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2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所述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侧支架;所述的上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所述的侧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既能够简单方便的安装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又能保证托架稳定的与车身连接;能够很好的保证ESP执行机构对托架的模态以及刚度要求。

An ESP actuator bracke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
技术介绍
ESP执行机构又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车辆新型的主动安全系统,是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功能进一步扩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车辆转向行驶时摆率传感器、测向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传感器,通过ECU控制前后、左右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车辆行驶的侧向稳定性。ESP执行托架总成是保证ESP执行机构有效与白车上连接的唯一支撑件,设计ESP执行托架总成需考虑ESP执行机构的拆装便利性与工作环境要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首先,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由于ESP执行机构总成工作时会持续不断的在各个方向上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这就要求在进行实际安装ESP时,必须保证安装托架在各个方向上都要有一定的模态与刚度要求。现有技术中,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一般没有设计加强筋和进行模态分析,设计人员凭经验设计托架形状,设计出的托架存在模态与刚度不够的风险。其次,现有技术中的ESP执行托架总成本身比较笨重,不能很好的保证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对托架的模态以及刚度要求。中国专利文献CN201110210331.4,申请日20110726,专利名称为:一种汽车ESP执行机构安装托架结构,公开了一种汽车ESP执行机构安装托架结构,所述托架由上托架和下托架组成,所述上托架与ESP执行机构连接,下托架与车体连接;所述上托架设有固定销,下托架上设有与固定销相配合的减震垫,该减震垫开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销安装于该安装孔中:所述固定销的销轴颈的长度小于减震垫上安装孔的轴向长度;所述固定销头部凸缘外径大于减震垫上安装孔的直径,压在安装孔的端面。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汽车ESP执行机构安装托架结构,将ESP安装托架设计为双体,两者之间通过减震垫和固定销实现连接,通过固定销压紧减震垫,实现减震垫的预紧。这样的结构设计更合理,可以保证ESP安装托架减震垫装配预紧力的一致性,最终保证横摆角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精度,同时,使换装ESP执行机构更加简便。但,关于一种可以有效保证ESP执行机构对安装托架的模态与刚度要求,并且合理的减重孔布置,有效减少车身重量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有效保证ESP执行机构对安装托架的模态与刚度要求,并且合理的减重孔布置,有效减少车身重量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而关于这种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保证ESP执行机构对安装托架的模态与刚度要求,并且合理的减重孔布置,有效减少车身重量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所述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侧支架;所述的上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所述的侧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所述的上支架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槽的两侧;所述的下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第二支架部、第三支架部;所述的支架部上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设置在第一支架部的两侧边缘;所述的第二加强筋设置在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二支架部上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的第二支架部的边缘设有第四加强筋;所述的第二支架部和第三支架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强筋;所述的第二支架部和第三支架部设有第六加强筋和加强块;所述的第三支架部上还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减重孔;所述的侧支架包括侧底板和侧安装板;所述的侧底板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架部上;所述的侧安装板上设有第七加强筋、第八加强筋、第九加强筋;所述的第七加强筋和第八加强筋之间设有第三减重孔;所述的第二加强筋外侧设有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所述的侧安装板的上边缘设有第四安装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均为弧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下支架整体呈阶梯形设计。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采用电泳黑漆的表面处理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七加强筋设置在侧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的第八加强筋为弧形状,并设计在侧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上。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既能够简单方便的安装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又能保证托架稳定的与车身连接;能够很好的保证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对托架的模态以及刚度要求。2、上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热影响区小、强度高,焊接质量好。3、设有第一减重孔和第二减重孔,且对第一减重孔和第二减重孔在在形状以及位置上进行合理布置,有效减少车身重量。4、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五加强筋、第六加强筋、第七加强筋、第八加强筋、第九加强筋以及加强块,对加强筋进行合理布置,强度高,能够很好的保证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对托架的模态以及刚度要求。5、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采用电泳黑漆的表面处理方式,满足底盘件对防锈的要求;设有侧支架,侧支架用于安装ESP执行器,同时为其它部件提供安装位置,避免其它产品安装带来影响。6、侧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七加强筋和第八加强筋,宽度方向上设有第九加强筋,从而增加侧支架在长度以及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从而满足模态和刚度要求。7、侧支架上设有第三减重孔、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以及第四安装槽,方便了侧支架的安装和固定。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上支架的局部标记示意图。附图3是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上支架11.固定板12.安装板121.第一安装槽122.第二安装槽123.第三安装槽2.下支架21.第一支架部211.第一加强筋212.第二加强筋213.第三加强筋214.第一安装孔215.第二安装孔22.第二支架部221.第一减重孔222.第四加强筋23.第三支架部231.第五加强筋232.第六加强筋233.加强块234.第二减重孔235.第三安装孔3.侧支架31.侧安装板311.第七加强筋312.第八加强筋313.第九加强筋314.第三减重孔315.第四安装孔316.第五安装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侧支架;所述的上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所述的侧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n所述的上支架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槽的两侧;/n所述的下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第二支架部、第三支架部;所述的支架部上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设置在第一支架部的两侧边缘;所述的第二加强筋设置在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二支架部上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的第二支架部的边缘设有第四加强筋;所述的第二支架部和第三支架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强筋;所述的第二支架部和第三支架部设有第六加强筋和加强块;所述的第三支架部上还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减重孔;/n所述的侧支架包括侧底板和侧安装板;所述的侧底板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架部上;所述的侧安装板上设有第七加强筋、第八加强筋、第九加强筋;所述的第七加强筋和第八加强筋之间设有第三减重孔;所述的第二加强筋外侧设有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所述的侧安装板的上边缘设有第四安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SP执行机构托架总成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侧支架;所述的上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所述的侧支架通过点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上;
所述的上支架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槽的两侧;
所述的下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第二支架部、第三支架部;所述的支架部上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设置在第一支架部的两侧边缘;所述的第二加强筋设置在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的第二支架部上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的第二支架部的边缘设有第四加强筋;所述的第二支架部和第三支架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强筋;所述的第二支架部和第三支架部设有第六加强筋和加强块;所述的第三支架部上还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凯旋杜建明郑福玉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