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04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软化循环泵、自清洁过滤器、软化管式超滤膜、产水泵以及软化水箱,调节池进水口与废水收集池连接,调节池在池底通过提升泵与第一反应池口连接,第一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输水管与第二反应池口连接,第二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软化循环泵与自清洗过滤器连接,随后进入软化管式超滤膜过滤浓缩,经过软化管式超滤膜一部分通过掺水泵进入软化水箱,一部分超滤膜浓缩液回流进调节池。该系统有效快速的缩短了废水处理时间,提高了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排放要求。

A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for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石灰石/石膏法)过程产生的废水来源于吸收塔排放水。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水主要来自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脱硫脱硝废水的超标项目主要为悬浮物、pH值、重金属离子和氟化物等,为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或实现循环利用,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为物理化学法,如絮凝沉淀法。物理化学法主要通过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再加入絮凝剂进行反应絮凝澄清,通过机械搅拌创造合适的反应梯度使废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并沉降下来的化学法工艺来进行处理,最后进行中和以达到去除作用。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反应区过大,流程过于漫长,然而由于脱硫脱硝废水的水质变化快,使用传统的絮凝沉淀法无法达到去除微量重金属的目的,且大量使用药剂,不仅需要付出高额的处理成本,也可能在水体中引入本不存在的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但是随着环保法规的严格控制,采用此类工艺对于重金属的排放无法做到完全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该系统有效快速的缩短了废水处理时间,提高了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排放要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软化循环泵、自清洁过滤器、软化管式超滤膜、产水泵以及软化水箱,所述调节池进水口与废水收集池连接,调节池在池底通过提升泵与第一反应池口连接,第一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输水管与第二反应池口连接,第二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软化循环泵与自清洗过滤器连接,随后进入软化管式超滤膜过滤浓缩,经过软化管式超滤膜一部分通过掺水泵进入软化水箱,一部分超滤膜浓缩液回流进调节池,所述第一反应池里设有PH调节药剂装置、加石灰装置和加软化药装置,所述第二反应池里设有PH调节药剂装置、加混凝剂装置和加氧化镁装置。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反应池里的PH调节药剂装置包括加酸装置和加碱装置。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反应池里的PH调节药剂装置为加NaOH装置。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里配置有机械搅拌装置。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软化水箱的产水进一步进入DTRO装置处理。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软化水箱的产水通过DTRO进水泵进入砂滤过滤器,随后进入芯式过滤器,芯式过滤器出液管上连接一级高压柱塞泵,一级高压柱塞泵后连接DTRO膜组件,其一级碟管式膜柱一级透过液进入二级碟管式膜柱,一级浓缩液进入浓缩液储池,二级碟管式膜柱的二级浓缩液回流进DTRO进水泵进水管,二级透过液进入脱气塔,脱气塔连接进入清水罐。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砂滤过滤器和芯式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加阻垢剂装置和加NaOH装置。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一级浓缩液和二级浓缩液的浓缩液输送管上分别设置有一级伺服电机控制阀和二级伺服电机控制阀。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一级碟管式膜柱与二级碟管式膜柱连接管上设置有二级高压柱塞泵和二级高压储能器。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DTRO膜组件的进水管上设有循环泵,DTRO膜组中每台柱塞泵后设有一个减震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系统出水水质稳定及达到国家排放要求:由于影响膜系统截留率的因素较少,所以系统出水水质很稳定,不受预处理及水质略微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管式超滤膜的过滤精度0.03μm,不会出现后沉淀后絮凝,保护后续DTRO系统,DTRO将盐分及重金属等去除。2、系统运行灵活:管式超滤膜+DTRO膜系统作为一套物理分离设备,操作十分灵活,可以连续运行,也可间歇运行,还可以调整系统的串并联方式,来适应水质水量的要求。3、建设周期短,调试、启动迅速:管式超滤膜+DTRO膜系统的建设主要为机械加工,附以配套的厂房、水池建设,规模很小,建设速度快。设备运抵现场后只需两周左右的时间安装调试工作就可完成。4、可自动化操作,运行简便:管式超滤膜+DTRO膜系统可全自动式,整个系统设有完善的监测、控制系统,PLC可以根据传感器参数自动调节,适时发出报警信号,对系统形成保护,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操作手册查找错误代码排除故障,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没有过高的要求。5、占地面积小:管式超滤膜+DTRO膜系统为集成式安装,附属构筑物及设施也是一些小型构筑物,占地面积很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调节池;2、提升泵;3、第一反应池;4、第二反应池;5、软化循环泵;6、自清洁过滤器;7、软化管式超滤膜;8、产水泵;9、软化水箱;10、加酸装置;11、加碱装置;12、加石灰装置;13、加软化药装置;14-1/14-2、加NaOH装置;15、加混凝剂装置;16、加氧化镁装置;17、机械搅拌装置;18、DTRO进水泵;19、砂滤过滤器;20、芯式过滤器;21、一级高压柱塞泵;22、一级碟管式膜柱;23、二级碟管式膜柱;24、浓缩液储池;25、脱气塔;26、清水罐;27、加阻垢剂装置;28、一级伺服电机控制阀;29、二级伺服电机控制阀;30、二级高压柱塞泵;31、二级高压储能器;32、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如图1所示,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节池1、提升泵2、第一反应池3、第二反应池4、软化循环泵5、自清洁过滤器6、软化管式超滤膜7、产水泵8以及软化水箱9,调节池1进水口与废水收集池连接,调节池1在池底通过提升泵2与第一反应池3口连接,第一反应池3在池底通过输水管与第二反应池4口连接,第二反应池4在池底通过软化循环泵5与自清洗过滤器6连接,随后进入软化管式超滤膜7过滤浓缩,经过软化管式超滤膜7一部分通过产水泵8进入软化水箱9,一部分超滤膜浓缩液回流进调节池1,所述第一反应池3里设有加酸装置10、加碱装置11、加石灰装置12和加软化药装置13,所述第二反应池4里设有加NaOH装置14-1、加混凝剂装置15和加氧化镁装置16。第一反应池3和第二反应池4里配置有机械搅拌装置17。软化水箱9的产水进一步进入DTRO装置处理,软化水箱的产水通过DTRO进水泵18进入砂滤过滤器19,随后进入芯式过滤器20,芯式过滤器20出液管上连接一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软化循环泵、自清洁过滤器、软化管式超滤膜、产水泵以及软化水箱,所述调节池进水口与废水收集池连接,调节池在池底通过提升泵与第一反应池口连接,第一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输水管与第二反应池口连接,第二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软化循环泵与自清洗过滤器连接,随后进入软化管式超滤膜过滤浓缩,经过软化管式超滤膜一部分通过掺水泵进入软化水箱,一部分超滤膜浓缩液回流进调节池,所述第一反应池里设有PH调节药剂装置、加石灰装置和加软化药装置,所述第二反应池里设有PH调节药剂装置、加混凝剂装置和加氧化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软化循环泵、自清洁过滤器、软化管式超滤膜、产水泵以及软化水箱,所述调节池进水口与废水收集池连接,调节池在池底通过提升泵与第一反应池口连接,第一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输水管与第二反应池口连接,第二反应池在池底通过软化循环泵与自清洗过滤器连接,随后进入软化管式超滤膜过滤浓缩,经过软化管式超滤膜一部分通过掺水泵进入软化水箱,一部分超滤膜浓缩液回流进调节池,所述第一反应池里设有PH调节药剂装置、加石灰装置和加软化药装置,所述第二反应池里设有PH调节药剂装置、加混凝剂装置和加氧化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里的PH调节药剂装置包括加酸装置和加碱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里的PH调节药剂装置为加NaOH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里配置有机械搅拌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水箱的产水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凯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