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05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滤干燥装置,包括干燥仓、一号底座、过滤主体和二号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抽水机将需要处理的污水抽到过滤主体内部,过滤出较大的杂物垃圾,大部分水通过滑板上的孔后从排水筒排出,污泥顺着滑板滑落进入料口,通过螺旋叶片旋转翻动污泥,加热棒通电工作发出热量被污泥吸收,同时二号旋转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加速干燥仓内空气流动,干燥效果好,降低干燥成本,通过透明的观察板观测污泥的干燥程度,避免资源浪费,最后通过三号旋转电机带动底板旋转,干燥后的污泥滑出干燥仓外,旋转过滤板过滤出的污染物直接倒入垃圾收集盒内,使用简单方便,成本较低,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处理
,具体是一种过滤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用药施肥,畜禽养殖排泄物对农村池塘和周边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污染日益加剧,加上水产养殖过程中自身引起的淤泥增加,饵料过剩,药物残留等对池塘水体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污泥干化后做焚烧处理,并不是含水率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适的含水率状态,使得干污泥所具有的热值能够维持自燃,不需要额外再添加能量,一方面,理论上污泥自持燃烧要求含水率低于65%即可,但实际含水率要小于等于50%时才适合焚烧处置。另一方面,污泥干化到含水率30%时为热能利用极限,超过这一比例所获得的干化度,所消耗的能量要高于干污泥能够利用的热能。从热值角度考虑,污泥干化到含水率50-30%后去焚烧是经济合理的。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分析显示,污泥含水率在45%左右或者热值≥1000Kcal时就适合焚烧处理,其工艺相对比较成熟,无论独立焚烧还是掺烧都适合,同时半干态污泥因其物理特性较均匀,热值波动小,较生活垃圾焚烧更为稳定、可靠、经济,如果对于污水的过滤处理后,再将污泥干燥后投入半干化焚烧,就会在处理水质的同时,还能利用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燃烧,节能环保,现有阶段内的污水处理装置无法处理污泥,污泥处理装置无法预先进行泥水分离,操作过程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干燥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滤干燥装置,包括干燥仓、一号底座、过滤主体和二号支架,所述干燥仓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所述干燥仓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干燥仓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端部设有加热棒,所述一号转轴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干燥仓顶面开设四个圆孔,圆孔处分别设有进风圆筒,二号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进风圆筒内壁,所述二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设有扇叶。所述干燥仓外侧面设有定位条,所述干燥仓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一号底座设在所述定位条下,底板通过一号铰链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设有定位架,三号转轴通过一号支架与所述一号底座连接,所述三号转轴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三号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三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过滤主体设在所述二号支架上,所述过滤主体内部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过滤主体内部分隔为过滤仓和垃圾仓,所述过滤主体侧面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内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过滤主体的一端处于所述入料口上端,所述滑板处于过滤仓内的部分均匀分布有穿孔,所述中间隔板顶部通过四号转轴设有旋转过滤板,所述四号转轴端部设有旋转块,过滤仓内侧壁设有定位挡块,所述旋转过滤板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定位挡块上,所述旋转过滤板上均匀分布穿孔,所述过滤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号过滤板、二号过滤板、三号过滤板和四号过滤板,所述垃圾仓内设有垃圾收集盒,所述过滤主体靠近垃圾收集盒的侧壁上通过一号横杆固定有一号挡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料口为漏斗状入料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架为扇形定位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形定位架上均匀分布有轮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形定位架与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板为透明观察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过滤干燥装置通过抽水机将需要处理的污水抽到过滤主体内部,并冲向倾斜的旋转过滤板,过滤出较大的杂物垃圾,再通过交替设置的四块过滤板,保证流速的情况下,对污水内的沙石进行再次过滤,大部分水通过滑板上的孔后从排水筒排出,污泥顺着滑板滑落进入料口,通过一号旋转电机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使干燥仓内底部的污泥进行反复翻动,加热棒通电工作发出热量,周围的污泥在翻动过程中吸收加热棒传递出的热量,同时二号旋转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加速干燥仓内空气流动,干燥效果好,降低干燥成本,通过透明的观察板观测污泥的干燥程度,避免资源浪费,最后通过三号旋转电机带动底板旋转,干燥后的污泥滑出干燥仓外,通过旋转块翻转旋转过滤板,将旋转过滤板过滤出的污染物直接倒入垃圾收集盒内,使用简单方便,成本较低,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干燥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附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二号旋转电机中轴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过滤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干燥仓;201-底板;202-一号铰链;203-定位架;3-入料口;401-一号旋转电机;402-一号转轴;403-加热棒;404-螺旋叶片;501-进风圆筒;502-二号旋转电机;503-固定板;504-二号转轴;505-扇叶;601-三号旋转电机;602-三号转轴;603-齿轮;604-一号支架;7-定位条;8-一号底座;9-观察板;10-过滤主体;11-顶板;12-二号铰链;13-一号挡板;14-一号横杆;15-排水筒;16-出泥口;17-滑板;18-污水进水口;19-中间隔板;20-旋转过滤板;21-旋转块;22-四号转轴;23-定位挡块;24-一号过滤板;25-二号过滤板;26-三号过滤板;27-四号过滤板;28-垃圾仓;29-垃圾收集盒;30-过滤仓;31-二号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过滤干燥装置,包括干燥仓1、一号底座8、过滤主体10和二号支架31,所述干燥仓1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3,所述入料口3为漏斗状入料口3,所述干燥仓1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401,所述一号旋转电机4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仓、一号底座、过滤主体和二号支架,所述干燥仓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所述干燥仓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干燥仓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端部设有加热棒,所述一号转轴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干燥仓顶面开设四个圆孔,圆孔处分别设有进风圆筒,二号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进风圆筒内壁,所述二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设有扇叶;/n所述干燥仓外侧面设有定位条,所述干燥仓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一号底座设在所述定位条下,底板通过一号铰链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设有定位架,三号转轴通过一号支架与所述一号底座连接,所述三号转轴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三号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三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n所述过滤主体设在所述二号支架上,所述过滤主体内部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过滤主体内部分隔为过滤仓和垃圾仓,所述过滤主体侧面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内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过滤主体的一端处于所述入料口上端,所述滑板处于过滤仓内的部分均匀分布有穿孔,所述中间隔板顶部通过四号转轴设有旋转过滤板,所述四号转轴端部设有旋转块,过滤仓内侧壁设有定位挡块,所述旋转过滤板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定位挡块上,所述旋转过滤板上均匀分布穿孔,所述过滤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号过滤板、二号过滤板、三号过滤板和四号过滤板,所述垃圾仓内设有垃圾收集盒,所述过滤主体靠近垃圾收集盒的侧壁上通过一号横杆固定有一号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仓、一号底座、过滤主体和二号支架,所述干燥仓顶面中心处设有入料口,所述干燥仓顶面设有四个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号转轴,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干燥仓的顶面并延伸到干燥仓的内部,所述一号转轴远离一号旋转电机的端部设有加热棒,所述一号转轴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干燥仓顶面开设四个圆孔,圆孔处分别设有进风圆筒,二号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进风圆筒内壁,所述二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设有扇叶;
所述干燥仓外侧面设有定位条,所述干燥仓的一个侧面为观察板,一号底座设在所述定位条下,底板通过一号铰链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设有定位架,三号转轴通过一号支架与所述一号底座连接,所述三号转轴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三号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三号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过滤主体设在所述二号支架上,所述过滤主体内部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过滤主体内部分隔为过滤仓和垃圾仓,所述过滤主体侧面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内设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飞霞曹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