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隔振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44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隔振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隔振垫无法同时满足既保持较高的隔振效率又防止疲劳断裂的使用需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振构件,所述隔振构件包括柱状结构的实体部,所述实体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实体部的内部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形成有孔隙单元,所述孔隙单元包括多个孔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隔振构件的周向分布多个孔隙,多个孔隙沿不同方向发生变形使得隔振构件能够获得不同的刚度以便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

Air conditioner and its vibration isolation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隔振构件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隔振构件。
技术介绍
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内固定设置有压缩机,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该振动会对压缩机本身以及室外机中的其他部件造成影响甚至损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尽量减弱或者消除这部分不可避免的振动。目前是通过在压缩机与室外机内用于安装压缩机的安装底座之间加装隔振垫的方式来减弱振动。其中,隔振垫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橡胶材料和/或隔振垫的尺寸来使得隔振垫具有不同的刚度。不过,目前的隔振垫由于性能较为均匀,在各方向上的刚度差异较小,因此提供的刚度是固定的,如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刚度基本一致,且在使用过程中刚度不会根据工况的不同而变化,这可能就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的工况需求。如为了保持较高的隔振效率,要求隔振垫在振动方向具有较低的刚度。而在压缩机启停时,由于瞬时受力突变,压缩机会产生很大的加速度,导致与之连接处产生很大的应力,此时,隔振垫会因受到较大的扭转力而导致疲劳断裂等问题,也就是说此时,需要隔振垫在扭转方向具有较高的刚度。显然目前的隔振垫在同时满足上述两种需求时,其设计理念是矛盾的。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隔振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隔振垫无法同时满足既保持较高的隔振效率又防止疲劳断裂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振构件,所述隔振构件包括柱状结构的实体部,所述实体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实体部的内部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形成有孔隙单元,所述孔隙单元包括多个孔隙,以便在第一工况下,所述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发生变形使所述隔振构件具有第一刚度;以及在第二工况下,所述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发生变形使所述隔振构件具有第二刚度。在上述隔振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孔隙为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分布的环状结构或者弧状结构。在上述隔振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孔隙单元包括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孔隙组,每个所述孔隙组包括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径向分布的至少一个孔隙。在上述隔振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孔隙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六边形具有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的第一内角和第二内角,其中,所述第一内角和所述第二内角均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在上述隔振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内角和所述第二内角具有差值。在上述隔振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件为具有振动源的部件,所述第一内角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靠近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一内角小于所述第二内角。在上述隔振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六边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角相邻的第三内角和第四内角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角相邻的第五内角和第六内角,其中,所述第三内角和第四内角的角度相同,所述第五内角和第六内角的角度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隔振构件的实体部设置为柱状结构,并且实体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接,从而能够减弱由振动源产生的振动。其中,在实体部的内部沿柱状结构的周向形成有孔隙单元,并且该孔隙单元包括多个孔隙,以便在第一工况下,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柱状结构的轴向发生变形使隔振构件具有能够保证隔振效率的较小的第一刚度,以及在第二工况下,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柱状结构的周向发生变形使隔振构件具有较大的第二刚度。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不同工况下,多个孔隙沿不同方向发生不同的形变而使得隔振构件具有不同的刚度,以便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如可以通过调整隔振构件的材质、结构,孔隙的形状、布置方式等,并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来更好地满足实际的隔振和抗扭需求,如通过综合调整,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隔振构件能够获得满足需求的隔振效率的前提下,同时能够提供较大的抗扭转力。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将孔隙设置为沿柱状结构的周向分布的环状结构或者弧状结构,使得孔隙的变形方向与扭转方向更加适应,即在隔振构件发生扭转时,环状结构或者弧状结构的孔隙能够提供与扭转方向相适应的抗扭转力,从而使得隔振构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并且,孔隙单元包括沿柱状结构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孔隙组,每个孔隙组包括沿柱状结构的径向分布的至少一个孔隙,也就是说,在实体部形成了由多个孔隙构成的蜂窝状结构,使得隔振构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具有差异。此外,孔隙的横截面设置为六边形,该六边形沿柱状结构的轴向的第一内角和第二内角均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使得隔振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获得较大的刚度以便提供较大的抗扭转力,在竖直方向获得能够满足隔振效果的较小的刚度。进一步地,第一内角与第二内角具有差值,由于两层不同的刚度串联后能够获得更小的刚度,即能够获得沿柱状结构的轴向方向上更小的刚度,提高了隔振效果。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配置有前述任一方案所述的隔振构件,所述空调器包括基体和压缩机,所述基体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压缩机固定于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安装结构中的一个为第一部件而另一个为第二部件。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实体部上形成有轴孔,所述压缩机借助于所述轴孔和紧固件的配合固定于所述安装结构。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振构件在对应于所述轴孔的位置在靠近所述压缩机的端部延伸有伸出部分,所述伸出部分与该端部形成能够与所述压缩机配合的安装位。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具有前述的隔振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隔振构件设置在压缩机和支座之间来描述本技术的空调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在支座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隔振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隔振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压缩机;11、支脚;2、支座;21、螺柱;3、隔振构件;31、实体部;311、孔隙;3111、第一内角;3112、第二内角;3113、第三内角;3114、第四内角;3115、第五内角;3116、第六内角;32、轴孔;321、伸出端;3211、竖直段;3212、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安装结构为支座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于压缩机在室外机内的其他安装结构。此外,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压缩机安装在支座上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于泵等空调器其他部件的固定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的柱状结构并不局限于几何意义的柱体,而应当更广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构件包括柱状结构的实体部,所述实体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接,/n其中,所述实体部的内部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形成有孔隙单元,所述孔隙单元包括多个孔隙,以便/n在第一工况下,所述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发生变形使所述隔振构件具有第一刚度;以及/n在第二工况下,所述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发生变形使所述隔振构件具有第二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构件包括柱状结构的实体部,所述实体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接,
其中,所述实体部的内部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形成有孔隙单元,所述孔隙单元包括多个孔隙,以便
在第一工况下,所述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发生变形使所述隔振构件具有第一刚度;以及
在第二工况下,所述多个孔隙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发生变形使所述隔振构件具有第二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为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周向分布的环状结构或者弧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单元包括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孔隙组,每个所述孔隙组包括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径向分布的至少一个孔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六边形具有沿所述柱状结构的轴向的第一内角和第二内角,
其中,所述第一内角和所述第二内角均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澎钰王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