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05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仓和底座,干燥仓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所述干燥仓外侧面设有定位条,所述干燥仓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底座设在所述定位条下,底板通过铰链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号旋转电机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使干燥仓内底部的污泥进行反复翻动,污泥在翻动过程中吸收加热棒传递出的热量,同时二号旋转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加速干燥仓内空气流动,干燥效果好,降低干燥成本,通过透明的观察板观测污泥的干燥程度,避免资源浪费,最后通过三号旋转电机带动底板旋转,干燥后的污泥滑出干燥仓外,方便实用,值得大力推广。

A sludge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是一种污泥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国家积极在政策及财政方面支持污水处理行业,建设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污水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目前,污泥的“半干化焚烧”为国内沿海发达城市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破解污泥“难题”提供了稳健可行的方案。从工艺上讲:直烧产量小,污泥处置量不能满足大多城市污泥出路需求;而全干化增加了处置成本,而且安全性差,往往需要氮气保护措施,系统复杂。因此,污泥“半干化焚烧”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污泥干化后做焚烧处理,并不是含水率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适的含水率状态,使得干污泥所具有的热值能够维持自燃,不需要额外再添加能量。一方面,理论上污泥自持燃烧要求含水率低于65%即可,但实际含水率要小于等于50%时才适合焚烧处置。另一方面,污泥干化到含水率30%时为热能利用极限,超过这一比例所获得的干化度,所消耗的能量要高于干污泥能够利用的热能。从热值角度考虑,污泥干化到含水率50-30%后去焚烧是经济合理的。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分析显示,污泥含水率在45%左右或者热值≥1000Kcal时就适合焚烧处理,其工艺相对比较成熟,无论独立焚烧还是掺烧都适合。同时半干态污泥因其物理特性较均匀,热值波动小,较生活垃圾焚烧更为稳定、可靠、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污泥干燥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仓和底座,所述干燥仓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所述干燥仓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干燥仓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端部设有加热棒,所述一号转轴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干燥仓顶面开设四个圆孔,圆孔处分别设有进风圆筒,二号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进风圆筒内壁,所述二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设有扇叶;所述干燥仓外侧面设有定位条,所述干燥仓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底座设在所述定位条下,底板通过铰链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设有定位架,三号转轴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三号转轴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三号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三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料口为漏斗状入料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架为扇形定位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形定位架上均匀分布有轮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形定位架与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板为透明观察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污泥干燥设备通过漏斗状入料口将待干燥的污泥加入至干燥仓内,通过一号旋转电机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使干燥仓内底部的污泥进行反复翻动,加热棒通电工作发出热量,周围的污泥在翻动过程中吸收加热棒传递出的热量,同时二号旋转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加速干燥仓内空气流动,干燥效果好,降低干燥成本,通过透明的观察板观测污泥的干燥程度,避免资源浪费,最后通过三号旋转电机带动底板旋转,干燥后的污泥滑出干燥仓外,方便实用,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号旋转电机中轴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二号旋转电机中轴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板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干燥仓;201-底板;202-铰链;203-定位架;3-入料口;401-一号旋转电机;402-一号转轴;403-加热棒;404-螺旋叶片;501-进风圆筒;502-二号旋转电机;503-固定板;504-二号转轴;505-扇叶;601-三号旋转电机;602-三号转轴;603-齿轮;604-支架;7-定位条;8-底座;9-观察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仓1和底座8,所述干燥仓1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3,所述入料口3为漏斗状入料口3,所述干燥仓1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401,所述一号旋转电机4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402,一号转轴402远离一号旋转电机401的一端穿过干燥仓1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1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402远离一号旋转电机401的端部设有加热棒403,所述一号转轴402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404;所述干燥仓1顶面开设四个圆孔,圆孔处分别设有进风圆筒501,二号旋转电机502通过固定板503固定在所述进风圆筒501内壁,所述二号旋转电机5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二号转轴504,所述二号转轴504上设有扇叶505;所述干燥仓1外侧面设有定位条7,所述干燥仓1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9,所述观察板9为透明观察板9,底座8设在所述定位条7下。所述干燥仓1通过外侧壁上的定位条7搁置在所述底座8上,污泥通过漏斗状的入料口3进入到所述干燥仓1内,所述干燥仓1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401,所述一号旋转电机4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402,一号转轴402远离一号旋转电机401的一端穿过干燥仓1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1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402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404,一号旋转电机401通电旋转后带动一号转轴402旋转,所述一号转轴402侧壁上的螺旋叶片404也跟着旋转,旋转的螺旋叶片404带动污泥从下至上不断翻动,增加污泥与空气接触面积,所述一号转轴402远离一号旋转电机401的端部设有加热棒403,所述加热棒403在通电工作后,污泥在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加热棒403并吸收加热棒403传递出的热量,与此同时,所述二号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仓和底座,所述干燥仓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所述干燥仓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干燥仓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端部设有加热棒,所述一号转轴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n所述干燥仓顶面开设四个圆孔,圆孔处分别设有进风圆筒,二号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进风圆筒内壁,所述二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设有扇叶;/n所述干燥仓外侧面设有定位条,所述干燥仓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底座设在所述定位条下,底板通过铰链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设有定位架,三号转轴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三号转轴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三号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三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仓和底座,所述干燥仓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所述干燥仓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干燥仓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端部设有加热棒,所述一号转轴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
所述干燥仓顶面开设四个圆孔,圆孔处分别设有进风圆筒,二号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进风圆筒内壁,所述二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设有扇叶;
所述干燥仓外侧面设有定位条,所述干燥仓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底座设在所述定位条下,底板通过铰链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设有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飞霞曹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