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99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内转动连接有放料架,所述放料架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放料杆,所述放料杆套设有绕线筒,所述放料杆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绕线筒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支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放料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放料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绕线筒的回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绕线筒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且便于对其进行回收,提升生产效率。

An efficient feeding device of w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机作为纱线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络筒将机将容量较少的管纱(或绞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一只筒子的容量相当于二十多只管纱。筒子可用于整经,并捻,卷纬,染色,无梭织机上的纬纱以及针织用纱等。这些工序如果直接使用管纱会造成停台时间过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以增加卷装容量是提高后道工序生产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现有的络筒机在进行工作时,进行退卷的绕线筒容易发生掉落,需要工作人员将其重新安装上料,且在绕卷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逐个对绕线筒进行回收,增加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其能够保证绕线筒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且便于对其进行回收,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内转动连接有放料架,所述放料架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放料杆,所述放料杆套设有绕线筒,所述放料杆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绕线筒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支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放料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放料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绕线筒的回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将绕线筒套设于放料杆上,且通过定位组件,对绕线筒进一步进行定位加固,进一步提升绕线筒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绕线筒在工作时发生震动从而发生脱离,提高工作效率,在绕卷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放料架转动,使得绕线筒掉落如回收组件内进行回收,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放料杆的轴心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锥形的抵接块,所述放料杆的侧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朝向所述放料杆轴心的端部为与所述抵接块侧壁抵接的斜面,所述滑动杆的侧壁设置有卡接块,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卡接块滑动的滑动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且位于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开设有供卡接块卡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绕线筒放置于放料杆上时,通过按压滑动杆,通过斜面到达抵接杆朝向两侧移动,从而抵紧于绕线筒的内壁,再转动滑动杆,使得卡接块卡接于定位槽内,对滑动杆进行定位,保证抵接杆的端部抵紧于绕线筒的内壁,保证绕线筒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架内呈倾斜设置的导向板,所述放料架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导向板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放料架长度方向设置的传送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绕线完成后,将各个绕线筒上的滑动杆转动,使得卡接块与定位槽分离,通过驱动组件使得放料板转动,使得绕线筒从放料板掉落,通过导向板落在传送带上,从而对绕线筒进行回收,实现对多个绕线筒同时进行回收,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架的外侧壁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架且其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通过驱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与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放料板转动使得放置于放料杆上的绕线筒掉落在导向板上进行回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朝向绕线筒的端部设置有呈弧形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放料杆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板,增大抵接杆与绕线筒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绕线筒的稳定性,在需要拆卸绕线筒时,转动滑动杆,使得卡接块与定位槽分离,在弹簧的作用下,抵接杆复位,便于将绕线筒落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的外侧壁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抵接板与绕线筒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放料杆对绕线筒定位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远离所述放料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绕线筒通过导向板掉落在传送带时,通过挡板避免绕线筒掉落出传送带,影响其正常的回收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位于其运动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收料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绕线筒通过导向板掉落在传送带上时,通过传送带掉落在收料框中,便于工作人员对绕线筒进行收集,提升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能够保证绕线筒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且能够对绕卷完成后的绕线筒进行集中的回收,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位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放料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放料架;3、放料杆;4、绕线筒;5、定位组件;6、驱动组件;7、回收组件;8、连接槽;9、滑动杆;10、抵接块;11、抵接杆;12、卡接块;13、滑动槽;14、定位槽;15、导向板;16、传送带;17、电机;18、主动齿轮;19、从动齿轮;20、抵接板;21、弹簧;22、橡胶垫;23、挡板;24、收料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1,两个支架1内设置有放料架2,放料架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1的内壁,放料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放料杆3,放料杆3套设有绕线筒4,放料杆3内设置有用于对绕线筒4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5,支架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放料架2转动的驱动组件6,放料架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绕线筒4的回收组件7。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将绕线筒4套设于放料杆3上,且通过定位组件5,对绕线筒4进一步进行定位加固,进一步提升绕线筒4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绕线筒4在工作时发生震动从而发生脱离,提高工作效率,在绕卷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6驱动放料架2转动,使得绕线筒4掉落如回收组件7内进行回收,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参照图2与图3,定位组件5包括开设于放料杆3的轴心的连接槽8,连接槽8内滑动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滑动杆9,滑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锥形的抵接块10,放料杆3的侧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抵接杆11,抵接杆11朝向放料杆3轴心的端部为与抵接块10侧壁抵接的斜面,滑动杆9的侧壁设置有卡接块12,连接槽8的侧壁开设有供卡接块12滑动的滑动槽13,连接槽8的内壁且位于滑动槽13的底部开设有供卡接块12卡接的定位槽14。参照图3,抵接杆11朝向绕线筒4的端部设置有呈弧形的抵接板20,增大了与绕线筒4内壁的接触面积与摩擦力,进一步提升了对绕线筒4的定位的稳定性,抵接板20与放料杆3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1,转动滑动杆9时,通过弹簧21使得抵接杆11复位,使得在回收绕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内转动连接有放料架(2),所述放料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放料杆(3),所述放料杆(3)套设有绕线筒(4),所述放料杆(3)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绕线筒(4)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5),所述支架(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放料架(2)转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放料架(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绕线筒(4)的回收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内转动连接有放料架(2),所述放料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放料杆(3),所述放料杆(3)套设有绕线筒(4),所述放料杆(3)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绕线筒(4)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5),所述支架(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放料架(2)转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放料架(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绕线筒(4)的回收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开设于所述放料杆(3)的轴心的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内滑动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锥形的抵接块(10),所述放料杆(3)的侧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抵接杆(11),所述抵接杆(11)朝向所述放料杆(3)轴心的端部为与所述抵接块(10)侧壁抵接的斜面,所述滑动杆(9)的侧壁设置有卡接块(12),所述连接槽(8)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卡接块(12)滑动的滑动槽(13),所述连接槽(8)的内壁且位于所述滑动槽(13)的底部开设有供卡接块(12)卡接的定位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络筒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鸿峰漂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