一组轴向彼此前后设置的旋转式传输引入 件需要轴的相对较长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每个通道需要一定的轴向空间,具有 一个带有多个径向馈送孔的衬套的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尽管较短,但仍具有相当的轴 向长度,这是因为不同通道的过渡开口和相应馈送孔必须各设置在不同轴向位置, 并且因为相应相邻通道/馈送孔的槽也大体彼此隔开密封面的轴向足够长部分。应 该理解,这样,衬套的内表面必须与轴的外表面有相对较紧的滑动配合,其中,在 本说明书的框架中,衬套和轴的这些部分被称为密封面。这些密封面分别是圆柱形 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和外表面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直径,结果,假如两个部件 中的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个部件旋转,则它们可彼此直接叠置地滑动,其中,轴大 体上形成为旋转机器部件。然而,原则上轴也可连接至固定机器部件,而衬套将连 接至旋转机器部件,其中,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轴向通道将设置在衬套中,而径向 馈送孔将不得不设置在轴中,该轴适宜的是中空轴。应该理解,当有大量的通道和相应大量的过渡开口和馈送孔时,衬套的轴向长 度必须相应地大,通常很难在相当大的轴向长度上使得两个部件的直径恒定相等, 结果,因此产生的密封面只形成非常窄的密封间隙,并且例如在由流体形成的、从 通道或馈送孔输送的薄膜上滑动,而衬套和轴之间的摩擦不会太大,且不会对密封 环面和包含通过流体的周围结构带来可能过度的加热。然而,密封间隙要保持尽可 能小,以使无法避免的泄漏率变得尽可能小,并且来自不同通道的流体不可彼此混 合,相邻通道也必须没有相互加压。通常,用于平衡密封面的任何公差的相应衬套允许"浮动",即它允许接受(虽 然小的)径向和轴向移动裕度。然而,密封面的容许偏差不可避免地需要相应径向 移动空间,这也意味着,密封面之间的游隙或密封间隙在适当位置相对较大,结果, 泄漏率也就因此较大。太大的轴向移动裕度会引起衬套倾斜或翻倒,结果,衬套的 对角相对的内缘与轴有太紧的摩擦配合,由此在不利的情况下轴会卡在衬套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与现有技术状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的径向旋转式传输引 入件,该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具有较小的轴向长度,这样,尽管摩擦较小,仍可 降低泄漏率,并因此可使轴卡在衬套中的风险最小化。通过具有至少两个衬套的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可实现该目的,至少两个衬套 围绕轴以在不同轴向位置与不同通道连接,至少两个衬套彼此独立地容纳在公共衬 套固定器中,其中,衬套中的至少一个衬套具有若干个径向馈送孔。应该理解,现在设置若干个衬套,而不像以前那样设置单个衬套,每个衬套本 身在轴向显然更短,总的长度也不会比带有相应多个馈送孔的单个衬套长得多,其 中,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在相应较短的轴向长度上形成带有紧公差的密封面条件。而 且,对于一个相同的倾斜角度,短衬套的边缘偏移相应地要比长衬套情况中的小。 然而,这呈现为每个衬套彼此独立地容纳在一个公共衬套固定器中,其中,每个衬 套可自身具有单独的(轴向)承载结构或支承件,其中,然而不同衬套的这些承载 结构或支承件也可彼此连接,并在所有情况下是相同公共固定器的一部分。同时,然而位于公共衬套固定器中的衬套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罩壳意味着,整体 的这个旋转式传输引入件比一系列单独旋转式传输引入件(每个在轴上具有轴向彼 此前后设置的自身固定器)在轴向上要短得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了,固定器是共同包围衬套的罩壳,该罩壳具有用 于衬套中的每个衬套的单独承载元件。应该理解,可根据需要选择衬套的数量,其 中,对于实际目的,衬套数量应该是足够的,就好像迄今已知的一样,用于大量通 道(多达十个或更多个通道)的相对较长的衬套可用仅仅两个或最多三个衬套来替 换,每个衬套具有若干个馈送孔,馈送孔的总数与相应长衬套的相同,从而体现本 专利技术的优点。理论上,当然可给每个通道提供其自身的衬套,但是它们必须都容纳 在公共固定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衬套中的至少一些衬套轴向弹性地容纳在其固定器 中,其中,为了确保较短的总长度,对于各承载结构来说适宜的但又足够的是,实 际上相应的可供选择的必要弹簧行程非常短,结果,根据一实施例,这些弹簧例如 包括稍稍波状的弹簧垫圈或锥形片弹簧垫圈等。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其它轴向较长的 弹簧。用于各衬套的承载元件可以在轴向上保持非常短,并例如包括配装在固定器 中的轴中或轴上的轴环或簧环,该承载元件在面向衬套的一侧上或在两侧上可具有 轴弹簧垫圈或锥形弹簧垫圈,从而单独地以较小的轴向游隙支承或容纳相应的衬 套。从现有技术状态中原则上已知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径向过渡开 口和馈送孔开向槽,这些槽在所有情况下都设置在轴和衬套的密封面的过渡处,其 中,在所有情况下,槽属于包括馈送孔和过渡开口的成对开口。因此可确保独立轴相对于所述衬套的旋转位置,分别将流体供给入通道和从通道中去除流体。理论 上,在轴的外表面上和所述衬套的内表面上都可设置槽,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 例,所述槽仅仅设置在衬套的内表面上或仅仅设置在轴的外表面上。应该理解,假 如环形槽形成在两个部件中的仅仅一个部件中,则衬套和轴的制造将更为便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还提出,在轴向相邻的馈送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具有至少两个基本轴向延伸的通道(4、4’),所述通道具有开向所述轴的周缘的径向过渡开口(5);以及至少一个导向衬套(2、2a),所述衬套在所述过渡开口(5)的区域紧密地围绕所述轴(1),所述衬套具有至少一个径向馈送孔(6),每个径向馈送孔用于由所述衬套(2、2a)连接的所述通道(4、4’)中的每个通道,其中,所述不同通道(4、4’)在所述轴(1)的不同轴向位置处具有其径向过渡开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旋转式传输引入件具有至少两个衬套(2、2a),所述至少两个衬套围绕所述轴(1)以在不同轴向位置与不同通道(4、4’)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衬套彼此独立地容纳在公共衬套固定器(10)中,其中,所述衬套中的至少一个衬套具有若干个径向馈送孔(6、6a、6’)。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霍夫S奥特
申请(专利权)人: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